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参加完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后,和文友们专程参观了“莫言文学馆”。第一次去高密,路不熟。问路从田间农妇开始,交警、零售户、路人,问到的每一个人,都热心指点,微笑中不乏骄傲和自豪。沿途悬挂的一副出现频率很高的标语“莫言获大奖,我们很高兴”,诠释出了高密人由衷的喜悦。
莫言的知名度高,并不仅仅在于他新近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而是由于他和他的作品根植于高密这块热土。他早期包括中学时期的作品,就是以高密的报纸、杂志作为平台展示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的,也正因为这样,莫言一直就是家乡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高密,成为莫言人生和文学启航的起始舞台。
文学的舞台千姿百态,大报、大刊自然成为众多文学作者的向往。谁都希望自己有个“大舞台”,因为舞台大、位置高,更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并不显眼的“小舞台”,往往造就着、活跃着“大角色”,莫言从高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就证明了“只有小舞台,没有小角色”。
近年来,文学创作阵地的拓展,呈现出井喷式,多样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平面媒体、网络平台,成为很多文学爱好者崭露头角的舞台。特别是一些地域性的媒介,既雅俗共赏,高端休闲,又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培植一个庞大的文学作者群和读者群。
这些地方区域文化高地,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它们是桥梁又是纽带,催生着工商企业文化;是良师又是益友,引领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时尚;是窗口又是平台,开辟了一块文化高地;是榜样又是旗帜,播种了一种文化理念,创造了一种文化生活,塑造了一种文化心态。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域内外知名作家,地方优秀作者,迅速聚拢在这些平台的周围,关心,热爱,支持,拥戴。他们以正直善良的思想文化精髓,弘扬社会正气,弘扬人性的真善美,用文学演绎着生活和人生。
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舞台不够大,不足以把自己的文学才华推至极致,甚至有些不懂文学的人戏谑,只有写不出大作的人,才在地方区域内的报纸、杂志、网络上发表文章。其实,这些都是那些追求“高大上”的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说重了就是对文字和文学的一种亵渎,更显出其短视和无知!
我省知名作家刘玉堂,曾长期在基层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我读中学的时候,他还在沂源县广播电台总编室工作。读高一时,我写了篇题为《父母对子女升学的责任》的广播稿,寄送到电台后,他认真修改,并亲自打电话到学校,告知我广播的时间。当我坐着小板凳,认真聆听自己写的广播稿件的时候,那种激动与兴奋,难以言表。那随后寄来的一元的稿费单,自己也一直留作书签,保留了很多年。那次经历,似乎就是自己几十年来养成爱好写作习惯的最直接动因。
很多50后,60后甚至70后的文友,在他们的记忆里,那些最早的还很原始的文学阵地,可能就是一张油印的文学小报,但那仍是他们的文学梦起飞的平台。那些地方报刊开辟的一个小小的文学园地,就是他们聚拢精神,交流思想,相互切磋的舞台。那些小舞台,同样成就了一批大作家。
和一些地方区域性媒体人交流时,我也曾拜问过他们,征求那些名气远播的“大家”们赐稿,是否有难度。他们都直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名家大腕从不嫌弃地方媒体,很乐于让他们的作品,面对一个更为广大的阅读群体。即便是一些高端休闲媒体,也经常有名家佳作出现。这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读者越来越喜欢名家的大作,普通作者也多了与名家们的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而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接地气,凸显了平台的价值,文化和文学的魅力。
名剧的开头,往往少有高潮,胜景的入口往往并不引人注目,味美的果实初嚼的口味有时反而显得平淡。在文学艺术价值的创造上,原本就没有小舞台。只要文学人认识到当下的美好的文化艺术的广阔前景,处处都有培植文学发展,助飞文学梦实现的舞台。只要能真正体现文学的社会价值,我们就尽情释放其最大正能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无论你是普通作者或是名家大腕,无论你的舞台狭小或是阔大,只要心中装着文字,装着生活,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用文字演绎出来,奉献给读者,你就会赢得读者乃至社会的尊重。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洋。想让自己的文字梦想绽放出炫目的光彩,就不妨用平常心开路,用勤奋写作加速,立足自己的舞台,写出让读者喝彩、让社会铭记的精彩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