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364|回复: 0

“会城风云”录制琐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9 07: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城,是坐落在桓台县起凤镇夏庄村东北与博兴接壤的一处人文遗址。由于时代久远,这里的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居住在这里的人依然清楚地知道会城的详细位置,以及流传在当地的传说。那么,会城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在这里又发生过什么样的大事呢?
    查天启《新城县志·卷十一·综纖志·古迹》有如下记载:“会城,县东北四十里,旧传为桓公会盟处。《齐乘》云:‘城南有八里津,水陆所凑,其会有八,故名。’《水经》又名‘平州’。《春秋·宣元年》‘公会齐侯于平州’是也。久没水中,寒潦既除,犹见遗址。”《康熙新城县志·卷一·方舆》有《会城湖》:俗曰泊。《水经》:“济水又东北,迤为渊渚,谓之平州。”注云:“湿沃,侧有平安县故城,俗谓之会城。非也。”按:《地理志》:“千乘郡有平安县,侯国也。王莽曰鸿睦,应劭曰博昌。县西南三十里有安平亭,故县也。世尚存平州之名矣。《齐乘》引之,曰平州,沉。”今注无此文。县人王考功游记云:《水经》谓此城为古平州,《春秋·宣元年》“公会齐侯于平州”是也。又云:牟庄东北有古城拍浮水面,汉封李谭之延乡城也。按:《〈水经〉注》:千乘在时水东,有延乡城,世谓之从城里沟水出没此,西北入时水。汉元帝封李潭延乡侯,俗又云会城,在时水东。康熙县志也有“会城”条,其内容与天启志相同。
    除去县志的记载,今人整理的一些资料上也有关于会城的记载,关于齐桓公在此会盟诸侯事,有“西周宣元元年(公元前827年),公会齐侯于此”之说。此说不确切。齐桓公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公元前685年以后,与公元前827年相比,时间过去了140多年。很显然,“公会齐侯”的主人公绝非齐桓公。倒是天启《新城县志》中“旧传为齐桓公会盟处”更令人信服。因为天启县志修于近四百年前,其纂修者又是学富五车、担任过明末浙江右布政使的王象晋,虽云“传说”,博闻强记的王象晋绝对不会空穴来风。所以,尽管后人考证上存在些问题,齐桓公曾在此会盟过诸侯,应该是真实的。
    尽管如此,我们毕竟没有更多的资料。所以,当栏目制片希望做一做会城文章的时候,颇感难为。为此,栏目组为此专门召集了一次座谈会,会前单独沟通的时候,详细考虑了会城的历史与现状,认为会城与齐桓公九合诸侯有关,做“会城”的节目,就从齐桓公称霸诸侯讲起。思路一开,难度顿减。面对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局面,讲周王室内乱、诸侯国内乱、诸侯国之间乱、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乱,然后讲齐国内乱、桓公继位、称霸,以及会城的前世今生。而且,在讲解中,把今人考证中一些误解,如齐桓公称霸之“霸”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还原齐桓公以德服人,被诸侯推为盟主的过程,正本清源,还以本来面目。
    这期节目一共做了八集,虽然直接说会城的事情少了些,但是,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会”字展开的,就是说,会城是因齐桓公会盟诸侯而起,那么,讲解会城也应该以此为重心,最后的结果,就是如今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极不起眼的地方,竟然与历史上这么多重要的事件相关。
    虽然多次去马踏湖,也去过夏庄,会城却始终未曾谋面。昨天上午录制完“会城风云”的剩余节目后,殷佃杰、张震两位制片人提议去现场看看。从县城索镇沿少海路北行,一直到桓台东北部的夏庄村东北角,麦田路边,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会城湖遗址”,碑阴上写着《会城湖简介》。同行的两位制片人告诉我,虽然碑立在这里,会城故址还要往北。我手头从县志上复制下来的《会城泊分界立碑图》,也明确标志着会城、会城泊的具体位置,早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地理坐标。


