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609|回复: 0

新城王氏家族中传承与践行家规家训的杰出代表(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6 15: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规、家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功成名就的人物可能是一时惊鸿,而对家族后人的教导训诫,却可以流传后世,润泽千秋。不仅如此,一个科甲连第、人才辈出的文化世家,又往往因其所具有的优秀文化基因而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地标,并对一个地域的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而提升该区域的整体文化形象,毋庸置疑,新城王氏家族正是这样一个家族。
作为明清时期“齐鲁第一进士家族”,新城(今桓台县)王氏家族自明嘉靖辛丑(1541年)至清道光丙申(1836年)295年间,共出进士30人,举人52人,出仕者100余人,成为显赫的科举望族,有“江北青箱”美誉。而致使该家族长期繁荣发展的内在支撑力,便是其家族内部的规范和准则,即家规、家训。
纵观整个新城王氏家族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该家族之所以能够簪缨不绝、科甲蝉联,达官显宦代有人出,正是因为其家族成员始终秉承着经过家族几代人总结、提练出的家训精神,以及严格恪守家规家训的自觉意识。
在新城王氏家规家训的制定和传承上,贡献比较突出的人物有四个,即王重光、王之垣、王象晋及王渔洋。
王重光:制定首条家训,确定“读书”“道义”核心精神
    王重光(1502-1558),字廷宣,号泺川,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工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新城王氏家族四世祖,是该家族中第一个中进士的人,王渔洋高祖。他刚直正清,自幼勤奋,入仕后廉洁奉公,兴利除弊,忠勤报国,最后在贵州,因为朝廷督办采木事宜,长期入于劳累状态,终被毒雾烟瘴围绕侵害,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嘉靖皇帝被其忠勤国事的精神所感动,亲书“忠勤可悯”以示恩恤。
王重光是新城王氏家族首条家训的制定者,其《太仆家训》云:“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非道义之心,勿汝存也,制之而已矣;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非道义之事,勿汝行也,慎之而已矣,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非读书之人,勿汝友也,远之而已矣”。“存道义之心”是道德规范,“言读书之言”是文化要求,二者合体,确立了王氏家风的基础。
作为家族发展的一个价值标准,王重光所提出的以“读书”“道义”为核心精神的家训,可以说抓住了家族兴旺的根本,并且在时代的变迁中,已内化为家族成员的道德、行为规范,历久弥新。而且,因其根植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虽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对当今社会良好家风、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借鉴意义。而王重光本人,一生都在认真践行“读书”和“道义”的原则和信念。比如,王重光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坚持读书出仕的理想,读书非常刻苦努力,每次考试都是第一,终于考中进士。出仕后,他坚持忠勤报国信条,屡屡立功,政绩斐然,临终前还对儿子说:“我勉强支撑病休办公,毫不懈怠,是想报答圣上的恩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言及家事,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可见一斑。从王重光开始,“忠勤报国”便成为新城王氏家族成员的政治目标。
王重光做为王家第一名进士,第一位朝廷大臣(明四品以上名门望族称为大臣),对新城王氏家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奠定了王氏家族从世代佣作到科举世家转变的基础,标志着“新城王氏”经过连续四代努力,已跻身于名门望族之列。王氏家族代表人物之一、第六代王象晋对这一段历史曾这样概括说:“王氏家业,琅琊公基之,桑植公植之,颍川公始肇文脉,至我祖忠勤公以匪躬大节阐扬而广大之。”在王重光的言传身教下,其六子均有功名,其中三人考取进士。
王之垣:立家范修族谱,全面规范和整理家训
王之垣(1527—1604),系王渔洋曾祖,字尔式,号见峰,明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在新城王氏家族史中,王之垣是具有奠定作用的人物,他为官积极进取,官至户部左侍郎。居乡后建家庙、置义田、立家范、修族谱,强化宗族组织,制定了一套经典的科举教育体系,大大提高了新城王氏家族子弟的科举能力,强化了家族的凝聚力,将新城王氏家族的发展推向了鼎盛期。特别是《王氏族谱》的修订,使整个家族的宗族体系更加规范化,也使王氏的家学、家风更加具体化。
王之垣严行家教,勤俭朴素,力戒奢侈,堪称表率。
围绕科举入仕这个中心,王之垣对家族子弟进行了近乎苛酷的科举培训。他学习借鉴其姻亲临邑邢氏成功的科举经验,要求子侄“每日读经史毕,做文七篇,缺一不可,旷一日不可。”而且,要求家族子弟平时五鼓即起读书,除了参观家族重大典礼如元旦家族祭祀之外,不准轻易与任何人会面,包括至亲近族,否则予以惩罚。王之垣还规定,家中子弟如有事外出,则规定归来时间,需刻烛以限,超规定时间返回的,要受到惩罚。其家教之严,由此可见一斑。据统计,王之垣子侄辈,也就是新城王氏第六代中,计有进士9人,同门父子、兄弟数十人同朝为官,布列权要,被时人称为“王半朝”。
王之垣严行家教不仅体现在科举考试方面,也体现在对家族子弟的品行、节操方面的严格管束。据载,有一天,王之垣见孙子王与籽穿绿纱裙在庭院中嬉闹,大怒,说这是纨绔子弟衣服,不是我们家人应该穿的,遂令其脱下并撕裂寸断并书信一封一并寄给其在京师为官的父亲,责其教子无方。其长子王象乾奉调贵州,曾以父亲老迈为理由拟辞。得知此事后,王之垣数次派人前往叮嘱催促,告诫儿子要尽职尽责,忠勤报国,要以国家为重。在父亲的鼓励下,王象乾后来成为一位威振边陲的一代名将,并官至兵部尚书。
除了对王氏有宗族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王之垣还将他一生的仕宦经历、体会撰写为《历仕录》,在秉持正义的原则下教导子孙行走官场的方法,这对于王家众多出仕做官的无疑具有实际的指引作用。另外他还著有《炳烛编》《摄生编》《百警编》《念祖约言》,辑录古人格言懿行,以教育后人。特别是《念祖约言》,是王之垣在病重的时候编成的,书中记录了新城王氏自一世祖王贵到忠勤公王重光几代人的懿行淑言。王之垣去世后,王家子孙十分重视这本书,王象晋等人常常用世德家风告诫子弟,让他们每人抄录一份当作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遵守祖宗家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