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0517|回复: 12

聊聊“‘雾’‘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6 04: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店:黄丰年
             聊聊“‘雾’‘霾’”
     近年来,天气预报多了一个项目,由原来只报“风” “雨”“雷”“电”“雾” “雹”“雪”,又加了一个“霾”,不期这个“霾”字,原来只是偶然,但现在出现频率之高,简直到了令人听后望而生畏之地步。并且把“雾”与它绑架在一起,称之为“雾霾”。
     其实,这也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况且“雾霾”这种说法不太准确。雾和霾二者有其联系,但从内涵上来说,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雾”老百姓都知道,是水气所致,高者为云,低者为雾。其解释是:“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量凝成的小水点漂浮在地面上。”尤其是夏秋两季有的地方会有时早晨大地上会飘浮着一缕缕轻雾,海事蜃楼般的仙境不时出现,也给那些画家、摄影家,文学爱好者产生灵感,带来创作上的冲动.。其实“雾”这种天气现象对于农事不会带来伤害,对人体也不会造成大碍,只要风一吹,雾则逃之夭夭。即使是大雾弥漫,太阳一出便全然散去,有道是:“大雾是见不得太阳的,”所以对“雾”这种现象并没有使人产生不适,只是若大雾弥漫感到出行会在所不免的受点影响。
      但霾”则大不一样了。就说“霾”这个字在二十几年前还是一个非常生疏的词汇,也是一个生僻的字。若单独挑出来,绝大部分人不认识。看其下半部分有类似“埋”字,估计可能读“mai”. 就是个别人说是认识,也只是秀才识字读半边。将其读“li”,因而也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即使读成了别的音,也见怪不怪,感觉这是正常的,绝大多数人不认识。只是感到它与天气有关系,上面有一个“雨”字头。因为那时人们都知道有“雾”而不知有这个“霾”。 只好将其“霾”字又从字典的深处被挖出来,成了个普通字。尤其是现在天气预报还单独作为作为一个重要的天气现象播报,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注意就注意吧,这毕竟不是与每天的风向与强度一样,成为家常便饭,而是与月食日食那样很久时间才出现一回。人们在这时才真正的认识了这个字。笔者最初接触到这个字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看到这个字,但不知道读什么音,把不准。因为毕竟是个生僻字。由于教师工作的缘故,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便仔细的查阅字典,一查才知道它与“雾”是两回事,仔细一看释义:“霾,大气中的一种浑浊现象,由大气中悬浮着大量细微的烟尘颗粒所形成的。”像雾又非雾,俗称霾。
自从接触了这个生僻字以后,不期给了我心理上蒙上了阴影。但雾却没有,何以见得,最早接触霾这种天气是在1996年的一个秋天的下午,当时还丽日当空,不一会儿太阳突然被一种犹如雾一般的东西所笼罩,大有黑云压城之势。人们都感到这种天气来得太突然,刺鼻的气味,呼吸时嘴里像含了渣。不一会儿滴了些雨滴,啊!这哪里是雨滴,简直是泥水点,落在衣服上是一个个活脱脱的印痕。而后经过一阵大风这雾一样的东西才遁形。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霾”而不是“雾”。从此领教了“霾”的威力。但是霾并不是经常光顾。
      我由于平时不论在早晨还是在晚上有散步的习惯,在前年一次晚上散步出去时只是雾蒙蒙的,不料过了个把小时,空气中有了一股强烈难闻的刺鼻味道,原本宽阔大道上汽车的灯光突然变得昏暗,天低的使人透不过气来,令人窒息。于是乎小跑回家。后来医学专家提醒有雾霾天气时不宜出行,即使出行也要戴上口罩。我一生只带了一次口罩还仅有几分钟,感到戴上口罩不舒服,憋得慌。从此再没有戴口罩。殊不知这个习惯倒成了自己健身不利的因素,因为这“霾”由原来的“偶尔露峥嵘”,变成了经常出现的魔鬼。天气预报也成了主要的播报内容,并区分了等级。这霾对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影响太大了,特别是对健康有害。因之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加大治理空气污染的力度,频频出重拳治霾,现已初见成效。蓝天比以前多了,水比以前清了。但是这“霾”并没有彻底退出舞台。今年最严重的雾霾又来了,可谓“四面霾伏”,强度之大,覆盖面之广,给人们的出行及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时高速关闭,道路拥堵,学校停课,医院呼吸道病人骤增,“pm2.5”检测爆表,“霾”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各种各样的口罩都派上了用场。更有高才者创作出了一个个幽默的段子,成了人们想笑而笑不出来的的笑料。
     我们期待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正本清源,让蓝天碧水回归自然,将“霾”彻底埋葬,还一个风清气正的丽日朗天。

2016年12月21日

黄丰年:山东 淄博职业学院教师。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人,现居淄博张店。 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散文、纪实文学、诗歌创作。系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作品三百七十余篇。专著《金牛山大观》、《绿洲沃土》、《雪落无声》、《金牛山大观》增修版(与丁恩昌先生合作)、《五谷杂粮》、《瑞雪映春》主编或参编多部文史书籍。

      
邮编:25000   电话:13573334901   2538831922   邮箱huangfnzo@163.com
发表于 2016-12-26 09: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破坏了自然,必然会得到惩罚。发展应当与环保并重。就像物质与精神应当双管齐下一样,大自然的霾难以治理,人类心灵中的霾更难治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6 0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共同期待: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正本清源,让蓝天碧水回归自然,将“霾”彻底埋葬,还一个风清气正的丽日朗天。
读黄老师的美文既长知识又长见识,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6 09: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我也是不喜欢戴口罩。
记得从小时候父母就常说,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看来雾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霾则是工业发展的产物。
霾厉害的时间,我会产生一种无处躲藏的感觉。
真是没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6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各级政府在治理霾,可是没有一个彻底根除的措施,霾还是来去依旧。期待小时候的蓝天白云以及清冽的空气。
读黄老师的文章总是能有很多知识收获!
问好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6 13: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理好环境,还天空净又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5: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玉军、玉座珠帘、馨宁、燕影寂然、玉国等老师的关注与褒扬,我们期待风清气正,丽日朗天的大自然回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7 1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黄老师,很细腻的,现在好了,雪过天晴。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7 12: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由于平时不论在早晨还是在晚上有散步的习惯,在前年一次晚上散步出去时只是雾蒙蒙的,不料过了个把小时,空气中有了一股强烈难闻的刺鼻味道,原本宽阔大道上汽车的灯光突然变得昏暗,天低的使人透不过气来,令人窒息。于是乎小跑回家
问好黄老师,听你娓娓道来,我也一样,本想冲一把,结果折返,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7 16: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黄老师美文,在此向黄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文学云|Literature Cloud Forum |文学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