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川 德喜
习惯晨读,自从与《中国文学现场》结缘,晨间必要美美的享阅一番。然后杂七杂八的翻看,最近又在读四本厚厚的《追忆似水年华》。周日凌晨两点半的欧冠决赛,消耗了大半夜的时间,完赛已近早上五点。书读几章,不觉便有些目困身倦了,闭上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迷糊着了。
叽,叽叽,叽叽喳喳……朦胧中充耳都是鸟鸣的碎语,隐约还有花的香。我似被轻轻地摇晃,柔柔地呼唤。睁开眼,晨光已盈满居室。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打开窗子,微笑着对小鸟说:“早上好!”小鸟回报我以更热烈的问候。你唱我和,你呼我应,有远有近,百鸟争鸣,嘹亮和谐的音乐在窗外弥漫开来,荡漾开去。
开卷览世界,将一颗纯净祥和的心融于书中。穿越了时空与地域,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肆意畅游,可以做一个悠闲的游客,可以与书中人物做深入的交流,沉浸其中,或喜或悲,或思或悟。而窗外,依旧鸟鸣不止……
鸟的声音有时绵密得像仲夏的雨帘,有时又稀薄的如远方的佩环。鸟儿天生爱唱歌,它们唱得是自由之歌?还是感恩之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鸟得歌声像一把细碎的刷子,将我的心灵打扫得清清爽爽;又如六月的麦田飘香,将我的疲倦融化于丰收的喜悦。陶醉其中,怡然自得。我有点醉?有点。冥冥中,清晨被鸟唤醒,午后枕着鸟声小憩,深夜傍着鸟羽入睡。这是醉于海市蜃楼的奇幻中了。
鸟的快乐来自它们的简单,几根稻草就可以做个窝,在繁花密叶间安个家。在人世间,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只鸟,可是那筑巢的稻草却变成了金条,生生地将我们的肩臂勒出了血痕。依然是这样,我们还是会无奈的这般存活。鸟的存在似乎在提醒我们,世界本可以这样简单而美好!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鸟是树的花朵。确实,每一只鸟都会口吐莲花。那时而稀疏,时而稠密的鸟声,和着一阵淡一阵浓的花香。鸟语花香本就是水乳交融的。但花开终有花谢时,鸟的歌声却永不休止。将鸟比作花朵美仑美奂,却流于表浅。于我看来,鸟是树的魂,挺拔的树木不能走往任何地方,却有鸟飞来,栖息于树梢引吭高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多美的诗境。
听觉的鸟鸣,嗅觉的花香,更有着视觉的美文婉转行云飘逸。然现实中,听得到鸟声的人多,沉醉于鸟语的人却少,像鸟一样自由自在生活的人,少之又少。
我们懂得用洁面奶洗脸,却不懂得用鸟语洗耳;我们有条件去练歌房享受消遣,却无福消受天籁的美妙;我们追求权势的自由,却丧失了天然的馈赠。
其实,再简陋的居室,只要窗外有树,就有了柔曼的窗帘;只要树上有鸟,就有了清脆的风铃。即使身在闹市,也如处荒野,再忙碌的日子也会有一角闲暇,再疲惫的心怀也会有一丝从容,再乏味的人生也能有一缕诗意。
记得屠格涅夫笔下的农夫在看到月光下美丽的草原和森林时,情不自禁地感叹:“活着,是件多么带劲的事啊!”而此时,我也要说:“鸟啼室满香,是件多么带劲的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