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564|回复: 5

诸葛井沉淀的故事11——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03: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光年间筑井台碑

道光年间筑井台碑

诸葛井铁井口

诸葛井铁井口
张店:黄丰年
说明:吃水不忘开井人。我的家乡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北的淄河滩上有一口凿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 的水井,老百姓称为大井,又称为诸葛井。二百多年来沉淀了诸多故事,现打捞出十四个,整理成篇,分四次发表,本次发表11——14(丁恩昌  摄影)
诸葛井沉淀的故事
                十一  大跃进尝试水浇地,
              扒井台放管留缺口
转眼间到了1958年,那时正是大跃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人们想从诸葛井抽水浇地,想先试验一下井里的水究竟能抽多长时间。于是乎村里在上级的支持下,青年团组织带头联系,从博山调来了锅驼机(老式水泵),由于形体巨大的锅驼机往井台上搬运困难,带着的橡胶管长度伸进水里不多,并且还不易让水流进平铺的瓷管内。于是有人出注意,把井台的东侧挖出一个缺口,打通井壁,将抽水的管子由此放入。
这一建议被众人采纳,于是一家人动手拆井打洞。由于石块大,加之三合土浆砌,犹如钢筋水泥一般坚硬无比。于是他们就用钢钎撬,大锤砸,轮番上阵,整整用了三天时间,才在井台上打出一个大缺口,连接到了井壁。
人们高兴地安装锅驼机,放好输水的胶管,在砰砰的响声中,锅驼机冒着青烟,水泵开始抽水。哗哗的水流进了临时摆好的瓷管内,流进了十几米外的地里,人们都认为最少能抽一个多小时。在人们高兴的看着哗哗的井水顺利地抽取时,仅过了一会儿功夫,突然机器不冒水了,水下去了十几米深,这才一看水管够不着水了。人们意识到尽管水很旺,一年四季不涸,但用机器来抽还达不到预想的要求。
于是他们放弃了从井中抽水浇地的想法,便简单地整修了一下敞开大壑的井台。用砖砌成了洞券,水从这里平行流出,也方便人们从这里汲水,妇女们洗衣之用。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南沙井村民赵炳发利用常年流动的水温二十多度的井水,成功育出了蒜苗,成为佳话。
                                                      十二   文革破旧砸古碑
                                                  四棱井碑免厄运
1966年秋天,文化大革命爆发。各地的红卫兵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破四旧,立四新”,到处出现了红卫兵打着“破四旧,立四新”名义,肆意毁坏古建筑、古书籍等的现象。
这天,我村的红卫兵,带着大绳、大锤、撬杠等工具,一个陵一个陵地拉网式地砸墓碑、香炉、供桌等。
他们从北山后坡零星地拉到了苏家等几个小陵的墓碑,并砸断。继而来到了大水渠下面的栾家陵,又砸了几通碑,掀倒了石桌。接着到了几十米外的诸葛井四棱碑旁。当红卫兵将四棱碑上的小庑殿顶形的碑帽掀下后,刚刚要拴上绳索,拉到再砸时,一个从这里路过的长者说,你们破的是四旧,我没意见,但你们砸这通碑是不好的,太可惜了。你们知道不知道这通碑记载的是什么?它记载了咱的祖先当年创修大井的艰难,告诉后人要饮水思源,这不是什么四旧,这是我们村的宝贵遗产,你看着上面的文字是当年凿井领袖岳栋撰文,秦庸言书写,你看他写的多好啊。好多的人都来此临摹。我建议你们锤下留情,保护下来,这是祖上的恩德啊,我们不能忘了啊。
不知是他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打动了所有在场人心,还是当年凿井领袖岳栋、秦庸言他们的灵魂昭示,或是他们真正认识到了保护这通碑的意义,红卫兵们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决定将碑保留下来,为了对外人好说话,碑帽也没再安放。
于是这通碑从此保留下来,成了诸葛井“五绝”中的一绝。
                                       十三   盗贼牟利偷井口
做贼心虚被惊逃
1994430日我写的《沙井庄铁井口》一文发表在《淄博日报》的周末版上,引起了世人强烈的反响,诸葛井因之也被博山区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就在这年春天的一个黎明,阴云密布,大雾弥漫,天好像比平时晚亮了好多。
这时,只见三个黑影在诸葛井的井台上晃动,他们一会儿窃窃私语,一会儿又弯腰用力。其中两个使劲掀铁井口说:“怎么一动不动?”于是又小声使劲打号喊了几次,井口还是如此。这时他们的力气有些竭了,其中一个说:“早知道这样沉,我们带锹来就好了,车上不是有杠子嘛,快拿来,天马上就要亮了,如果有人发现就完了。”
这时一个跳下井台,拿来拳头粗的杠子,抓起绳索,跑上了井台。决定一齐使劲掀下后抬上车便走。
