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云止于水 于 2018-1-6 22:20 编辑
路灯下,如月照花林
博山 云止于水
生活琐屑而忙碌,散学的铃声响起,走廊上传来喧闹的声响,随后是校歌来回播放。等音乐停止,整座楼层才恢复了宁静,只听得见远处归鸟的鸣叫,带着几分欢喜。
喜欢晚上一边读诗,一边在诗歌的空白处写下灵感飘忽而来的诗句,一本《中国诗歌》从第一页到最后,写了三首半诗歌。来时带来,直到此刻才安静下来,打开文档,把一行行文字敲击下来。文学现场征集2018年第一场雪的诗文。更多的人仰首期待,一场盼望已久的大雪覆盖草色,覆盖了苍茫的远山,覆盖了所有的来路和去路,白茫茫的一片。
灯光亮着,远处看似昏沉,雪,呼出这个字的时候,像是一种招魂,像是一种祈祷,更像是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呼唤。人们在朋友圈中晒着美食、风景、华服、恩爱,在群里发红包,说着无关痛痒的话,遇到好的文章也没有一篇令人感动的评语。许多好文章是寂寞的,还在未完成中,它期待一个真正能够读懂的人,期待一串灵秀或犀利的评判。中国诗歌上一位叫孙思的诗人说:“一首诗,作者写了还不算完成,只有读者读了,被感染或感动,有了共鸣,这首诗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所以,贴在大众场合可以自由评论的诗歌,可以任意留评却空无一字的诗歌,是未完成的,空白是一种等待,是无言的呼唤。虽然说,写诗是内心的突围,是情绪的宣泄,但无人不愿写出的诗句有人读出言外之意。“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最属于自我心灵的古琴,再遇到能够解读琴韵的人,斯人已去,即破琴绝弦,终生不鼓。更何况一首诗歌,面对那些孤零零的诗歌,质朴、自然、贴切,像诗人就站在你面前,面对面地与你说着所见证的、感受的、发现的和情深意重,有直抵内心的力量,映照出诗人全部的情感和文化修养,可是你无一字回应。
每每读到让我哭,让我痛,让我流泪的诗歌,我真的都想说一句话,或如天空的一颗星光,原野上一朵花香,让你在歌哭无端中蓦然发现自己并不孤独。一直没有一句解读到诗歌痛点上的评论,一直坚持写诗的人,他的心足够强大,诗歌是为天地立心,他们孤独地行走在大地上,白雪茫茫中,他们也是雪中的一朵洁白,只有自己收容了洁白的内心。
看着书页上画满的铅笔线,我觉得这本书,这首诗歌已经不再孤单。像是我养在美好时光纸杯里的金旱莲,只要有一个人为它生长一片叶子而欣喜,蕴出一个花苞而祈盼,它便拥有了力量。把走廊上的纸杯端回办公桌上,在不知不觉中,它高出了中间的玻璃板,亭亭地立出几分荷塘的韵味,七八片圆润的叶子下,又生出了两个花苞,像是藏着许多话语,真想听到。
关机。找了自己的两个本子,一枝笔,一本买回来很久却一直没来得及看的《上帝的孤独》和两本《中国诗歌》装到背包里,把桌子上的一切整理好,各安其位,才关灯,下楼。
暮色四合。仰起脸,是霏霏的雪花,放缓了脚步,闭上眼,感受新的一年的初雪,清凉、胆怯、而又热切地落在脸上。等你等了很久。睁开眼,黑色长围巾上已是白绒绒的一片白色。慢慢推着车子,再次去昨日去过的地方。
停车。取出书籍等,推开门,靠东墙的茶几两边枯坐这父子二人,我把书和本子放下,急忙离开。对于刚刚获得新生的人来说,对于一个喜欢诗歌的人来说,或许一本诗集就是一根浮木,一面暖墙,一堆烈烈燃烧的柴薪,让人走出了荒寒和黑夜。就像一首诗歌遇到精辟的评语,一下子点亮了夜色。河流宛转,霰雪细细,路灯下,如月照花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