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970|回复: 0

爷爷的抗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2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素喜欢看抗日影视剧。女儿不解:爸爸,你离战争年代太遥远了,怎么总爱看这些东西?
    这个习惯源于我的爷爷。我是听着爷爷讲抗战时期的故事长大的。从爷爷那里,我陆陆续续对姚仲明、廖容标、相子正、马耀南、杨国夫等抗日领导人有了些许印象。爷爷房里有本油印的书,书名我忘记了,内容业已模糊,大致记得都是桓台抗日的历史。想来,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中共清河特委、长桓军政工作团、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等特定时期的特定的词汇,大概都是因为当时没有什么书报可读,闲来无事就翻翻那本破旧的书,时间久了记下来的吧。
      一九八四年,家里买了一台“双喜”牌黑白电视机,爷爷就喜欢看抗日题材的影视剧。爷爷一边喝茶,一边看得津津有味,脸上的表情那是相当的丰富:他一会儿笑逐颜开:这次伏击打得漂亮,真是痛快!一会儿表情凝重:这个小战士不懂得隐蔽自己,牺牲得太可惜了!一会儿愤慨不已:狗日的小日本,简直畜生不如!一会儿连连摇头:编剧、导演肯定是年轻人,没经历过战争。当年哪里有这样排兵布阵的,鬼子一梭子子弹还不全报销了!当时尚没有现在更加离谱的抗日神剧,抗日影视剧的顾问大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首长。爷爷说,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被“顾”被“问”才有解释问题,恐怕他们都没有精力审得那么仔细。有点瑕疵也属正常吧。
      爷爷是当年的武工队员。四十年代初,还不如三八大盖高的爷爷参加了抗日队伍。爷爷说,电视里的鬼子和现实中的鬼子不大一样,小日本没有剧中演得那么熊包。鬼子刚来桓城(即桓台县城,今新城)驻扎的时候非常大胆,常常一个人抗着枪出来晃悠。武工队一般有两个人在鬼子驻地附近伪装侦察,熟悉敌人活动轨迹的武工队员中一人不远不近地盯住鬼子,另一人风驰电掣般回去报信。不大会儿,单独行动的鬼子周围慢慢冒出了一些肩扛锄镰锨镢的农民,有的还热情地跟鬼子打着招呼,麻痹鬼子的神经,只是武工队员们离他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缩短,离日军的驻地则越来越远。等火候一到,指挥员打个手势,武工队员猛然一跃而起,杂七杂八的农具一应俱全准确无误地朝着敌人头上狠命砸去,鬼子顷刻毙命。队员们按照事前分工,有的抓枪,有的摘子弹袋,有的分别扒左右脚上的皮靴,有的分别脱上衣、皮带和裤子,完毕迅速撤离,又快、又准、又狠。在整个过程中,指挥员是个极为关键的角色。鬼子反应的速度很快,单兵作战能力又强,如果火候掌握不好,七八个人都是难以对付一个训练有素的鬼子的。倘若鬼子开枪示警,武工队员牺牲是免不了的,甚至会造成较大的伤亡。那时爷爷经常充当“回去报信”的角色,因为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鬼子一般不会注意。提起几十年前的往事,爷爷哈哈一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老爷爷(曾祖父)当年常常是坐镇指挥员的位置。
       爷爷后来认为,这种打法很好地展现了主席的军事思想。我颇有些好奇,爷爷说,比如运动战、游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创造战场空间制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等等,在那其中都是有所体现的。