他们很快地找到了插杠子的支点,使劲用力一撬,喜出望外,井口一动不动,于是又调了调杠子的支点。一个人指挥,两个合力又使劲撬,结果井口还是一动不动。旁边的那个指挥的说:“我喊着号,你们两个一块用力,”只听他们小声喊道“一、二、三!……”用力一撬,不知井内发出了什么声音,还是杠子的开裂声,他们三个吓懵了,莫非神灵显灵在惩罚我们,不好……
这时的晨雾很浓,四周几十米外看不清,只听到井北方向,有来人的脚步声,还有水桶的撞击声。三个窃贼心虚,其中一个说,看来我们这个财是发不成了,不如暂时先回去,再想办法。正在说着,听到北边来的人说:“井台上好像有人,打水也不到上面去打啊,是不是有偷贼啊”……做贼心虚,三个窃贼趁着有雾推起小铁车,扛起杠子,胡乱地拿起绳索,向西逃去。
当打水的人来到井台边一看,有丢下的一根绳子,有小推车的辙痕。其中一个到井台上一看,铁井口有撬动的痕迹,这才知道刚才在井台上小声说话的人是来偷井口的。
他们回去说:“亏得我们到诸葛井打水,惊跑了那些偷井口的盗贼,不然这个井口就被他们偷走作为废铁或者作古董卖了,我们要好好加固,以防以后被偷。”
他们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非常赞同。于是他们就用八号铁丝,把井口与下面的砌石牢牢地绑在一起,十几年后捆井口的铁丝因锈蚀离断了。
十四    石槽被“送”去潍坊,
文管公安急追回
2011年秋天,诸葛井仅剩的那个大石槽,静静地卧在大井台的东南,溢出的井水从他的身边潺潺地流过,里面水芹菜是那样的青绿翠凌,充满勃勃生机。
这时,来了一辆货车开到了离大石槽四五米远的地方。一个夹着皮包的中年男子从车上跳了下来。他在南沙井村的某人热情陪同下,并与他窃窃私语,指了指大石槽示意让车上的人下来搬运。
于是,车开到大石槽旁边,拿下杠子绳索,一家人搬动石槽,诺大的石槽好像有情似的竟一动不动。那几个人感到仅靠这杠子是办不了的,于是那个村人,又帮他们找来了其他搬运工具,这才把祖上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艰难地运到车上。
就在这搬动石槽,装车之际,被其他村民发现。他们感到非常蹊跷,这是祖上留下来的几百年的石槽,怎么能让这些利欲熏心的人与当地的“汉奸”相互勾结运走呢,于是他们赶紧报告了时任村的负责人。
村里的负责人一听这还了得,马上报告了当地派出所,派出所又报告了博山区文物管理所王予幻所长,他们非常重视,马上与公安局及北博山派出所联系,进行跟踪追击。
根据遗留的线索,进行了缜密地侦查,一直追到了潍坊某地的一个私营公司。这位公司的老板不得不承认这大石槽是南沙井某人“赠送”的,(实际上是高价购买的)。文管所与派出所的领导向这位老板申明这是国家文物,不管什么理由,如果不送回去,就以盗窃国家文物罪来告发他们。
这位老板也是精明人,当感到自己的这一行为构成犯罪时,同意将大石槽立即送回。
就这样,这位老板带着车又乖乖的将大石槽送到了诸葛井旁。村里那位当时帮着联系又积极帮着找运装工具的“热心者”也没出现在现场。
不过大石槽被运回后并没有放回原处,而是掀到了离大井台三十多米的沙滩上,歪歪斜斜躺在那儿。
诸葛井凿井成功近三百年来,沉淀了诸多的故事,这里只是捞出的十数个而已。相信这样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捞出,并且还会发生更多的故事,来沉淀人们对诸葛井的思念与对凿井先辈的缅怀。饮水思源,不要忘了故乡的井,故乡的水,更不要忘了我们的先辈崇高的品德与人格。
              2014114
发表于 2015-1-23 06: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性史料性读后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0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井为线,勾起了多少前尘往事;以心为文,道出了无尽人间真情。欣赏黄老师的佳作,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0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文中看到,保护诸葛井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黄老师的文章呼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历经磨难诸葛井终于保存下来,也是一件幸事。老师费心整理的这些故事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值得后人铭记和传扬。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3: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诸葛井,捞出了这么多的故事,黄老师真是用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4: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丁老师、玉国、落叶无声、空谷幽兰老师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