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辽阔之海 于 2017-12-4 15:04 编辑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梁成斌并成为师友。他的短文精炼劲道,简明扼要,却无处不透着生活的哲理,读来倍受启发和感悟,虽只言片语却准确无误的钓起浓浓的情趣兴致来,那些小字就像谨慎而有力的鱼线带着锋利的鱼钩甩进思绪的水面下,而读者就像闻着鱼饵香的鱼儿就扑过来,而梁成斌永远是一个淡泊沉稳的钓者。
从文字走进他的画,更是别有一番风情天地了。他的画清新怡然,干净明朗,在他的很多画中品出了温暖、祥和、幸福,或两只鸟灵动如幼年的顽童天真活泼无邪,或点点梅花收敛拘谨如清冽的女子,或夏天一只荷静默修行,或秋天一株菊兀自奔放。曾有一幅冰洁晶莹透着清凉的画在他的梅兰竹菊的册页里,我起了个名字叫它香雪海,那是一副雪梅,打眼看时,心一紧,一抹清凉在心里升起来,莫名的淡薄情愫升起来,一抹薄薄的寒凉在心里洋溢,没见过粉色的小鸟,但是在这幅画里看到了,也是画的生机所在,周围全是纯洁的白,那些留白干净,清凉,那娇羞的梅花花蕊也是淡淡的,假如没有那只鸟,该是一幅让人伤感的画,而有了那只小鸟整个意境有了别一样的趣味,前两张是红梅第三张才是最让人喜欢和动心的这张白梅画,雪,白的一尘不染,一望无际,把人带进了北国的雪中之春,悠悠碧空,微风拂动,梅有暗香韵散,雅致高洁。走进这幅画的意境中,眼前恍惚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嫩芽初上枝头,花儿从容朝雾蒙蒙,鸟儿鸣啾,如有伊人静立之侧,或亲人环绕,温暖四溢。
傅抱石说过:中国画学上最高的原则本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因为“动”,所以才有价值,才是一件美术品。一种艺术的真正要素在于生命,且丰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时间空间都不能限制它,“气”、“韵”都是为“动”服务的。在梁成斌的画中切实体会了气韵生动这四个字。品他的画,不经意间生出些远隔知觉,让人相信那是他的画的魅力所在,打开他的画,隐居在其中的无数精灵就飞出来。他的画气场很大,不经意间,一副小小的扇面勾起思绪中很多陈年旧忆,童年时光里那些鲜艳的花儿一瓣一瓣徐徐张开,有浅转浓的色彩沁进日子里,浓淡相宜相依,升起无边无际的温暖,那些可爱的鸟儿,在脑海里飞来飞去,牵引着思绪奔向未知的想往的遥远的远方。好的画有气场,是作品自身发出来的,他骨子里的神韵在他的画页上穿来穿去,那些衬托花鸟的器皿也都拙朴可爱又简单明朗,在他的画页上感知的是一个动感的鲜活的干净的世界。一副《醉花荫》展在眼前,牵着感知仿佛走进唐诗宋词中,且“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花团紧蹙,粉色匀染,习习微风人自醉。
他的泥金和金钱纸扇面小品拙朴厚实,多了醇厚的日子沉淀,贴近温暖又远离世俗。四季花卉册页里春之祥和里春花朵朵娇羞,幼鸟初鸣,夏之热烈中夏荷尖尖,芙蓉清越,秋之成熟中菊轻肌弱骨、金蕊流霞,冬之高洁中梅花点点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他雕刻的紫砂壶生动灵透,刀工出神入化,造型别出新样,图案美观,给紫砂爱好者带来更高,更全面的赏识。一把一般的紫砂壶经过他的手后用图诉说茶韵留香。他的一尺小画唯美浪漫,有着小家碧玉的灵透,也不乏大家闺秀的典雅优容。
初看他的山水画,有走进《山海经》里的神韵,高山流水,琴瑟鹤鸣,遥遥呼应。他的画引领着人们的视域,走进四季的心脏,享尽四季的所有精华,走进日子的每一个角落,更有每时每刻的雅情闲逸。他是个勤奋的人,细碎的时间,都有精致的作品呈现,一路跟随,不经意间就会欣赏到清新怡然的佳作,他的作品多次在《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发表,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南京、扬州、洛阳、哈尔滨、徐州等地10余次举办个展,他的《纸上逍遥-梁成斌扇面画展》在2013年1月12日上海墨干山美术馆七天的展期让人大饱眼福,他的扇面画独树一帜,注重线条的质量,强调色彩在画面上的运用,构图讲究诗情画意,在气韵生动上下功夫,研究扇面画多年,注重书法和画面的完美配合。是中国唯一专画扇面的画家。
他又是个能吃苦耐劳的人,瓷器上写意,紫砂上刻志,许多古都名镇都有他的足迹,他更是很坚持的人,山水河川间有他的身影,用他的智慧和辛劳扑捉着尘世的真善美,不经意间他的浪漫情怀洋溢在画页上,他的画是一个多姿多彩唯美浪漫的四维空间,是一个温暖祥和情深意浓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