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三笑”引发的深度思考 杨玉勇 晋朝时代,佛教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为了修行带着123个志同道合的修行弟子,来到江西庐山东林寺附近,以虎溪为界进行修行,规定凡没有开悟的弟子不允许超过虎溪界线。一日,儒学大家陶渊明和道家陆道士前来看望慧远大师,临别时慧远大师送陶渊明和陆道士,他们边走边谈,谈笑风生中超过虎溪界,他们相识哈哈大笑,被后人称为“虎溪三笑”。 虎溪三笑代表什么?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三个组成部分:儒释道。三笑中有一个儒家的陶渊明,一个佛家的慧远大师,一个道家的陆道士。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是道,德是它的相,仁是它的总作用,艺是它的别作用。孝是它的根,也是中国特色,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与中国精神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虎溪三笑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佳结合的体现。 一、儒 什么是“儒”?汉代的杨雄给“儒”下了一个定义,他说:“通天地人者曰儒”,意思就是说对天地自然规律、对社会人伦关系规律通达无碍,了解的很清楚、很透彻的人成为“儒”。另外,这个“儒”字,写法是一个单人旁加一个“需”字,这就告诉人们,学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们社会所急需的。 《周礼·天官》对“儒”也有个定义:“四曰儒,以道得民。”儒是什么?是以道得民,是给大家讲的是“道”,所以深得民心,受到人们欢心喜悦的接受和拥护。古代的圣王都是以道德教育作为治国的首要任务,在国家设立太学,教导于国都;在乡镇设立庠序,来教化于乡间。“教化以明”,让每个人都懂得五伦八德的道理,如果人人都明白做人的道理,社会的好风气就形成了。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仁爱的原点是孝道。一个人没有孝心,就不会知恩图报。《论语》开篇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那怎么培养一个人的仁爱之心、慈爱之心呢?“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友悌,这才是仁爱之心的根本。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对有这么大养育之恩的人都不知道去报答,请问还有谁的恩德会让他念念不忘、想着去报答呢?他又怎会推而广地去慈爱别人呢?《孝经》讲: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而去爱别人,是和德行相悖离的;一个人不尊重他的父母而去尊重别人,是和礼的本质相悖离的。 林语堂先生有一本书《中国人的智慧》,批评中国人的一个现象,他讲当县官离别卸任的时候,会看到很多老百姓跪倒在尘埃中,感激涕零。县官不知道这是一种公益,而只认为这是一种思恩。林语堂先生对我国古代这种现象进行批评,其实我认为他的批评是错误的,也是没有人性的,为什么呢?这种现象为什么不发生在西方?西方的老百姓为什么对官员没有感恩戴德?因为西方官员当官的时候没有“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的意识,他只尽自己的本分,不触犯法律而已,对老百姓没有这种感情,百姓当然也不会去感恩涕零。中国古人讲,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具有君亲师的职责,这三个职责在一个领导者的身上不能缺一,缺一就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而现代有的领导者不能同时承担君亲师的责任,所以才出现富士康跳楼和百姓拿着“人权”去和领导讨价还价的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都讲求“天人合一”,很少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都江堰、苏堤、灵渠、赵州桥等古代建筑能和当地的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至今还在惠利着后代的百姓子孙,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古代的每一部儒学经典都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既要身心和谐,自己的身心都不和谐,做不到宠辱不惊,如何去治国平天下呢?因此,古人讲:内体本仁,外用行仁。 孝是仁爱之心的根本。《孝经》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父母哺育我们长大外出求学、工作,并不是仅仅希望我们给他们端茶倒水,而是希望我们学有所成,为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当我们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就是更高层次的孝,因为这是父母所期望的,也是你的仁爱之心的体现。 孝廉美德在古代官制上有很好的体现。当官者必须做到孝廉。古代任命官员时讲究“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也就是说,没有德行的人不授予爵位,德行越高的人官位越高。为什么现在“官本位”行不通呢?因为做官的这两个前提不存在了。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易经》讲:否极泰来。