      时间长了,父子俩名声在外,自然成了鬼子和伪军关注的重点。我们西贾是个大村,当时全村两千三百多人。说来也怪,一个村恰巧以中间南北大道为界,西面加入武工队、游击队的多,东面是当伪军、土匪者众。家中妇孺于是被迫东躲西藏,爷儿俩也经常深更半夜拖着枪随武工队跑到“河北”去,让敌人完全摸不到规律,以躲避突如其来的搜查,防止被“包了饺子”。爷爷口中的“河北”曾令我大惑不解:一个晚上能从鲁中地区跑到河北,再从那里跑回来?武工队难道都是神行太保戴宗再世吗?后来才知道,“河北”其实是相对桓台而言,即小清河以北的地区,今高青境内,如同高青人说桓台是“河南”一样。这些既丰富又有特点的地方语言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噗嗤而笑。现居辽宁省调兵山市的我的二爷爷就是当时没有来得及跑掉,让村东的伪军抓住吊在房梁上鞭打了七天七夜奄奄一息时被抛到门外的。一个未谙世事的只有十岁的孩子啊!几年前我去东北时,老人家还仔细地跟我讲了事情的整个经过的。出乎意料,让伪军非常恼火的是,这是个“很牙硬”(即很坚强)的男孩,严刑拷打连有些成年人都忍受不了当了叛徒,他却愣是没吐半个字!就此当面询问老人家,耄耋之年的二爷爷狡黠的一笑:这些天杀的二鬼子哪里明白,我虚岁刚十一,怎么知道武工队去了何处?再说,我爹我哥都在队伍里,就是知道打死我也不能说,那是谁啊?我亲爹亲哥啊。说完,老人家潸然泪下。
      战斗经验稍多了一些,爷爷又承担了一些侦察的任务。有一次,爷爷和战友奉命侦察马桥附近日军据点的情况,无意中发现后面有个尾巴。两个人东转西拐,确定将尾巴甩掉后,迅速躲藏到当地村里一堡垒户家中。准备撤离时,孰料几个鬼子和一队伪军正在挨家挨户搜查,危难之时情急之下,堡垒户大叔搬开刚做完饭的大铁锅,将他们藏到下面狭窄的地道中。地道里一团漆黑,而且勉强容下两个人相互挤压着藏身,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空间。与其说是地道,倒不如说是在下面挖了个坑更为贴切。锅灶里余烬未熄,只听见噼里啪啦的响声。地道里热气腾腾,俩人汗流浃背,喘口气都困难,巴不得鬼子赶紧搜查完。焖了大半个时辰,大叔搬开锅说:狗日的走了!两个人赶紧爬上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连连说:就是王八羔子不走我们也要出来了。大叔苦笑,可惜我那两只鸡今晚喂了狼了。爷爷掏出钱,他却怎么也不肯收。俩人贴着墙,观察着四周的动静,悄悄地疾步而行。到了村东那片玉米地,他们刚要舒口气,“啪”!一声枪响,爷爷右肩中弹,噗得被撂在地上。他迅速爬起:“快跑!”爷爷忍着巨痛和满背的鲜血,两个人猫着腰熟练地、疯一般地消逝在密密的青纱帐里。原来,狡猾的敌人在玉米地附近,每隔几百米放了一个暗哨。幸亏离得很远,子弹深深地嵌进了骨头里,否则就被打穿了!爷爷感到很幸运。弹头倒是取出来了,但是那个弹洞却成了永久的纪念。幼年的我喜欢倚在爷爷的光背上,用手指头抠着那个洞口,问爷爷:里面有知了猴(蝉的幼虫)吗?爷爷一边喝着酒,一边高兴地逗我:有啊,快点抠出来!
      爷爷说,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是非常英明的。他笑笑:地主也抗日啊。我疑惑:地主不都是汉奸吗?爷爷解释,鬼子巩固地盘,缺的是钱粮,打仗打的也是钱粮,穷苦老百姓家有多少钱和粮食?地主里面明白了的,对八路军武工队支持很大,我们称之为开明士绅。我恍然大悟。爷爷亲眼所见,鬼子搜查时,村里一个地主将大门拴得死死的,门口里面顶上了石头和木杠。三个鬼子叽里哇啦地怪叫着用枪托砸门时,这个地主悄悄踩着梯子从墙头观望,拧开手榴弹的盖子,拉开弦,朝着鬼子堆里扔去。当场炸死两个,一个重伤,武工队的同志跑上去结果了鬼子的狗命。不管出于主观或者客观因素,没想到地主也会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觉悟啊。仔细想想,抗日影视剧里的内容,只可领会抑或参考,但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啊。
     战争的氤氲逐渐远去。爷爷说他在一次战斗中缴了一把鬼子的指挥刀,作为打仗勇敢的奖励拿回家来了。我模糊记得刀柄上嵌着黄铜,刀鞘长长的。可惜,年幼时顽皮,玩打仗的游戏时,我用硬物将黄铜撬下来了,忘记是做了什么,刀鞘也扔了,只剩一把裸刀,被叔叔拿走,以后就不知所踪了。爷爷床头当时还挂着一个木制的“盒子炮”(驳壳枪,也称匣枪)的枪套,被二姑家表弟拿去,后来也找不到了。只剩下一柄九十公分长的剑,爷爷说四十年代是见过血的。老人家过世以前嘱我拿走,现在仍保存在我家的储藏室里,权当是对爷爷、对爷爷抗战的纪念吧。
     闲暇时,仍喜欢看抗日题材的影视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