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见贤思齐 于 2018-5-11 14:41 编辑
劳动者的梦想
□夏伦稳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在省会济南,参加了省散文学会主办的会员创作大会。140多位来自全省及部分全国的文友,齐聚一堂,在美丽的历下水帘峡风景区,坐而闻道,聆听省作协主席、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黄发有教授学术讲座——《散文创作漫谈》,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黄教授娓娓道来,家长里短,分享他的博士论文写作故事时,“那时常常熬夜写到凌晨三点,我第一根白头发就是那时长的,从那以后写的东西越来越多,白头发也越来越多…”黄教授的讲述,表白了当年的那个青年学子,孜孜不倦,积极向上,辛苦劳动,呕心沥血,奋斗作业的佳话。
黄教授这次授课的地址在美丽的水帘峡风景区,位于济南南部山区,山东生态旅游第一镇——柳埠,“水帘峡”之名即唐太宗李世民所赐。占地面积6000余亩,济南第一高峰梯子山和第一大峡谷九十九峡皆坐落于此。高山深峡成就了泉城第一大瀑布群,石画天成造就了济南唯一泰山石画园。神泉圣水铸就了“泉城之巅,趵突之源”的美誉。飞瀑成群、树木葱郁,是山东第一桃花水母发现地,被誉为泉城原始植被保存最好的原生态风景区。
在得知黄发有先生当选新一届省作协主席之时,我从网上搜索整理他的相关资料,把他的文章收录我编辑的淄博市散文学会微刊《稷下散文》中,随着对他了解的越来越多,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黄发有,1969 年底出生于福建上杭。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1996年入复旦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以人才引进方式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工作,2000年、2002年连续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著有学术著作 《媒体制造》、《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想象的代价》、 《边缘的活力》、《文学季风》、《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和学术随笔集《客家漫步》、 《客家原乡》,主编“边缘中国”、“ 读网时代”丛书。在海内外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 《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转摘60余篇,发表散文、随笔、诗歌300余篇(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新时期文学的传播接受史”等5项科研课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教育部 霍英东基金会 高校青年教师奖、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山东省社科成果奖、 《当代作家评论》奖、《文艺争鸣》奖等奖项。2006年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任该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9年至2010年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6年12月受聘为“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重回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工作。2018年2月当选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现在有请黄主席开讲! ”随着主持人、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李炳峰先生的介绍,会堂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从小就对写作有浓厚兴趣。虽然本科主修经济学,但是在工作多年后,他还是弃商从文转而攻读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说实话,一开始以为读中文系就是搞创作,后来才明白搞错了,中文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者。我反复和朋友说,写作《客家漫步》一书的初衷无非是顾影自怜,这并非出于矫情,而是源自我的心声。博士毕业后,我到山东大学教书,在陌生的济南,写作带有潜在的学理性的随笔,既慰藉了被北方水土激发出来的乡愁,又满足了我在经过多年严格的学术训练后,对于直抒胸臆的感性表达的焦渴。《客家漫步》中的大部分文章,曾经在《齐鲁晚报•青未了》上以专栏的形式发表,一周一篇,偶有中断,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
因为从小对文史就有浓厚兴趣,我从大学本科时关注客家文化,黄遵宪、林风眠、丘逢甲、华嵒等客家先贤的经历和独特气质,也加深了我对客家精神的认识。为了写作客家题材的散文,我从2000年至2003年,三次自费到粤东、闽西南、赣南客家中心聚居区做田野调查,费时将近两月。热心的老乡有的杀鸡宰鸭,盛情招待,把我当成了从远方归来的儿子,我也常常在道别前偷偷在老乡的床头放下饭菜钱。感受着客家人好客的风习和关爱出门人的温存,内心的冷漠就像冰渣子一样融化。有时候,目的渐渐模糊了,那些熟悉的场景把我拉回到实在的乡村生活中。
文学创作是一场苦行僧式的修行。我本科毕业在一家企业做总经理助理,那时月薪有两千多,但是刚来山东大学工作时,每月薪水只有八百多元。有一年冬天,交了过冬暖气费后,我的工资卡上就剩下50元了。还有自费的乡野调查项目,论文写作准备,都需要花钱,所以日子过得非常紧凑...”
听着黄教授在台上讲述他的故事,我的眼睛渐渐模糊。或许感同身受,每个痴心写作的人,都有一本难念的苦经。我大学毕业后,响应伟大祖国母亲的召唤,参加首届大学生西部计划,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支教。每个周末,如果没有课,我都学着费孝通先生一样,做乡野调查,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走,翻越了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采访村中老妇,为留守儿童义务免费辅导功课,留下了几个日记本,作为我西行漫记,永远的记忆。而我面前的黄教授,把记忆的碎片系统化整理,写成了一篇篇美文,发表在报纸专栏上,然后结集出版《客家漫步》,用文字把乡愁留住,用文字记录了乡村的美好。
在归途中,我一直在想,在齐鲁大地,在祖国河山的各个角落,像黄发有同志这样的从小热爱文学,怀揣梦想的普通劳动人民,到成长为文化学者的人是不是还有很多?他们像一只只蚯蚓,沉醉于泥土的芬芳,深耕细作,静待花开时,在杏坛的春天里美丽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