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这一天
今天是2015年正月十三,心里不愿再提及这一天,很想很想,如果有可能,时光能跳过这一天,至少别再让我经历它感受它。这是自去年的正月十三日后,我第一次再经历这样一个日子。
去年的这一天,是极其寒冷的一个天气,也是突然遭遇的一个永远让人们刻骨铭心的冬日。天奇冷,人们“一片一片”地被严寒袭倒了,强壮的成年人抗不住,更不用说身单力怯颤巍巍的老人们了。
我的老父亲就是在那一天里,再也抗不住严寒的折磨,被迫住院了。这是父亲有生一来第一次住院,也是他最后的一次住院。当时,我和三哥回老家把父亲接到了县城里,送医院检查。那一次住院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先来到了县医院,那儿人满为患,没有一张能容下父亲的床位。我们只好来到了中医院,也是费尽周折后才勉强住了下来。
去年的这一天,是父亲住院的第一天。初入院,他的身体异常虚弱,寒冷对他的肺部影响,是当时最大也是唯一的一处关节所在。父亲的其他脏器都好,作为一位87岁的老人,他的身体健康状态,是让好多病友和医生们都惊叹的。在医院里安顿好后,就开始了治疗,病情一天一天得到缓解,医生充满了信心,我们陪护的儿女也满怀着信心,而他本人自然更是信心满满。因为,病情一直局限在肺部没有延及其他地方。
他是一个高龄的病号,但他是一个开朗的病号,无论是年轻的护士,还是其他病友,父亲总爱和人家拉拉、说说。父亲的听力异常好,父亲的面色特别红润,父亲的个性特别让人亲近。当时间离着那个正月二十二日越来越近的时候,父亲也迫不及待地做着要回家的打算了。
父亲心中牵挂的事特别多,他常常一个人伏在窗子前,默默地注视着前方,言长言短的挂念着家里需要照顾的母亲。后边的几天里,他一遍一遍地说,我再也照顾不了你们母亲了,这次回家后,你们一定要细致地排好班,一道照顾起我们两人来。空里,他还力所能及地在屋里走动着。拄着三哥三嫂为他新买的那枚精致手杖。用他的话说,好好锻炼身体,让身子长长劲,回去以后也能减轻你们的负担。说起这手杖来,我再补充几句,对于它,父亲特别喜欢。他经常坐在床沿上,仔细地抚摸着它,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用右手从手杖一端慢慢地挼到另一端,视若珍宝一般。父亲说,我87岁了,但还没用过一次手杖,在老家我一直认为,一用了手杖就表明自己的身体不行了,看来,这次回去后,不用它是不行了。
为回家的事,我当着他的面问过查床的医生,医生给了肯定的回答,事后知道那些日子哥哥们其实也在打算着几天后让父亲出院的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不管是父亲渴望回家,早早快快能和老母亲实现团圆做伴的打算,还是我们做儿女的筹划着日子接他回家的打算,抑或是家里母亲盼父速归望眼欲穿的盘算,我们的一切打算,都在父亲病情的突变中落了空,我相信这是他本人也一定想不到的一个结局。
父亲走了,在我们惊骇的目光里走了,在我们痛心的失望里走了,他最最渴望的回家的期待无奈地搁浅了,他所有的朴素简单的希冀,一时全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化为泡影,成为一场空。
再有几日,就是父亲一周年的忌日。我还是想念叨一下心里一直放不下的那个祈祷,老爸,天堂的日子一定永远风和日丽,一定没有人世间会让亲人猝不及防的伤心又伤情的“突然”来袭扰了,您也可以安安心心地歇息一下了,想我们的时候,您也可以继续想想我们,看看我们。您要相信,我们众儿女正在人世间会继续同心协力地做着你还在人世间时最最牵挂着的事——照顾好我的母亲,母亲今年也86岁了,她更衰弱了,更需要人照顾了,但是,爸,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让母亲安心,更让你放心。
爸,天堂安好!
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