    附:
    1、[size=+0]2014年1月9日,读清康熙11年《高苑县志·卷一·方舆开头即有“苑邑之封疆,爽鳩氏邈矣。春秋而下,代有因革,或省或入,或析或合,难以数举。如長山之苑城店,汉之邑治也,今巳析属济南。蒲姑之会城泊,隋之邑治也,今已改入博兴”。
    2、《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一·淄州》:“高苑县,上。南至上一百一十里。本汉旧县也,属千乘国。後汉属乐安国。宋於此置长乐县,属渤海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会城县,大业三年改为高苑县,取县东南高苑故城为名。隋末陷贼,武德元年重置高苑县,属邹州,八年废邹州,县属淄州。”
    3、《四库全书·山东通志》卷三电子版161页:“新城县本长山之驿台镇,元太宗以人民完聚,刱(同创)置城曰新城。见元地理志。周为齐地,邑志到志驿台即齐桓公戏马台也。秦属齐郡,汉为乌陵、高苑二县地。於陵属济南郡,高苑属千乘郡。东汉於陵属济南国。晋为高苑县地,属乐安国。南宋、北魏为武强、长乐二县地。隋为长山、高苑二县地,属齐郡。开皇中改武强曰长山,改长乐曰会城。大业初复名高苑。今高苑界会城泊。唐宋因之,元始置新城县,属向阳路。至元十九年始割长山东北、高苑之西南置城,邑仍以田索二镇属之。是改属济南府,初属般阳府,洪武十二年改属。”   


会城风云之七几个问题说明
    一、关于齐桓公会盟数量
    1、齐桓公五年:齐桓公率军打败鲁国,鲁庄公求和。两国在柯邑会盟。这次会盟为曹沫劫持,齐桓公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不但这次侵占的归还,三次打败曹沫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鲁国。诸侯们听说这件事情后,都信任齐国,而且愿意归附他。
    2、七年,诸侯在甄城与齐桓公会盟。从此,齐桓公称霸。
    3、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国,齐桓公救燕,燕庄公送桓公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无礼于燕。”就把燕庄公送到的地方割让给燕国。并让燕庄公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室进贡。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归顺了齐国。
    4、三十五年夏天葵丘之会。周襄王派宰孔赐给祭祀过文王、武王的祭肉,朱红色的弓箭和大车,并特许桓公不用行跪拜礼谢恩。齐桓公想答应,管仲不许。桓公于是跪拜接受。秋天,又在葵丘会盟诸侯。桓公面露骄色。诸侯中开始有人不听从齐国的号令。
    《史记》记载,齐桓公自称“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至于齐桓公会盟诸侯几次,事实上可能会更多,比如有北杏之会、鄄之会、幽之会、阳谷之会、召陵之会、首止之会、葵丘之会、牡丘之会等不下十几次,而这些会盟地点并不全在会城,会城只能是其中的一次。
    虽然我们看到的会盟地点并没有会城这个地方。但是,在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天启新城县志》中却称传说是齐桓公会盟诸侯地。就是说,至少四百年前的桓台就有这样的传说。既然有传说,那么绝非空穴来风。《史记》既然有这样的记载,咱们姑且从之。
    二、关于会盟的内容:《齐太公世家》中关于齐桓公的记载,主要就是围绕他这些业绩展开的。
    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内容每次都是不同的,但总体的原则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尊王攘夷,扶弱铺强。而他称霸的前提,则是取信于诸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德服人。如,《史记》记载五年的柯地会盟,说到做到,把通过战争占领的鲁国土地全部归还,得到诸侯的信任。如七年的甄城会盟,开始称霸诸侯。
    三、关于会城的有关情况:
    尽管现在会城的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但是,会城这个地方却依然存在。从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新城县志,我们能够看到会城泊的确切记载。民国《重修新城县志》的记载则更为详细。这里不仅记载更加确切,而且成为更加重要的地理坐标。此书卷一有《勘明新博会城界详文》一篇并附图,则将新城博兴两县划分得清清楚楚。
    至于齐桓公为什么把会盟诸侯的地点选在这里,我想应该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很难描绘两千多年前这里的自然风貌,从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的实际,不难想像当年这里环境的优美。齐桓公会盟诸侯的宗旨是尊王攘夷、扶弱锄强,选择一个风景宜人的地点,也不失为一种合理而理想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