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18-10-18 15:12 编辑
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必做的是浏览网页,今日不知哪出从中作梗,不断蹦出网页走丢了,重新插线启动,一直无法对话。上不去网,呆坐着,三魂丢了两魂半,现在办公程序几乎离不开电脑,什么事都做不成。大院里的百花园也有几日未曾虚寒,正好有不用挤的空闲,阴天打孩子,没事找点事做,抓起电话去探望园中的仙子们。
进园,远远就看见绿叶映衬的一枝枝火红,及到跟前,方认出是一丛天竺牡丹,有正灿烂的,有含苞待放的,有傲立枝头的,也有欲语含羞的,每一朵花似在向人们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天竺牡丹这种花较好辨认,不需隔空请教,即是名字里带天竺二字,种在脑海里的印象,它可能的祖籍,八九不离十,是《西游记》里唐长老取经的那个印度,从了解的常识中获得,引种咱们国家已愈400年,与时间不是很吻合。其时考证这些是在做无用功,只要看到天竺牡丹,脑子里就播放《西游记》,就想到李玲玉演唱的天竺少女歌词: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是那圆圆的明月明月,是那潺潺的山泉……
手头不能闲着,不枉费白来无收获,打开相机拍几幅片片时,玉静老师曾教导过,离拍摄对象近些再近些,果不其然,图片较往前多了不少韵味。
回办公室,网页已能正常上线,心里不踏实,输入天竺牡丹一搜,立马来一个剧情大反转,原来这种植物产自墨西哥高原,大丽花多年生草本。说白了,坊间百姓直呼为地瓜花,因有大棒状块根,形似人们常见的地瓜样子,顺理成章,俗名掩盖过雅称。
大抵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固有理念作祟,把文化水平高的人归为雅列,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装进俗畴,人为划分出相互对立群体。文艺作品讲究雅俗共赏,既优美又通俗,人人都能够欣赏。群星璀璨的唐代香山居士,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愚之理解,大概这就可以划入雅俗共赏之列了吧。
话题有点跑偏,拉回来。眼下,正值秋获季,凑巧朋友圈有位美女帮爹爹刨地瓜,图片晒出来看,那地瓜长得一嘟噜一嘟噜的,估计可能是种的麦地瓜,不似春地瓜那样丰乳肥臀,细细长长的样子,倒像是鲜黄的胡萝卜,回应戏谑道:你爹爹真是种田高手,愣是把地瓜种成了人参。
如是,从地瓜花扯拉到地瓜上,静下时自问,这对异父异母的姊妹,它们也分雅俗吗?如果可以的话,地瓜花当之无愧是雅,地瓜自然就是俗的代称啦。不错,地瓜花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代表的是美;地瓜默默无闻,一生被黄土埋头,一出土就成了餐桌上的尤物。它俗,可它能让人驱散饥饿,口齿生香。
这一雅一俗,哪一个更好呢?我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又如一枚硬币有正反面,只有一面的硬币,是不准许在市面上流通的。看来,还是雅俗共赏更容易得到人们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