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3712|回复: 4

寻古村光影赏百年流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 18: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古村光影赏百年流苏
文/王佳兰
    4月28日,再次跟随广电局组织的“寻找春天的足迹”网友采风活动之二——走进南鲁山镇“水么头”村,去寻一个古村落的乡愁故事,去观赏流苏花开的美景。
     对于一个只是闻名,从未来过的外乡人而言,这个村庄之于我是陌生的。也并不知道“水么头”村分河南、河北两个行政村,可见我的认知是有多么的浅显。但这并不妨碍我一个外乡人,在心里对古村升起的那份别样情怀。
     在未走进这个古村落时,我浅显的意识里只有流苏花,以至于在来的路上想的还是流苏花。距县城只有10.5公里的南鲁山镇,“水么头”村离镇政府只有4公里, 我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近距离走进她。当一个宁静祥和、整洁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展现在我眼前时,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这就是有着悠久历史,明初时期建村,族籍冀州枣强县(现河北衡水)人迁至此处,以村西有水打磨而取名的“水磨头”村吗?后沿革为“水么头”村。水南村依托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在村民聚居区的街巷打造了206米的“两史”教育宣传一条街。重点展示党史、国史、县史和农业集锦。此刻,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安然,将俗事里的喧嚣纷繁暂且摒弃,像走进了一位老者和智者的怀抱,让思绪无拘无束的畅游。
        走进这个只有473户、1265口人的南北“水么头”村,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还有村民身上的那份质朴和勤劳。第一次知道一条河隔开两个行政村,同饮一井水,同渡一条河的手足,又怎是一条河能隔开的血脉。我自以为是的认为,也不过是在划分和称谓上不同而已。村口的文化广场上非常热闹,村民们坐在广场周围,在等着看文艺节目。今天,对于“水么头”村的村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而我们采风团一行也有幸赶上了这一喜庆的日子 ,"赏流苏览胜景,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南鲁山镇首届流苏节开幕仪式。与村民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村庄依山而建,门前流淌着沂河水,村北山与九天洞接壤,东靠鲁山4A景区,地处博沂路沿线。水北明代古井泉水清澈甘冽,常年流淌从不干涸,是“水么头”村的“生命之井”。在村中远眺,山上的流苏已是满树白花,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又像是一片片白云飘浮在山间。即是为流苏而来,便不会错过她这一季的盛开。来吧!让我们一起上山赏流苏,去感受她的清丽,去嗅她的芳香。
       沿青石的小巷,去向流苏盛放的山间。从百度知道了流苏得名:流苏又称“流疏”也称为四月雪,还有更神奇的一个名字是“茶叶树”花和嫩叶能泡茶喝,也叫做“糯米茶”。流苏花,细长花冠,四深裂向上绽放,犹如古代仕女服饰之流苏而得名。流苏树,如此浪漫雅致的名字。我在想,是哪位古人被她容颜惊艳,才给她取了这美丽诗意的名字。边走边望,那一山如雪的白。石墙上的光影里映出了古村的历史和新韵。小巷轻行,真想遇见一个不一样的你。突然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若是这《雨巷》里再有一棵百年的流苏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快收回偏离的思绪,去相遇近在眼前的流苏吧。
     第一次遇见这漫山流苏花开,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树下寻香,思绪飘远。一树的傲骨,一树的寂寞,为谁有了这百年的等待和遇见。犹如岁月穿越般的感觉。三百多年的流苏树,苍老的树干却开出了少女般的娇羞。如雪,如云,如梦,轻摇裙摆,吟着诗词,穿越古今。古村的底蕴,是一幅墨香十足的风景画卷,流苏花就像诗经里走出的窈窕淑女,与古村相互欣赏辉映。
  山并不算陡峭,我却没有抵达山顶,我周围上百年的流苏树已经让我陶醉。静静地站在树下仰望,那粗砺的树干撑起一树的繁花,向上展开。阳光是透着枝叶、花朵间的缝隙,斑驳地照在我的身上。头顶上的一树覆霜盖雪,如头顶历史,用心聆听,只有历史的回音轻叩尘埃里的凡心。从层层叠叠的流苏花间,回看古村,小巷,还有眼前的古树,被岁月浸染的韵味历久弥香。
       安放在古村里的几条青石铺就的小巷,贯穿整个村庄。第一次踏进这幽深的小巷,周围是青石磊砌的房墙,正午的阳光正好照进小巷,留一半光阴的斑驳在墙上和地面上,一块块青石上都有岁月触摸的痕迹。在小巷斑驳的光影里慢悠悠穿行,有种穿梭在时光遂道里的感觉。我用外乡人的眼光打量着周遭的一切,竟让思绪陷入到臆想中,想着在这个古村里曾经发生的故事,用想象去触摸时光深处的沉珂,触摸历史留下的痕迹。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又让自己陷入到一种怀旧的氛围,并勾起对古村在流年况味里的追问。走在悠长宁静的小巷里,有其朴实和持重的内涵,在这里你可以褪去身上的浮躁,应是持安静平和的心态,来感受古村里的这份历史底蕴的厚重。
      古村中,保留着几处古老的宅院,伫立在岁月的缝隙中。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黑瓦灰砖上清晰可见的雕花早已在岁月中洗尽铅华,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也已尽显沧桑。小巷安静,轻轻地走进,两位慈祥的老人坐在门口守着岁月。小巷里的阳光洒一半在地面,光与影如此鲜明的呈现。老人和古村成了画家笔下的风景,按动摄影的快门留下的是岁月里的这份美好。被“水么头”村人称之为“生命之井”的古井,石质的井沿边缘已被磨蚀得呈不规则状,绳索的印记深浅不一的留在井沿边,井沿周围青石上的圆滑,是被挑水人磨出的光滑,还是被岁月打磨出的痕迹?一口古井,一节井绳,记录者悠悠岁月里的物是人非。今日的古井像极了一位独坐村中的老人,在光影里安静的沉思冥想。我放轻了又轻的脚步,怕惊了她们彼此久远光阴里温婉的梦。
      关于小巷,徐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极静极静的书,也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融入其中。”要我说,古村里的小巷也像一本书,只是这本书不属于一个人。她享受孤独,却不寂寞。她有在时光里沉淀出的一种沧桑质感的美。洗净沉积在废墟上的尘埃,来一次安然的旅行,从古村里的巷头到巷尾,我们置身其间,用脚步一寸寸丈量时光,从时光的光影处,去寻觅滞留于隔世气息里的不舍,直达心底。在那些斑驳和沧桑处,蕴含其中的是希望。一种远去的繁盛并不曾消失,衍生并延伸到古村的现在和将来。

发表于 2018-5-2 05: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景物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抒发了此次采风的高兴心情,使读者如临其境,尤其是结尾给人留下余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1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淄水金山黄丰年 发表于 2018-5-2 05:07
文章景物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抒发了此次采风的高兴心情,使读者如临其境,尤其是结尾给人留下余味。

谢谢老师鼓励和支持!应付采风的作业只要人家不嫌弃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 2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游,观景,撰文,随心,细致的描写,欣赏,问好芝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3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腻腻,温情流淌,随着笔迹,很美享受了这一路的光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