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也 于 2018-3-15 10:57 编辑
二.天下奇观三笔同书
人的一生注定会有太多的偶然,人们往往把这种无法预知的机缘巧合,归于神秘的力量而顶礼膜拜。 我多次请教杜老师,让他讲讲倒书的规律、特点、心得,他老说没有什么可讲的。在我再三催促下他说:“倒书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取得的,学生在阅读课本,自己常倒着看学生的课本,指导朗读,学生提问字词写法,自己常倒着写给学生看,这样便加深了学生对生疏字词的印象,其中领略到了一定的新意,久而久之,本人的倒看、倒书就得到锻炼和提高。加之爱好书法,常常提笔,由右手倒书到左手倒书.经过几年的探索,倒书技法得到提高。”杜老师强调:“单把字写对是不够的,最主要是要有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
“左右手倒书技法如同上台阶一样,每一级台阶上都有心得意境,对眼睛支配的增强,大脑支配,双臀能力的发展,心理的内在平衡和计划的周密性都有非同寻常的锻炼。”
说着简单,做着难,看似容易,写好难,坚持几十年更难。比如讲左、右手倒书,在保持着书写的同时性,每一笔的起落,这笔是有讲究的,杜老师讲:“心思分开来,不能顾此失彼,必须保持倒写的同时性”。
望着我保存的两幅书法作品,让我想起和杜老师相识相交的情景:
去年冬天,我应俊卿之邀,到饭店商谈有关“一战”去法国华工后代联谊会的事宜。
酒席刚开始,有人来了,经介绍我才得知杜曰新大名,擅长左右手倒书。早就听说过,但没有亲眼见过,见杜老师.如此不修边幅,这像俊卿所说:“杜老师世界文化名人,诗书画印是专家”吗?
看到我们的疑惑眼神,杜老师面带微笑.站起身说:“过奖了,写不好,请大家指教”。只见他沾好墨汁,修笔锋,站定身板,气定神凝,一手拿纸,一手握笔,沙,沙,沙,一会工夫,雪白宣纸上及就出现这样几行字:“冬晚友约喜,愚至菜馆急,佳肴酒飘香,意赴法兰西。”落款是:“丁亥冬月,淄金,立式离案左右手书”。杜老师来得急,没带印章.直说“写得不好,见笑了。”
除俊卿外.大家都没见过如此书法高人,连连说:“好”!“好”!正常书写我见过不少,但真没见过如此书写流利的佳作,还是立式离案,并且是左右手都能写,真令人大开眼界。
在大家不断叫好的氛围里,杜老师兴趣大发,只见他用手帕包住笔杆.用嘴咬住毛笔,两手拿住宣纸两边,口中毛笔,在宣纸上龙飞蛇舞。第一张纸没看清楚怎么下笔,杜老师就写好了,这张我仔细端瞧,笔锋熟练游走,但笔画走向与正笔书写完全相反,几分钟后,白纸黑字格外醒目:“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落款是:丁亥冬月,淄金,立式以口衔笔倒书,这幅比第一幅更好,大气呵成,刚劲有力,更令人叹服。
看着大家赞叹的眼神,听到热情的掌声,杜老师雅兴大发,竟给俊卿画起像来,七、八分钟后,肖像已成.大家轮流欣赏,“行”,“好”,赞不绝口。
外面寒风刺骨,屋内春意盎然。杜老师不愧书法家,俊卿所言不假。他写的诗歌大多用书法作品来展现,书法与文字珠联壁合,相映成辉,彰显珍贵,随后我献丑写了这样几句:
地灵人杰周村镇,七秩奇才杜曰新。
苦练十年成巨擘,倒书三笔是功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不假。看过杜老师的部分诗歌后我更深信不疑。
现摘录两首: 一是:奇 妙
愚人自幼喜挥毫,以勤补拙乐陶陶。
字里行间求情趣,夜幕升空摘仙桃。
二是:练
人生贵有志,练字要志坚。
只要下苦功,定把高峰攀。
这正是杜老师几十年勤奋执着精神的写照。每个人成就一项事业都是有综合的整体素质来决定的,单纯一科技能,都是不易扬名成家的,作为艺术家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较厚的文化功底,二是要有独树一帜的艺术创造性。
倒书是绝活,左右手同时下笔同时写不同的字,更是难上加难,而三笔同书更是绝活中的绝活。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但杜老师挑战极限,一心不但二用,而且能三用,简直就是神了,想想都让人不可思议。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三笔同书的秘诀是什么?我多欢请教.杜老师笑而不答,好个深藏不露,真人不露相。我不气馁,再三坚持,杜老师终于把三笔同书四部程序说出来了,现献给大家欣赏参考。
以馬年乐为例,现详细分解,准备工作是把三个字各分成四部分:
1. 厂 厶 亻
2. 二 厂 一
3. 勹 一 丨
4. 一 丨 八
四部连接,馬年乐出现,以此类推.其他字照此,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关键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熟能生巧,三笔同时运笔,心思要分开,不能顾此失彼。
杜老师曾说过:用口书写难度很大,这笔完全依靠牙齿和舌头的力量。说来奇怪,杜老师现年七十岁了,满口牙齿齐全,不缺一颗牙,是不是与他长年用口书写有关呢?
为写好三笔同书,杜老师花费了七年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