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包围包围 于 2017-6-22 12:03 编辑
游黄红峪记
博山/谢伟
黄红峪: 又称黄蒿峪,位于蛟(龙)石(石)路中段,石马八景之一,属中石村所辖。虽谈不上名胜,但峪有三奇却很值得一探究竟。
时令正值盛夏,酷热且多雨,河水丰腴。顺河逆流而上,望林寻荫,不觉间已到峪口。一到峪口清风徐来,裹挟着草味花香,直沁心脾。穿过一片杨树林,再拐过一道弯,西边的山脚下突现一口山泉,泉眼如盆,泉水汩汩;以手探之,冰凉渣手;掬之入口,如饮甘露,两三口下肚,清凉解表,六神顿爽,一切忧愁烦恼皆付流水而去。难怪乡人称它为神泉,传它能治百病,虽说有点夸张,但医者医心,此水又集百草之味,且经年不息,实却也有神奇之处。
趋步前行,峰回路转,两侧蒿草漫山丛生,野花办隐,鸟鸣啾啾。东边悬崖之上隐现一洞。洞口嵌入峭壁,举手之高,去凸见圆。洞内黝黑深不可测,驻足侧耳倾听,气流回旋铮铮作响,真如穿越时空的黑洞一般。像我这样胆小之人是决计不敢涉足的。也曾见有胆大的英雄进出过,问之,说里边甚是宽敞,有石桌,石凳,石锅,石灶之类,狭窄处有凿石架木安床的石窝,另外还有一个通气的竖洞。想想那自然是穿越时空的出口,这还真成了可以向往的地方了。
幼时曾听老辈有过奇闻,说洞里曾住着一女鬼,白衣白裙,平时养花种草,与乌鸦为伴,人称花姑,这也许是花姑洞的由来。每逢月圆之夜,山洞里就会传出嘤嘤噎噎如泣如诉的歌声,此时人是万不可近前的,否则就会被摄了魂魄,生死只在一线。也有传说白衣女子是聂小倩的,但是从未有人见过她真实模样。然既是鬼身,自是不食人间烟火,石锅石灶又有何用 ,绝对不是小倩了,一切皆归于志异,如此奇闻定是借了蒲老先生的版本了。黄红峪版的《倩女幽魂》虽还有待商榷,但清初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的叔祖父赵进美的《游黄红峪》却有史可循,赵执信也曾在此旅居。即便如此我也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宁采臣。
沿着谷底继续攀援向前,一路流水淙淙,激流欢歌。过了山谷的瓶颈地段,里面豁然开朗。环顾四周,峰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再往前去应声而望,正迎面山涧绝壁之上有飞瀑高悬,上下银白水雾蒸腾,如白龙直跃云天;若清风吹拂,白雾如裙,衣袂飘飘,绰约又如仙子。瀑布水落龙潭依崖而立,半崖之下有一凹嵌,刚好能容人而立,置身其中,身前飞珠盈帘,如入仙子怀抱;瞑目聆听,水流激荡如琵琶铮铮,大弦嘈嘈,小弦切切,金戈铁马,落花流水,”轻拢慢捻抹复挑,嘈嘈切切错杂弹”五音交响早已谱就一曲绝世传奇。
春风秋月等闲度,又是人间好时节。雨水又丰沛了,山川又生动了,还等什么呢?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