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586|回复: 14

网络作家稿件 老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1 0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店: 黄丰年     
           老   碾

现在石碾作为一种人们生活的作用已微乎其微了,在各个村落中石碾大都被废弃,不是分身,就是被拆除。即是独善其身的也只是在那里苟延残喘,或湮没在垃圾尘埃荒草之中,早被人们遗忘了,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或者说是“文物”。
可是我故乡家族的老碾,却没像他乡老碾的命运多舛,至今依然焕发着“青春”。
我的家乡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是山东省2015年公布的第三批“古村落”,也是淄博市最美丽的乡村之一。她具有两处市级文护单位:金牛山、南平山石城;两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诸葛井。我家的的大门——黄氏家族大门,虽没有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却是被公认的文物。
这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大门,古朴端庄,坐落在村中“井”字形主街的东南角,坐西朝东。大门前原有古槐一株,树冠遮挡半个村,胸径四个人才搂过来。就是这株精神矍铄的古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全族人每逢人们谈及此事至今还引为遗憾,留下了一股隐痛,形势使然,谁叫她高大旺盛呢?
大门里面有两个门,既二门与三门。一根胡同,将五个院落分割开来。这些都是祖辈兄弟分家时自然形成的,
就在这大门与二门之间的空场上,在影壁墙边的那盘石碾,现在还依然青春焕发,不少邻居百家还来加工各种粮食,比如蜕麦仁,碾小米等等,尤其是加工出的小米,那是一个单独的味道。我的家就在一进大门一拐,过二门(现已废弃),经胡同,进三门东侧的院子。当初这个大门中共有十七家人,人口最多时达八十余口,甚是热闹。后来户多人挤不少结婚后在外另行建房。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有的进了城,有的迁居他处,还是那些院落,人口却大大减少了。至今大门内还有七口人常住。
这老碾建于何年,没有哪位祖先说清楚,更没有记载,是村中较早的石碾之一。传说它的年龄比大门还要早。只是听老人说当初修这碾时。祖辈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碾砣与碾盘(中心部分)是从几十里路外的莱芜购买的,交通不便,爬山越岭,淌河过桥,据说二十几人光运这碾盘碾砣就运了三天,家人送饭送水,全是人工抬来的,一路上不知费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
碾盘外围的一圈是用十几块倒置的梯形半弧圈的青石块圈砌而成。碾郭是用老榆木做的,墩壮结实。这一年建成后,也就成了家族和乡亲中的一员。那时还没有现代化的磨面机,粉碎机,全族人及周围乡邻就指望着这盘碾来加工粮食,那原来加工粮食的石臼也从此退居二线也与现在的大多石碾一样静静在卧在一隅,沐浴着时代的风雨,见证着历史的步伐。
因之这盘老碾也成了全家族与东南角相邻的挚友。大门虽然有大门,但从不关闭,早晨鸡叫头遍或者老槐上那黑摸勺(乌鸦)打光腚的叫声响起,人们就开始推碾了。那碾在静静的夜里,发出轻微的吱吱声。你家推了,我家推,相互谦让合作。从早到晚不歇脚。也有时为了争取头碾,就在晚上将半瓢粮食或者糠类倒在碾盘上,合上瓢,或者放一根碾棍,标明早上我要使用了。虽然是占上了,第二家去时第一家还未到,不敢贸然扫到一边先用,而是耐心等候占碾的来了与其商量。这样占碾的来了看到有等候的,也很知趣便抱歉地说“我不急你先用”便将谷物扫到一边,先让后者先用,并且按上碾棍帮第二家推,等推完再用。第二家推完,也很感激谦让与帮忙,也帮他推,就这样在各家各户谦让宽容,你敬我帮的岁月中,石碾的碾砣一天天光滑,碾管芯一天天消瘦。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生活困难时期,这碾成了碾瓜秧,碾玉米芯,野草种的主要加工工具。那时我与弟妹帮母亲推碾,闻着炒的微黄,散发着香味的玉米骨头(玉米芯),一边遍遍地碾,一边遍地罗,直到碾细罗完为止。这一早晨推下来,亦不知走了多少路。母亲小脚,那瘦弱的身子,在偌大的碾前,是那样的渺小。为了全家的生计,在这盘的碾道上,不知流了多少汗,行了多少路。更不止听了多少遍“黑摸勺打光腚”的声音。有时也由于后面需要应急用碾的人多,母亲就快速将要加工的粮食扫到一边,先让邻居先用。所以邻居都是这样你敬我我让你和蔼热忱,从没有因为用碾,或先来后到而吵架的情况出现。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榆木碾郭因日久天长的劳作,按棍的孔越来越大了,碾郭也因腐朽卯榫坏了,虽然经过多次维修,但与人一样,一天天衰老了,将走完她勤劳的一生,碾郭将要散架了。
那时我的堂哥庆年与其他兄弟爷们操心又换上了一幅坚固精致的铁碾郭,至今这铁碾郭虽经过几十年的日晒雨淋,至今还油光发亮,只不过那拳头粗的碾管芯又瘦了。
上世纪末我村那时有十几盘碾,赵家碾、于家碾、苏家碾、崔家碾、秦家碾、栾家碾等等现在绝大多数都废弃了,碾砣碾盘身首分离。只有我家族这盘及全村三两盘还使用,尤其是我家族的这盘更是青春焕发,每天都在工作着。只不过现在除了加工五谷杂粮以外,还多了一样活,那就是陪着城里来的游客拍照。那些没有见过石碾的游客,那是一脸的灿烂,推碾体验生活,留影拍照,那格格的笑声与青春亮丽的身影定格在这老碾上。
老碾就像一部录像机,也像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再给后人讲他身上那些传奇的故事,描绘它那永不停步的身影,也流露出它的同伴大都被废弃打入冷宫的酸楚与凄凉。
我爱老家,爱我的家乡,因为她是根,我更爱这盘饱经沧桑的老碾,从小吃着他碾细的五谷杂粮,是她栉风沐雨给了我精心的佑护,在她的怀抱中成长,扩大了人生的年轮……
因之我每次回老家,总是先到家看看那修葺一新的的大门与影壁,抚摸一下石碾那光滑的碾砣与偌大的碾盘,还有那磨得中间细两头粗的碾管芯,拂去她身上的微尘,抚摸着他那光滑的身躯,推着她慢慢的转几圈,在她脚下周而复始的碾道上,再聆听她身上那一个个传奇的故事,继续追逐人生的的梦想……


