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渐行渐远渐无书
或在一个午后,在某个书店,听一片宁静中传来翻书的声音,看书页上洒满阳光,心情惬意而悠然;或在古卷青灯中,沐浴书页的境地之中,带着一颗赤子的心,完成一次次自我修炼的苦行。
我们的生活过于忙碌,忙碌中从网络上获取快捷阅读的方式,丢弃了在书店漫长阅读的时间。
童年时,我的爸爸拿着一本图文并茂的《安徒生童话》在睡前给我和妹妹讲故事,我总是缠着爸爸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虽然不识字,但是书中有插图,生动活泼,几乎所有插图都是手绘,以至于后来我看着插图就能给小朋友完整地讲童话故事了。
现在的书,花花绿绿,插些照片,索然无味。
后来上学了,爸爸给我带的书远远不够我看的,夏庄煤矿的图书馆就是我的了。八十年代初,作家出书没有以盈利为目的,文字质量很高,也鲜有错别字,而且一大批绘画名家参与了插图,这就使得当时的少儿书籍图文并茂,以至于我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
纸质书上浓浓的墨香让我和作者有了心灵沟通的途径。上小学低年级看的最多的是小画书,那时小画书大多是线描画,好像是毛笔白描,黑白色,如:《神笔马良》《雷锋日记》《小兵张嘎》《王二小放牛》《搜孤救孤》《崂山道士》《地雷战》《地道战》……最珍贵的是连环画书,当时爸爸利用职务之便给我买来了《东周列国》系列和《聊斋志异》系列,我敝帚自珍,可是小朋友都来借我的小画书,借来借去,有的封面破损,有的被好几个人转借不知道在谁手中,我记得我在小画书的背面歪歪扭扭写了几行钢笔字,如: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等。八十年代民风淳朴,几乎没有不还书的人,但那种对书的珍爱之情至今想起来还是甜滋滋的。
后来,图书馆一成不变的书目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开始自己买书,买书的钱大都是我从零食上省吃俭用来的,对我来说,每本书都带有一个故事,都带有儿时美好的记忆。
那时我已经在小学五年级了,我记得每个月我都会订《儿童文学》《儿童文艺》《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少年报》……《少年科学画报》也让我眼界大开,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封面上那些胖嘟嘟的小男孩手握一支笔作思考状的情形。
那时我家里是“市民”,条件好一些,大都是我买了书其他小朋友甚至大人来借着看,每次看到新买来的书和订阅的报纸,我们都很兴奋,像过节一样。
那时书中的故事很健康,都是出版社精选的,书中所表达的对真、善、美还有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必胜的信念为我这一生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
这些故事,陪伴我走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直到步入中年,想来仍然回味无穷。
可惜搬了几次家,我用一个纸箱子装满的小画书在半路上丢了,我黯然神伤了好几年。
再大一些就开始读《辽宁青年》,有时看不太懂,即便看不懂我也会从头到尾浏览一遍。那时流行《大众电影》,满满的青春回忆啊。上高中时,曾经为一张刘德华的唱片跑遍了整个博山城,为了一本三毛的《我的宝贝》而逛遍了所有的书店。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阅读的注意力转到了文学书籍和杂志上,我如饥似渴的读池莉、张爱玲、谌容、钱钟书……
我写作的启蒙来源于《散文》《散文选刊》,这两本杂志是我每月必订的,是纯文学的杂志,里面的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作品和新人新作,我爱读,读着读着就感觉作者和文章中的人物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让我的心不浮躁。我开始做笔记、写读后感,从模仿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小创作。
我开始大量读世界名著了,《简爱》《呼啸山上庄》《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约翰·克里斯朵夫》……经典给我知识更给我力量。
对我来说,这些书籍都充满人生哲理,都满含想象和追求,都是滋润我心田的雨露和甘泉。
上大学期间,我和男朋友经常分工,一人负责去打饭,一人负责到图书馆占座读书。阳光温柔地透过窗户抚摸着每一本书页,我很珍惜这份美好,情到深处,就到梭罗的瓦尔登湖散步,远离尘嚣;沉醉在席慕容那朵小小的山茶花,悟出哲理;去和福楼拜一起看日出,点燃希望……我记得收到男友的一张纸条,上面手写的一行隶书:“你走的时候,我也许不会送你,可是你若再来,无论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我一定会去接你。”我微微一笑,我知道这出自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那时正是金庸、古龙武侠小说流行的年代。作品中的爱恨情仇皆有因果,憎恨那些追名逐利,为害世界的人,同情的是那些被人欺凌的小人物,于是就有了惩恶扬善的大侠。读他们的小说,心安平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抬头,看见男友正聚精会神地读书,太阳将光线打在他侧脸上,陶醉于书海中的他于是格外有魅力。书带给他的更多的是文化厚实之美,能怀着一颗爱惜并敬畏文化的心的男人,值得托付!
王安忆说:我向往古典。可是,时代发展如疾风过境,文化生活也如狂奔的激流,该怎么慢下脚步?哪怕只是书店的一隅,哪怕只有温暖而不刺目的一点灯光……只要我们的心灵没有跟随繁琐的生活变得疲于奔命,而保持内心的安静就好。
面对手机碎片阅读和电脑下载的电子书,我怎么也读不下去,甚至头昏眼花。
我固执的认为,纸质书所代表的是一种原始的、淳朴的、自然的、古典的、古色古香的生活方式。
冰冷的电子设备仿佛一道门,封存了一个时代独有的记忆。
我现在怀念的、为之伤感的不是阅读纸书的人群的“消逝”,而是那一种生活方式渐行渐远。
那天到最大的图书大厦看书,书架上放的最多的是中小学教辅材料,其次是动漫,即便是天文地理、文学科学类书籍也都标上了“青少年版”“初中生必读”“高中生必读”等功利性标签,一模一样的,叫人毫无胃口。书店里并没有座椅,我随手拿起一本坐在楼梯上,不远处店员警惕地看我,还有四处转来转去的保安,不时传来关卡“滴滴”的响声,买书者也是匆匆来匆匆去,我落荒而逃,没有停留的意义了。
有没有一个从喧嚣中抽身而出的地方?给我一个以书会友的地点和方式,给我能片刻沉浸在书中的时光。
温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前方书声渐行渐远,我愿徐徐前进,纵知艰辛,也要从我做起,不能看着电脑玩着手机打发时间,而是手捧一本书,精读一晚。多么希望:在汽车上,地铁里,人们上车找到位置后,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籍或者报纸安静地阅读。
大部分爱书的人如此,便是挽救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