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店 且行且歌
近日年末岁尾整理家中内务,居然找到了一个圆形塑料盒,打开是一盒花花绿绿的邮票。这是我20多年的剪集。
初识邮票,还是小时候住姥娘家时。一次,一位并不熟识的乡村女教师手捧一封信走过大半个村来到我家,用尊称呼唤着我母亲,说从大队部帮我家捎来了信,并说自己有集邮爱好,希望能把信封上的邮票送她。后来入职单位后,也常看到同事因为有喜欢的邮票一路捧来他人信件恳请相送。
我初入编辑部时,单位领导要求年轻人在进入编辑科室前要先到通联和校对等岗位锻炼。当时因为一位同事怀孕生子,我便接替她在采通部的工作。采通部的工作范围就是联系全市范围各行各业的通讯员,培训通讯员队伍,服务于驻区县记者。
那时交通和通讯还比较落后,每家单位的公务用车稀少,张店之外的电话都需打长途。本地只有报纸和广播电台两家新闻媒体,大部分的新闻稿源来自各地通讯员寄来的稿件。
我和同事的日常工作就是处理每天的信件,拆剪信封,浏览稿件,做好内容初筛,进行登记;根据农业、工交、政文等内容分类,送往各相关编辑科室。也正是近水楼台,每当看到有新颖的邮票,就顺手剪下,集中放置于那个塑料盒。这一剪一集,竟成为20多年间的一个习惯。由于工作的忙碌,仅仅是剪集,并没有进行仔细整理。于我来说,集邮知识几乎为零,其实更看重邮票纷繁的知识点。
在采通部工作几月后,我进入编辑科室工作,渐渐建立起了跑口行业的通讯员和读者队伍,许多熟悉的通讯员老师会直接把稿件邮寄给我本人,每天都会有通讯员寄出的信件连同部室的报纸被送到面前。我从这些来稿里获取稿件、新闻线索、基层动态、工作亮点。春去秋来,周而复始。同时,这个剪集邮票的习惯也伴随着我。
一枚小小的邮票,连起了编辑记者和通讯员。在那个新闻更加质朴呈现的时代,胸怀理想的新闻人,辛勤耕耘,共同追逐梦想。通讯员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吃苦肯干,文字功底扎实的宣传骨干。
临淄的百鸣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是许多老报人的朋友。有位编辑老师带我去拜访百鸣老师,当走进他家那简朴的房舍时,贴了半个墙壁的奖状令人惊叹不己。奖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百鸣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新闻单位优秀通讯员所获,另一部分是他的两个孩子的三好学生奖状。这些都是无声的教育和激励。后来,他因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突出贡献,被区里提拔重用走上了领导岗位。他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有时想来,现在很多为人父母不知道家庭教育如何开展,其实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百鸣的奖状墙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鸿雁传书的岁月,并不缺乏有故事的人和美好的事,并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峨庄的那位男孩,现在一定长成了帅小伙。那一年,峨庄的通讯员石老师邀请薛姐和我进山采访,那是一个特殊的贫困家庭,父亲外伤导致截瘫,妻子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幼小的男孩自五岁起就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他学会了做饭、洗衣,赶集买菜,每天还要为父亲翻身、喂饭、处理大小便。采访于我也是一次重要的生命教育,幼小生命的坚强,贫困家庭的艰辛,都使我深深触动。善良的薛瑞霞大姐为孩子捐赠了衣物和文具,我把随身带的八十元钱送到孩子手中。村长是个朴实的中年人,他当即拉着孩子和我们合影。“这些钱足够他们父子几个月的生活费”他说。据说当时这对父子的生活费每月是11元。采访后许久,我一直为那位生活困苦的男孩担忧,但我也相信年轻的生命总会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还有福君,这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幸福的福君背后,是负重前行的李凤玲老师。她是企业下岗职工,多年前当面对被父母遗弃的残疾小福君,她决然地收养了福君。她和其他救助报道所采访对象最大的不同是,报喜不报忧,从不向社会提出任何要求,唯一的愿望是给福君一个温暖的家。
还有两位老人,当时采访时我还为他们保守了一个秘密。他们年轻的儿子因车祸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两位老人多年含辛茹苦,像对婴儿一样照护儿子。随着进一步采访,更富有感染力的是,这还是一个超越血亲的动人故事,这个年轻人是在幼儿时被两位老人收养的养子。但两位老人要求我保守这个秘密,他们想让儿子在未来的岁月在他们的呵护下安心康复和生活。近年来,这一家子的故事时常见诸报端,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虽事隔多年,但这些美好的人,纯粹而温暖的人性,始终使我不能忘怀。
社会的快速发展,迎来了高速快捷的信息化时代,稿件和信息传输都实现了“即时”、“瞬间”发送。鸿雁传书的岁月早已渐行渐远。但伴随那个岁月的青春和梦想、奋斗和情怀,却依然使人可敬可叹可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