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727|回复: 1

王士禛与遗民诗人林古度的“挂剑之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8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清初诗坛领袖,初入仕途的王士禛在扬州推官任上时,结识了一大批布衣诗人,他们大多名位不显,坎坷困顿,处在生活最底层,但王士禛对他们却十分友好,要么主动造访,要么以诗会友,要么给予周济帮助,赢得了这些遗民诗人的尊敬和拥护。其中,王士禛与林古度之间的“挂剑之约”,颇为后人所称道。
    林古度(1580~1666),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字茂之,号那子,别号乳山道士,福建福清人。诗文名重一时,但不求仕进,游学金陵。明亡,以遗民自居,时人称为“东南硕魁”。晚年穷困,双目失明,年八十七岁卒。
关于林古度的轶文趣事很多。
    据载,林氏家境好的时候,喜欢帮助朋友刻书,晚岁贫困潦倒,却诙谐有趣。他曾做《冬夜》自嘲诗:“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把一个穷老头钻入破棉絮,比喻为孤鹤入芦花,滑稽却不失尊严。冬夜没有棉被难熬,夏夜没有蚊帐也不好过。他一个做官的朋友,曾赠送他一顶蚊帐,结果他转头就拿去换了米。后辈诗人施闰章让人制了一幅苎麻蚊帐寄给他,生怕他再典当掉,请了不少文人在蚊帐上题诗,等于为林诗人署名落款,指望不会有买主感兴趣。其中有首诗写道:“隆万诗人林茂之,江关垂老益支离。从今睡稳芦花被,孤鹤宁教白鸟欺。”白鸟指蚊子。孤鹤怎么能让白鸟欺负呢?这一年林古度81岁,犹老健硬朗。
    林氏曾在乳山挖了一处墓穴,比自己的身材略宽大,称“茧窝”,晚上就睡在里面,如果死了省得下葬。他找施闰章求诗,施作《林茂之自作生圹曰茧窝索诗纪之》,极妙:“八十一叟颜尚酡,幅巾筇杖衣薜萝。肩舆强来一相见,数杯未尽能高歌。自言筑室乳山住,阴林邃谷多烟雾。新营生圹大如茧,逝即长眠不封树。卓绝才名年少时,掉头不许时人诗。只今垂死犹眼白,自作高人万古宅。君不见,富贵磨灭皆轻尘,丰碑石马空嶙峋,北邙悲风愁杀人!”面对如此“个性实足”的老前辈,施诗的描述也算精当。
    在众多诗友中,王士禛与林古度的交往,时间虽短,但友谊甚笃。
林氏早就认识王士禛的叔祖王象春,且与其交谊深厚。顺治十八年(1661),年轻的王士禛任扬州推官时,对这位前辈诗人执礼甚恭,“亲为撰杖结袜”,呈上诗集,又作《长歌赠林茂之先生》云:“一月淹留邀笛步,泥滑天阴春欲暮。山人忽自乳山来,芒鞋访我青溪路。爱君坐君朝爽阁,叙述同游慨今昨。”林古度对这位故人之后也是尽力提携,为其撰写了《入吴集》序,对其才干及诗作均给予极高评价:“先生妙年高第,履官从政,如宝剑之出新型,琼花之吐鲜萼,其一片精锐之力,森秀之才。……弘丽赅博,措意匠心,直入大家堂奥。而温厚和平之气,充塞于笔墨之外。”(《王士禛全集》第507页)当时,王士禛虽有诗名,但并未远播,而林古度在江南地区负有盛名,他的褒奖和认可,无疑是有意提携王士禛。之后,二人常有往来,康熙三年(1664)年,王士禛组织第二次红桥修禊活动,已届耄耋之年的林古度亦欣然前往,积极参与并和诗,可见老先生对这位青年才俊的确是青眼有加。
    也就是这一年,林古度将自己六十年间所作诗歌带到扬州请王士禛删定,并有:“千秋之事,今以付子”之语。王士禛欣然应允,但因故未付梓。两年后,即康熙五年(1666),林氏驾鹤,王士禛官京师,笃念其与林氏深厚的友谊,于是在康熙八、九年间(1669—1670),欲将林氏诗稿付梓,并作《林茂之诗选序》,序中有“每念平生,杯酒之语,耿耿于心,愧无以报翁地下……”之语。本欲刊印,但不知何故又未果,此事遂耽搁下来。直到四十年后的1710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士禛,下决心要为林氏刊印诗稿,可此时的他已是有心无力了,于是便请扬州故人程哲圣、程鸣友、程声遂三兄弟襄任此事,并嘱之:“此我50年挂剑之约,子其成之。”同时作《又序》,补述因缘。在程氏三兄弟努力下,1710年,《林茂之诗选》终于付梓,分为上下两卷,共收诗200余首。
    年逾古稀的王士禛,在疾病缠身、老迈体弱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前辈嘱托之事,在有生之年终于兑现了自己多年前的承诺,正如其所说:“瞑翁目者,或在此也”。
    关于林氏托王士禛删定诗集一事,王士禛《池北偶谈》中亦有记载:“戊申(1668年)九月十六日,偶遇陈翰林子端(敬廷)所出手钞白云先生陈昂五言律二卷读之。因忆辛丑(1661)壬寅间,予在江南,常与林茂之(古度)先生游,为言白云出处甚奇。时林方携其万历甲申以后六十年所作,属予论定,予谓:‘先生昔能传一陈白云,吾独不能传先生乎?’因为披拣得百五六十首,皆清新婉缛,有六朝、初唐之风。施愚山(闰章)过广陵读之,惊曰:‘世几不知此老少年面目矣,子真茂之之知己也。’”(《王士禛全集》,第3130页。)
由上观之,虽然两人交集不多,年龄及身份、地位也相差甚远,但共同的爱好,却使他们之间不仅拥有着相同的文人情怀,还有着对彼此的尊敬及仰慕,惺惺相惜,终给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