修葺前的老碾及影壁墙(丁恩昌摄

(大门修葺前与丁恩昌先生合影  王世釜摄)


修葺后的大门与门里的老碾 (李奉波摄)





2017年5月14日

黄丰年:山东 淄博职业学院教师。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人,现居淄博张店。 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散文、纪实文学、诗歌创作。系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作品三百七十余篇。专著《金牛山大观》、《绿洲沃土》、《雪落无声》、《金牛山大观》增修版(与丁恩昌先生合作)、《五谷杂粮》、《瑞雪映春》主编或参编多部文史书籍。

      
邮编:25000   电话:13573334901   2538831922   邮箱huangfnzo@163.com
发表于 2017-7-21 08: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碾承载着悠悠岁月和厚重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2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碾古老,
故事不少。
南沙井村,
文化根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04: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玉静心明、玉国文友关注与阐发。现在农村的老碾继续用的很少了,大都成了文物,请不要忘记老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老碾有感情,我和它打交道到十六岁。读了黄老师的作品,使我又想起那些起早贪黑的日子。深感沧桑变换之快,好不伤感。
问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04: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疯子老师的关注与褒扬。老碾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承载者诸多的回忆与沧桑。在1972年《人们日报》曾登过一篇《要保护石碾》的文章,他是从战备角度写的,想来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12: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的美文。在贫穷年代,一盘大碾的作用非常大的,每年夏秋两季的粮食收获,都要用碾来加工的。我小时候也推过碾、推过磨,对碾的记忆尤深。问候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4 05: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深山樵夫先生的关注与问候。老年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印象是深刻的。她养育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4 09: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老物件,隐着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牵着一些动人的故事和记忆。
问好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4 18: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盘老碾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寄托了对家乡无尽的乡愁。问好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