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云 于 2016-11-12 17:28 编辑
二姐从老家来看望我们,带来了好多家乡的土特产,从五谷杂粮到蔬果野菜好几大包,当然还有我的最爱――煎饼和烧饼。
煎饼并不很稀罕,不管是机器煎饼还是手工煎饼,大街小巷都有卖的,随时可以吃到。只有这烧饼是我故乡特有的,说它是饼它却没有一点饼的样子,它既没有焦庄烧饼的“皮酥馅多”也没有淄川烧饼的“皮脆馅美”,更没有周村烧饼的“酥香薄脆”。用闺女的话形容“你老家的烧饼就是烤黄的馍馍”。孩子们弄不懂我们姐妹怎么那么爱吃这咬不动的“烤馍馍”烧饼。因为他们还小,还没有离开家,等他们长大了远走高飞的时候就会明白我们迷恋的不是这烧饼,而是这烧饼的味道,它是故乡的味道。
七十年代,我们姐妹就是“留守儿童”,轮流留守在家乡。我们既不是留守在奶奶家也不是留守在姥姥家,而是留守在最疼我们的三姨家。
三姨,这个世上最疼我的人,在她身边的日子没有给我的童年留下寄人篱下的阴影。她像疼自己亲生女儿一样疼爱着我,也可能比对亲生女儿还疼。她的理由很简朴:“她小,你们就得让着她。”所以在留守的日子里我不仅有如父母一样疼爱我的姨和姨夫还有疼我的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
那时候地处沂蒙山老区的故乡是贫穷的,人们以地瓜玉米为主食,除了地瓜煎饼就是玉米饼子,很少的细粮是用来待客和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的。而我却能经常吃到用麦子换来的白面馍馍和蹄形烧饼。那劲道的散发着麦香的不多的几个烧饼被三姨放在一个小園子里吊在房梁上,只有到吃饭的时候才放下小園子拿出两个来我和小表姐分享。现在想起那吊在房梁上的小園子一是防备老鼠偷吃,也有可能防备几个正在长身体的哥哥姐姐馋嘴吧!
慢慢的品味着这散发着麦香的烧饼,我的思绪飘的很远很远,一直飘到三十年前的故乡。那山,那水,那人……
(原创)淄川/王义荣
2016.1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