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848|回复: 6

乡愁一缕碾子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4 2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愁一缕碾子山
            
     半个世纪前,几乎村村都有几盘加工粮食的石碾子。那时候,吱吱悠悠的推碾声音,与鸡鸣狗吠,牛哞羊咩,袅袅炊烟,共同组成了立体的原生态乡村生活场景。
人类在一万年前进入新时石器时代,结束于五千年至二千年之前,然而,这只是从理论上而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石制工具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石碾,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石制生活用具之一,须臾不可离开。使用石碾加工粮食,大概是中国人的发明。采用的石质材料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韩国的济州岛,是一座火山岛,岛民制作石碾亦采用火山岩,一个碾砣上千疮百孔,倒也别致有趣。而在淄川西部一带农村,制作石碾的石料,大都采用一种紫褐色的沉积砂岩。这种石料产自本地一座名为“碾子山”的小山,而此种石料在其他地区十分罕见。据说,这座小山原本是无名的,就是因为出产石碾,才有了一个响亮而又颇具地域特色的名字——“碾子山”。

     碾子山位于王村镇与商家镇交界处,西起七河村,东至冶头村,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最高峰在七河与冶头之间的武家庄北,海拔高度不过一百余米。严格说来,碾子山算不上山,只是一脉丘陵而已,故历代撰修《淄川县志》不见载入。但是,碾子山又是一座特殊的山,因为这座山的地质构造与其周围山脉的地质构造迥然不同。其主体全部由一种沉积砂岩构成,这种砂岩由大者如鹅蛋,小者如黄豆般的或紫色,或白色的溜圆光滑的卵石粘合而成。这种色彩绚丽的鹅卵石,质地坚硬,玲珑剔透,属于来自地球深处的火成岩,是火山喷发的产物。但碾子山的周围,并不见有此种地质山脉,可见这里不是它的原产地,很显然是上古时期被大洪水自远方搬运而来。在搬运过程中,历经千百万年石与水,石与石的摩擦、碰撞,被磨砺成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光滑晶莹的卵形石和沙粒。证明在数亿年前,这里是一条古河道,或者是一大片湖泊。大水退却,这些大小不一的卵石和沙粒,沉积叠压在一起,被水中的淤泥灌注、覆盖,就如搅拌的混凝土浆,沉沉地埋入地下。经过上亿年缺氧、高压条件下的地质演化,被压缩、凝结成了一种新的沉积砂岩。在数千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中,这一带被瞬间高高隆起变为山丘,沉积在地下的这片新形成的岩石裸露出地面。

     人们到底何时从碾子山开石头制作石碾,已经无稽可考。但是从遗留在山上山下的上百个巨型石窝推算,至少有千年左右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碾子山上可以看到形状各异,深浅不一的古人采石后遗留的石窝。有的石窝深30几米,阔100多米。多数石窝蓄满了雨水,由于石底石帮,不渗不漏,绿澄澄的一汪碧水常年不涸,给人以冷幽神秘之感。据传说,水中有生长上百年的黑鱼精和鳖精。因为碾子山是当地人祖祖辈辈赖以生活的衣食“靠山”,他们把碾子山当作神灵般敬仰、崇拜。

     在古代,虽然开山采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远不如今天先进,但是古人的智慧却令今人叹服。石匠们开山采石,首先看好一处石质优良的采石场,清理干净四周杂质,再从一旁“吊崖”。所谓“吊崖”,就是从石矿的一侧下切出一处一丈多深的断面,为开采料石创造环境。先用铁锤和铁錾子,在石头上面和断面上,根据所用石料尺寸,各抠出一排如西瓜页形状的整齐的楔窝,把用枣木削成的木楔子打进楔窝,然后几个人有序地用大铁锤一个一个挨着给木楔子加劲。加劲到了一定程度,只听“嗤拉”一声,一块石料便根据石匠们的意愿,如切豆腐般地与母体分离。然后,再用这块石料做成圆筒形的碾砣,或园饼形的碾盘。一个碾砣的重量大约在250公斤左右,一个碾盘重约400公斤左右。这么重的一盘石碾,要搬运到数公里、数十公里外的村庄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传说,搬运碾砣子需要五六个年轻壮汉,将碾砣子套上早已准备好的碾郭子,碾郭子后面绑上两根木把手,一人在后面扶着把手掌握方向,前面拴上粗麻绳,四五个壮汉弯腰弓背,合力牵拉,一步一步滚动。搬运碾盘则更是惊心动魄,先是用碗口粗的圆木截成的滚杠,一截一截垫在碾盘下,十几个人用粗大的木棒在后面撬动石碾盘,利用滚杠的滚动,将石碾盘一寸一寸往前挪动。有一人在一旁喊着号子,指挥众人齐心协力,“嗨吆”“嗨吆”的喊声震动原野。一盘石碾运到10公里外的村庄,往往须费时几个月,甚至经年。至今,在碾子山以东四公里处的下沙沟庄河边崖头下,仍有一盘直径近三米、厚50公分的硕大碾盘,孤零零地躺在那儿,没人说得清楚这个碾盘的来龙去脉。村人只是传说,不知何年何代,有一伙人从碾子山搬运这个碾盘走到这里,由于下雨路滑,大碾盘滑到了沟里,费了几天的功夫再也无力搬动上来,这些人只好徒手而返。这个碾盘就永久留在了这里,村人遂叫这个地方为“大碾底”。

