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止于水 于 2017-11-3 20:42 编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博山 李常萍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她想做的就是一棵橄榄树吧?自由流浪,灵魂无拘无束。
由她作词的歌曲《橄榄树》,是一首很有故事的歌,曾经踏遍大漠、阅尽人间的女子,在歌里道尽了她的人生。她有对滚滚红尘的爱和痴,有蚀骨的孤独和纯真的赤子之心。她文字里的万水千山,那奇异又活泼的异国文化,对生活的执念和对老时光的眷恋,单纯美好。她一往情深地记录和荷西的前尘往事,可竟有人说是这她的杜撰。我不想去查找依据或者臆测,就觉得荷西是真实存在的,是三毛传奇人生中最绚丽的一笔。三毛在遇到荷西的前后,都不曾被人这样珍重执着地爱过,所以在荷西逝去后,她的心一直在流浪,流浪远方。
以前也听过齐豫的演唱的这首歌,很美,但是,没有被震撼。直到听一个九岁女孩的完美演绎,简直是被惊艳!一次次听,都是眼眸湿润,心中柔软地被刺痛,却又那样熨帖、舒展。她纯美的声音,宛如天籁;端庄自然的动作,好似花开。
忘记是谁发给我的那个视频,打开,镁光灯下,一个小小的女孩安静站立,舒缓的前奏后,小女孩轻启朱唇,“啦啦啦啦啦啦”,这一个字就吸引了我,她右手执话筒,左手轻柔地随着歌曲的意蕴而伸展,“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第一句歌词唱过,完美气质秒杀薛之谦,他在台下连连惊呼。听,小女孩空灵细腻的声音美得令人心动,令人心恸,勾起心底敏锐的琴弦,跟着她的演唱温柔律动。整个演唱既无热烈的舞步,也无任何煽情的动作,就是随着演唱身体微微向左或向右倾斜,小手放在胸口或伸到头部或展开伸向远方,深情处,微微闭上双眼,似乎随着歌曲去了远方,那儿有小鸟、溪流、草原。她化了淡妆,不失小小少女的纯真,眼睫边缘,闪闪如有泪光。只是到在最后,“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时,才向前倾斜,把手柔美地伸向远处,像个精灵,圆润完美的童音绕梁不绝。莫非她真正懂得三毛诗句的含义,领略了其中的意蕴?
初一的音乐课本有这首歌的学唱,我放了这个版本的让孩子们听,然后请大家起来说说感受。有人说,声音太高了,学不了;有人说她的动作和歌曲意思很一致;有人说她唱起来很投入,很动情。我说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是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但音乐借助的是音调的高低,而很多时候,最动情处反而是低音,以此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你反复听,用心琢磨这首歌的内在流动的韵律,其实没有难唱。一节课的练唱证明:我们这些没有音乐天赋,或者音乐天赋不曾被开发的孩子,学会一首歌真是不容易。
对这个女孩充满了好奇。去搜索,居然看到她和张杰一起演唱《You Raise Me Up》。一直很喜欢这首歌,它的原唱是西域男孩,这是一首赞美诗,可翻译为“你鼓舞了我”,事实上是歌颂上帝,告诫人们在任何艰难压抑的情况下,靠着上帝胜过自己、胜过环境的“福音类”的歌。那浑厚的男声能让你的听觉彻底崩溃,间奏的风笛更是让人深陷音乐深海之中无法自拔,作为少有的励志和感恩音乐,最后的合唱气势磅礴,坚定有力。当孤独、迷惘时,我常常会单曲循环这首歌,每一次倾听就感觉冥冥之中存在那么一个人、一种力量,唤醒自己,让我得以得以屹立于高山之颠、遨游于大海之深,让我变得如此坚强,让我得以重生。每一次倾听,都会热泪盈眶,感叹世上竟有这样美好的音乐,纯净热烈,洗涤了疲惫孤苦的灵魂。
散学后,我打开了他们的合唱。台下人山人海,台上寂静如元初,他和她坐在如舞台中间的长椅上,张杰如少年模样,发型低调不张扬,他轻轻拍刘润潼的肩膀,轻轻握住她的手,她则安静凝望,前奏音乐响起,他们似乎沉浸其中。然后张杰抬高话筒,开始演唱,张杰不愧为华语最佳歌手,这首歌他的深情演绎,令人击节赞叹。然后,她开始演唱,清澈的声线,如天籁般冲击了你,震撼了你,她眼波流转,眼神清澈,微微歪头的姿势,缓慢转头的动作,都那样从容、舒缓、优雅。唱到高潮部分,他们从长椅上站起来,合唱,人们跟着他们的演唱飞翔,飞到山之巅,海之远,他们的配合默契十足,如有神助,把这首歌的神性唱到灵魂深处,有一种童声男女唱诗班在教堂为灵魂超度的圣洁与美好。五分钟的时间,我仿佛经历了一次跌宕起伏的音乐遨游。这简直是一场视听的盛宴。
关机之后,甚至在回家的途中,在吃饭时,在入眠前,脑海中,耳边都如海潮般涌动着着绝妙的声音,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回到最初遇见她的地方,我不想问她来自哪里,她的故乡在中国,只是远方是精神的求索,永无止境,无拘无束。我看到一张照片,她跪在洁白的床单上,耳边挂着洁白耳机,闭着眼睛,张开嘴巴练歌,我不相信她真的听两遍歌就会唱得那样好。这个天使般的女孩身上,最打动我的是自然勤勉,是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完美的习惯,她纯真如天籁的声音是我听到的最美好的声音,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