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这边独好
淄川 德喜
且化作古泉井中的一滴水,且化作那山上的一抹绿,且化作那青石房上的一粒尘埃……怎么样,都是好的。
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座座黛绿山峰,宛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座座古色古香的老宅,保持原生态的模样与姿态。明初建村,不足200户人家,多年享有文明村之誉,2018年被授予“山东省传统古村落”,这里就是淄川区岭子镇南部山区的林峪村。
4月27日,淄博网络作协在这里举行“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林峪村采风创作基地”揭牌仪式,以及文学云网络文学沙龙、英德科技小房车精彩之旅体验等活动。近距离地触摸了林峪古村的恬静柔美、古韵乡音,此时,正是桐花怒放之时,桐花香里访林峪,醉人芬芳恰似古村的神韵,撩拨着众人的心绪,畅游古村竟也是醉了。
“弹指岁月,倾城倾刻间烟灭,青石头房,回眸一笑你婉约。”一踏进林峪村,仿若进入了一个石头的世界,红瓦青石房首先映入眼帘。信步走进一座老宅院落,让人暂时逃离了现实的喧嚣。原始山石垒砌而成的房子,古朴幽美,是一种粗犷、奔放、简易,不尚雕琢的粗线条之美。仿佛一回眸便会遇到衷情的姑娘,那姑娘的名字是否就是张玉霞老师笔下的“桐花”?
青石砌成的房子,掩映在满眼的绿意中。石墙上抠出的门窗,厚重的木窗棂,门扇都已乌了颜色,门上、墙上刻着各种石雕、木雕,古朴生香,雕刻细腻,惟妙惟肖。石墙缝里伸长出来的野花野草,迎风怒放。轻抚饱含沧桑的青石高墙,聆听春风的呢喃,探寻历史的痕迹,一点点将自己融入到唯美的古典里,如梦似幻,让人久久地沉醉其中。
古柳下掩映着石磨、石碾……
村里古旧的青石碾,光滑的碾杆上浸润了祖辈多少汗水?历经岁月沧桑,寒来暑往,人行畜迹,一圈儿又一圈儿的推,推了一年又一年,推了一辈又一辈,至今仍咿呀咿呀地为村民碾压着农作物。
厚朴的青石槽旁,偶尔还会有羊、鸟雀们嬉水的身影。村委会东北方的院落里,立于一棵苍翠古柏,井口粗的腰身,挺拔的身姿,顿给人一种威风凛凛、大气磅礴的视觉冲击。我们好奇的猜测着它的树龄,终是无从探究。身边的花,脚下的草,又掩藏着多少世事的变迁呀!
“千山环野立,七泉抱村流。”常年流淌的七口古泉井,散布在古村的各处。我们一行人行至最具代表性的“南泉井时”,正赶上村民在此取水,站在井旁注目着清澈、透亮的山泉水,你听,清波荡漾处,一个个音符飘荡着、挥洒着、自然的神韵,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林峪村的水是灵动的,清澈的水面,倒映着沧桑的整个村落。
顺路前行,某个角落不时传来鸡鸣狗吠、鸟雀们清丽啼啭,空气里柴禾的味道,墙根下一身灰黑布衣满头银发慈祥的三五个老妈妈。正沐着阳光啦着家常,听老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内心会感到无比的宁静。淳朴的民风民俗,让人恍若进入世外桃源。
沿着为村民农耕新修建的生产路前行,来到野外。但觉天高地宽。心灵仿佛逃脱了尘世的羁绊,融入了山野的空灵。山坡里一块块错落有致的梯田,早已翻新待播,只等时节一到,这里将会孕育出沉甸甸金黄闪亮的绿色有机林峪小米。路旁一棵棵香椿树,一丛丛花椒树,衬得我满心欢喜,贪婪地呼吸着只属于青山才有的清新空气。
林峪的山,辽阔旷远,多了一份婉约情调。“相看两不厌,独对一山青”静静读山,尽情地领略那大自然的俏丽;那“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的韵;那“古木无人经,深山何处种”的幽,无不给人立体的感染。听淙淙流泉、看云霞舒卷,这时,便会有了一种云水悠悠的心情。
林峪古村,古朴而绚烂,古风古韵和生态自然景色,相映成趣。林峪古村,风景这边独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