     碾子山除了出产石碾,还出产喂牲口和揣“搭火”的石槽以及打场用的石碌碡。而下脚料也不浪费,被用来打墙盖屋。喂牛的石槽一般用一块长约二米,宽、高各半米的矩形石头从一面掏挖成中空槽状,这种牛槽一般是二头牛合用一槽。而彭家庄有一个碾子山石头做成的特大牛槽,长八米,宽1.2米,深一米,槽底和四帮厚约20公分,重约5吨。据传说,这个巨型牛槽是清朝康熙年间村内富户周氏家族从碾子山定制的,光往家里运输,区区三公里路就费时三个月。当年周家有土地五六百大亩,骡马牛成群,能买得起这么大一个牛槽,不仅是财大气粗,怕是还有炫富的成分在内。这个巨大的石槽,自从运到家,就再也没有挪动一寸。建国后,生产队依然在当年周家喂牛房里作饲养处,用它继续喂牛。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队解体,这地方划给村民做宅基地,石槽遂被肢解,垒了墙基。
旧时,一般穷人家养不起牛,但是家家户户都要养一头猪。人吃饭用碗,猪吃饭用石槽。所以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一个碾子山石料的猪食槽子。猪食槽是用长宽高各为80*40*40(公分)的整块石头抠制而成,一般两个男人可以轻易搬动。而揣“搭火”的石槽和喂猪的石槽形状无异,功能有别,叫做“搭火槽子”。过去淄西一带百姓做饭、取暖离不开煤炭,而又不舍得烧精煤,亏得祖宗们聪明,想出一个办法:往煤炭里按3:1比例,掺合上生土,加水,搅和成泥糊状,晒成饼子,再填到炉灶里燃烧。夜间则直用煤泥封火,故名曰“搭火”。和煤泥叫做“揣搭火”,故“搭火槽子”之名便诞生在淄西地区。
制作石碌碡比起石碾、石槽工艺要简单得多。用一截七八十公分长,顶径三四十公分的石料,打制成圆柱状,在表面抠出数十条等距离的沟脊,两头各掏出一个十几寸深的坑窝,用来镶木脐。这些沟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碌碡辋”,是为了打场时增加摩擦力的。一般一个石碌碡百十斤重,有力气的年轻人可以轻松搬起来。半个世纪前,碌碡依然是农村麦秋两季农民打场使用的主要工具。
     这些石质用具,数千年来与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民众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同时也深深融入进了当地民风民俗,形成了一种独特民俗文化。在淄西一带,就有若干与石器用具相关的俗语、歇后语世代流传。比如强调一件事情的真实性或一个人品质的实在,常说一句歇后语:“倒了碾砸了磨——实打实(石打石)”;比如形容人们离心离德,自私自我,不顾别人,往往说的一句歇后语:“碌碡掉了脐——郭顾郭(即“各顾各”,在淄西土语中“各”音“郭”)”;比如赞誉谁家的小男孩长得壮实、出息,往往用一句比喻:“看这孩子长得,和碌碡头子似的”;比如遇到一件窝心事,往往说:“搭火槽子里干活——倒霉(捣煤)”。
     旧时农村农闲时候娱乐活动少,业余生活单调枯燥,青壮年们苦中作乐,冬秋季节会集合在场院里,进行一项体育竞技比赛——摞碌碡。往往是一个人抱着一个石碌碡,咬牙切齿往另一个上摞,一帮同伴围成人墙,咋呼声,助威声,叫好声,震彻长空。一般人能摞三个碌碡就很了不起了,也有个别人高马大,年轻气盛的可以一口气把五只碌碡摞成一摞。这个人会获得“壮汉”的赞誉,也会为找个好媳妇赢得积分。
     毛泽东有词曰:“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为人类向文明社会发展、进化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石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30年来,彻底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然而,碾子山上那一排排石坑,犹如先民们向着文明曙光前行的一行行深深足印,它见证着一段沧桑的历史,也寄托着一代人绵绵不绝的乡愁。                                 

                                                                                乙未羊年腊月 于坐忘斋                                                                     (图文无关)


推碾.JPG
发表于 2016-1-26 0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愁一缕,在渐行渐远的梦里。拜读孙主席大作,祝孙主席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09: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6-1-26 08:58
乡愁一缕,在渐行渐远的梦里。拜读孙主席大作,祝孙主席新春快乐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21: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道的文字,老道的写技,不急不缓,带来即将消失的石碾历史文化,仔细读来学到了很多。问好斋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09: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这样的文字真舒服,厚实、精炼、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2: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辽阔之海 发表于 2016-1-27 21:01
老道的文字,老道的写技,不急不缓,带来即将消失的石碾历史文化,仔细读来学到了很多。问好斋主。

版主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2: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语留芳 发表于 2016-1-28 09:16
读这样的文字真舒服,厚实、精炼、耐人寻味。

谢谢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