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木一 于 2021-1-31 21:09 编辑
老年人要过什么样的春节
两天前,听一位同事说起春节期间走访两位退休老干部家中遇到的情形,这两家住对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子孙满堂,热热闹闹;一个门庭冷落,安安静静。原来,一家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成绩平平,毕业了就近安排工作,都在本地,家里面当然热闹;而另一家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在一线城市,平时工作繁忙,一年也难得回家一趟,有一个孩子还去了国外,就更见不着人了。于是,这又引发了大家伙对孩子期望值的探讨,也有了“优秀孩子是为国家培养的,普通孩子才是培养给自己的”的说法。
我们这里是鲁西北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县,在几年前还曾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文化历史悠久,湿地资源丰富,绿植环绕,水系发达,人们的生活安逸闲适,过着名副其实的“慢生活”,但本县一直是以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经济并不发达,所以很多年轻人都离开了家乡,到更具机会和竞争力的大城市安家落户,慢慢的,县城的很多小区也就变成了老年人居多的留守之地。不说其他,就我居住的单元楼里,十个住户,有四五家孩子是在外地工作的,小区内,平日里只有老两口进进出出的家庭比比皆是。只有春节,才是这些孩子们倦鸟归巢的时候。
春节回家,是羁旅游子对家乡的渴盼眷恋,是中国人集体寻根情结的体现。中国独有的“春运”现象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家国至上的情怀力量。
而这两年,疫情阻挡了孩子们回家的路,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两年,今年春节,很多期盼孩子回家的父母也许只能跟孩子线上交流、视频拜年了,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网络信息时代,沟通交流十分便捷,也能缓解亲人远隔的思念之情。而这些留守老年人如何过节也将成为以后我们要考虑的话题。
前邻有对老夫妇,儿子儿媳工作在海南,他们早早就过起了候鸟生活,秋冬去海南,春夏在山东。今年的疫情让“候鸟”没法飞了,老两口也开心的很,老头喜欢钓鱼,老太参加了老年模特队,疫情不让出门就养草种花,喝茶网购,日子悠哉游哉,有人就问:孩子不回来,这年怎么过?人家说:两个人更好过!清净!
大家都说了:这两位心可真大!这是没病没灾,有病有事了身边没个人就知愁了。
我父母也古来稀了,我们姐弟也都属于“没出息”之列,书念完后就回家找了工作。在父母身边的好处是随时可以混吃混喝,孩子等一堆麻烦也可以任性丢给父母去做,老人操劳完了儿子闺女,接着操劳孙子孙女,那什么时候才能沾上孩子的光呢?还真是生病的时候,有人伺候,可我父母拢共到现在都没住过两次医院,小手术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去陪床。
而且老人宁愿没人照顾也不想生病。父亲天天在家研究中医按摩针灸养生,很多小毛病都能够自己治了,他说:我们自己照顾好自己,就是给孩子们少添麻烦。想来惭愧:我们这些一直长不大的孩子,什么时候自己照顾好自己了?什么时候想过给父母少添麻烦了?
又是一年年关将至,我们这些一直在父母跟前的孩子,是该考虑老人最需要我们做什么了?送点年货送点关心够吗?再想一想,等到自己耄耋老矣、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最需要过一个什么样的春节呢?
木一
2021.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