“否”与“泰”这两卦,泰卦是“坤上干下”,“干”代表天,“坤”代表地,正确的位置应该是干在上、坤在下,但是泰卦这两个位置是互换的,意思是他们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反省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各自责,天清地宁。”而“否”卦正好相反,天在天的位置,地在地的位置,他们各居本位,要求对方、指责对方、挑剔对方;你应该怎么做,但是你却没有做到,这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 清末民初,中国东北出了一个大善人,名叫王凤仪,人称“王善人”。他从小就仁慈做善事,还是患了十二年的痨疮,十二年中他思考得病的原因,始终没有醒悟。有一天他去观看古戏《三娘教子》,三娘是戏中这个孩子的后母,但对这个孩子非常慈爱,因此对这个孩子在管教上很严,这个孩子因为三娘对他管教很严,对三娘不满。一天,三娘对这个孩子错事进行管教时,这个孩子对三娘狠狠地说了一句:“如果我亲娘在的话,不会对我这么样。”三娘听会当即晕了过去。这个孩子和仆人见此情景立即下跪呼唤三娘,孩子这时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当三娘苏醒后,三娘第一句话说:“是我的不对,没有教育好孩子。”孩子和仆人抢着说:“是我的不对。”戏的这一情景,震醒了王凤仪先生,他立刻想到古人与今人的不同:古人抢着争错,今人抢着争理。王凤仪先生醒悟后,通过诚敬的忏悔,十二年的痨疮一夜之间好了,并开创了中医中的“人和”治病体系。 儒家认为,大德必得位、禄、名、寿。孔子在《中庸》里称赞舜王时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意思是像大舜这样有德行的人,一定会得到一个很好的位置、俸禄、名声,这样的人健康长寿,因此大舜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儒家在《春秋》、《易经》、《尚书》等典籍中都有因果教育的论述。例如:“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儒家的内功。儒家认为,一个人内功修好了,才能随缘,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怎样才能随缘,那就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仁义礼智信”,我们称之为“中国精神”。 信为道元功德母。一个人要立足于天地之间,就必须守信,以“信”行走天下。在坚定信念、信心的前提下,以诚信待人处事接物。“信”不能盲目地去信,不能迷信,要有智慧地去信。有一位老太太遇上一位大师,大师告诉她:“不给他五万块钱,她儿子要遭血光之灾,”还说这件事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别人一知道就不灵了。老太太背着家人取了五万块钱给大师为儿子化解灾难。谁知道儿子还是诸事不顺,而且连老婆都娶不上。这就是盲目地信,迷迷糊糊的信,这叫迷信。因此,《论语》上讲:“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究信用,他就不能立足于社会,全社会的人都不讲求信用了,危机就到来了。 《大学》讲:“仁者以财,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讲一个人如果是仁者,他要有仁爱的心灵,仁者爱人,他要有爱心。考虑到自己就考虑到别人,这是忠恕,是接近仁,走近仁,仁是没有自己,只要有自己就不是仁。仁者用他的财富使得他的道德能够提升,用于修身。范仲淹先生曾经在苏州南园买了一所住宅。当时有一个风水先生看了这块地,他说这个地方不得了,将来会出很多人才,你的家族也很兴旺。范仲淹一听这话,立即将这块住宅用地捐出来建了一个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有舍才有得,结果范文正公的四个儿子都做了高官,有的儿子做到宰相,有的做到公卿、侍郎,个个都是有德有才。范家阴德德子孙,800年范家至今不衰。“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仁者寿”等儒家经典名句,都为后世说明归仁,仁就是爱人,你要多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 孟子取义。梁惠王见孟子就说,你老人家来我们国家,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告诉他:“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讲,为什么开口就说利益?你讲仁义,那是真正最大的利益。为什么?因为人有了仁、有了义才能够互利,只利他而不是只想到利己就是仁。 礼是儒的根基。如果一个人奢侈,他就不讲礼了。《孝经》云:“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意思是讲当官的、富贵的人,在高位不骄慢,处在高位也不危险。如果有骄奢就会出现腐化,就会有危险。高而不危才能够守贵,才能够保护你的官位,像伟人毛泽东最佩服的清朝官员曾国藩先生做了20多年的高官,实在不容易,他也真正做到了“在上不骄”。你能够节俭,能够修身,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私利和欲望,能够谨慎,虽然富足,但不溢出来,就不会破家,不会有危机,“满而不溢”才能够守富。 智慧人人皆有,智慧能让你认清事实的真相,有鉴别是非的能力。智慧不是外面学来的,是自性中流露出来的,遇到事情你能够鉴别是非,做出正确的抉择,那就是智慧。从外面学来的,那是知识。知识可以让你拿到博士学位,可以当教授,可以写很多论文,发表很多著作成为学者等。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儒家讲“知行合一”,就是告诉我们把所学的东西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才叫“真学问”;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