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2-25 23:37 编辑
看到微讲堂有张志成老师的课,一早就关注了。
张志成老师是文学现场里我最敬仰的一位前辈,听说他身患重疾,曾几度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但是,在他的文字里却丝毫不见任何自怜自伤、怨天尤人之语。对于自己的疾病,他也只是曾在一两篇文章中寥寥几笔带过,平静淡然、从容不迫的心境,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相形之下,我为自己曾数度撰文写自己的那点子小毛病,觉得羞愧和汗颜!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喋喋不休,那么他的眼睛里难得看得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他的格局也只局限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里。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文字可以窥见他的灵魂。尤其是有大量文字的作者,他的秉性爱好特长价值取向已经纤毫毕现、曝露无遗了。
所以,我常常觉得,敢于大量写文,并公诸于众的,都是很勇敢的、有底气的,因不怕把自己的灵魂赤裸裸的暴露给别人看。
当然,一两篇文字在精心雕琢、刻意虚掩下,往往体现不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古往今来,不乏文辞出众、道德卑劣的文人。但是,文字作为抒情言志的工具,总是能暴露一个人的真性情出来的。
现场里,张老师的文字是很有其鲜明个性的,他出语简洁明快,直率诙谐,而且,总有直抵人心、勘透世情的警语,他的文章,总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达到教化的目的,我们看完之后,总是要深思一下,需要反复回味琢磨的,有些故事,印象深刻,许久也不会忘记,不像有些文字,通篇都是自我情绪的表达和自我经历的描述,看过之后,就忘记了。
看张老师的文字,总觉得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宛在眼前。其语言之形象生动,可见一斑。文如其人,跃然纸上,张老师是难得的人品和文字融为一体的真性情的人。
他的文章,写的多是身边人、身边事,或者是听来的故事和人。我总是奇怪他怎么有那么多的故事:源源不断的题材、层出不穷的创意。他说这些都来自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但是,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有一双“慧眼”,在于他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汲取发掘真、善、美。他以一颗悲悯的心,同情弱小,肯为最底层的人们发声,比如《钟点工与送奶车》;他正直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鞭挞丑恶、弘扬正气,比如《个人不扫门前雪》;他洞悉世情,宽容优待人性的复杂,比如《刘二贵遇贵人》;他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直面人间困苦险恶,从他的每一篇文字中都可以体会到这种阳光积极的蓬勃之力。
所以,纵然他身有残疾,但是,他却别具个人魅力,比某些健全人更有完善健美的灵魂。
作文先做人。前几天听散文作家蒋新老师的微讲座,他也提到,要写好散文,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大的人生格局。
文以载道,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弘扬正能量,给人美的感受以及正面的启示。倘若一个人心理阴暗、没有正确的思想格局,那么,即便他的文字技巧再高,辞藻再华美,也终究达不到很高的境界,鲁迅周作人兄弟二人在文学以及历史上的定位就是这样的例子。鲁迅以犀利的文字,深邃的思想被海内外敬仰和记住,历史上定位为文学家、思想家,而周作人的文字虽然很好,但他给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却是他汉奸文人的经历。
人品决定了文品。没有好人品,写出来的文字,终究如华美衣袍下的一架骷髅罢了。
我们平常这些写手,写文多是抒情有感记录生活琐事,但是,写东西,终究还是要拿出来给人看的。为了不荼毒他人的耳目,依然要自律自省,写文先修身,炼字先炼心,争取写出来的东西,不是灰暗的,给人消极暗示的。
我向来俗务缠身,对于写文,只抱着兴至随缘的心态,不设什么目标。这一个月来,很少写字。我日常有感而发,写的多是随笔,很少触及小说,诗歌更是碰都不太敢碰的。所以群里其他老师的讲课,除了散文创作,我很少听。
昨晚,终于有幸听了张老师的语音微讲堂,启示有四:第一,文学自生活中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二,要多读书;第三,为文者要谦卑;第四,写文要留有余地。
特此记录,与大家共勉。
2018.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