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27 08: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或跃在渊---给自己定位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什么这里会用到一个‘贵’字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自知之明,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性格特征。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在大多数人身上,有自知之明这种能力的,是非常稀有所以珍贵的。
《吕氏春秋》《谕大》篇:季子曰:燕雀争善处于一屋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则火上焚栋,燕雀颜色不变,是何也?乃不知祸之将及己也。为人臣能免于燕雀之智者寡矣。夫为人臣者,进其爵禄富贵,父子兄弟相与比周于一国,姁姁焉相乐也,以其危社稷。其为灶突近也,而终不知也,其与燕雀之智不异矣。
这段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意思就是:燕子和麻雀在一间屋子里争夺地盘,然后各自搭窝居住。母鸟哺育着幼鸟,全都欢乐自在,从未想到过此后的生活里会有什么危险存在。
可是有一天,炉子的烟筒突然破裂了,烟火冒出来,向上烧着了房梁,可是燕子和麻雀却仍然处之泰然。这并不是因为燕雀有多么勇敢,而是它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近在咫尺的危险。
这年头,像这对燕雀一样,面对风险却懵然不知的下属,还真是在所多有啊!在现代企业中,许多做下属的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结党营私,自以为高明且自得其乐,却殊不知他们其实就和房梁上搭窝的鸟雀一样,一种潜在的危机就在距离他们极近的地方随时准备吞噬他们。
在这里我们还是举一个三国时期的例子。《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名叫杨修,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聪明过人,而且他所处的环境也应该算是不错:在那位非常爱惜具有真才实学之人的曹操手下供职。
可是,这位杨修跟随曹操多年,也曾经为曹操争霸天下出过不少力,但他最终为曹操所杀,死得窝囊之极。他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一句话,因为他没有自知之明。
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人虽然被后人诟病之处很多,但他的爱才却是有目共睹的,这其中,那位曾经在袁绍手下供职,以一纸讨贼檄文将曹操惊得豁然而起、头风之疾不药而愈的陈琳,在被俘之后仍旧得到曹操重用的例子便很能说明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说,杨修之死是有一定的历史积累的,说他是咎由自取也不为过。
身为一代奸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底下恨他的人自然不少,想杀他的人当然也不在少数。所以在曹操而言,就算是身边有再多的人保护,他也总是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危机感。为了自保,为了根除自己在睡觉、休息时这种最为虚弱、防范能力最差的时候的危险,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主意:在睡觉时故意把被子踢到床下,引诱近侍过来替他盖被子,然后他突然一跃而起,拔剑杀之,接着再故作不知,躺下睡觉。事后呢,他还装模作样地故作悲伤,宣称自己有梦中杀人的习惯。这样一来,也就再也没有人敢在曹操睡觉甚至是打盹的时候接近他了——他成功地规避了这种被刺杀的风险。
可是就在这时候,自作聪明的杨修说话了:“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意思就是说:丞相这只不过是为了怕有人在他睡觉时接近他并对他不利,所以才故意这么做给人看的,一句话:装的!可笑你小子还傻不拉几地凑上去送死,用自己的命去配合丞相演这出戏!于是人们恍然大悟,但是曹操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全感却又丧失了。
解读:杨修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立场,不管怎样,当时的曹操所代表的是一个平台,一个杨修仗以安身立命的平台,只有这个平台稳固了,杨修自身的饭碗才能结实。在这一次事件中,曹操的敌人是应该揭露其真相的,但杨修不能。而且,我相信不管是谁,要是有人撕去了他仗以自保的伪装,那么他都会恼羞成怒,甚至会跟这个人拼命的。从这一点来说,曹操没有立刻杀了杨修,已经算是非常大度了。
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两个人都很聪明能干,所以曹操在自己的继承人这一问题上就有些难以取舍,于是,身处于乱世的曹操便想出了一个试探两个儿子临机决断能力的办法。他一方面派遣两个儿子出邺城公干,一边却又暗地里吩咐门吏不让他们出城门。
当时曹丕和曹植都很年轻,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于是曹丕到了城门之后,一看那看大门的说什么也不让自己出去,没办法,只好老老实实地回来了。可是,与曹植交好的杨修却又给曹植出主意了:你别怕!你是奉丞相也就是你爹的命令出城公干的,谁敢阻拦你,尽管把他杀了就是!
曹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到了城门就把那位看大门的给杀了。从这件事情上,曹操本以为自己的儿子曹植很能干,比曹丕强多了,可是,后来曹丕的手下人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立刻向曹操告发,于是曹操对曹植便有了一个很不好的印象,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杨修。
解读:杨修在这件事情上没有站好队。无论如何,曹操所经营的帝国兴衰关系着天下人的命运,而且,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或高尚或低俗的目的,曹操都不会愿意接受自己费尽心力所创造的这个帝国走向没落。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正是保全这个帝国或是使它继续发展壮大最重要的一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杨修此举是典型的以个人利益为重,站在了当时当地实力最强的曹操对立面。
杨修向来恃才傲物,自命不凡,而曹植也一向以才子自命(当然也的确如此,七步诗、《洛神赋》、《铜雀台赋》等这样一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得出来的,能把‘一盒酥’解释成‘一人一口酥’的,恐怕也非杨修莫属,所以这俩人也有他自傲的资本),所以这两个人在自认为放眼天下,遍地浊流的情况下,很自然地都把对方当成了知己。或许是杨修仰慕曹植的文采风流、而曹植欣赏杨修的权变机谋,对于身处在兄弟争宠的漩涡中的曹植来说,杨修这种喜好卖弄的性格和超出常人的智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目无余子的杨修也对曹植有一种遭遇伯乐的感恩情怀。总之这俩人之间,出现了一种亦师亦友、介乎于上下级和朋友之间的情谊。
为了报答曹植的知遇之恩,也为了展示自己过人的才能,杨修苦心孤诣地为曹植编写了所谓的《答辩十条》,让曹植逐条背熟,用来对付曹操平时的考察提问。
要说这杨修揣摩别人心思的本事确实不小,自从曹植有了这《答辩十条》之后,不管曹操向他提问哪方面的问题,居然没有一个不是被包括在这十条之中。这样一来,曹植自然是能够对答如流。
可惜的是,最后这件事还是被曹操给知道了,而且不但因为这件事对曹植彻底失望,还对杨修更加深恶痛绝了。
解读:做人不能太过高估自己的能力,必须对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清晰的认知。众所周知,曹操此人,不论是文学素养还是权变机谋,在三国时代都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做到横扫天下,盘踞中国半壁江山。杨修之所以能够将曹操的心思揣摩得如此之透彻,并不是因为曹操笨,而是因为他那种特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使然。而杨修没有弄清楚的一点是:自己并不比曹操高明,因为曹操所要揣摩管理的是一个庞大的团队,他只是没有刻意地去注意自己而已。如果一个人想要将自己的上司玩弄于掌股之上,或许能够在短时间里蒙蔽对方,但是一旦自己的这种做法暴露,自己的上级转过头来对付自己的时候,那他往往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建安24年,曹操和蜀军在斜谷对垒,僵持不下,旷日持久却毫无寸进的战争让曹操郁闷不已。就在曹操对这场战争已经有些失去信心的时候,一场著名的‘鸡肋’事件终于将前边所积累的这些矛盾给彻底激发了出来,曹操大手一挥,杨修那颗聪明无比的脑袋就给高高地挂在了辕门之外。
其实,在曹操手下这个团队之中,比杨修更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像郭嘉、程昱、荀彧、贾诩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才华横溢之人,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像罗贯中所说的那样因才召忌、最后死于非命?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些人有自知之明,他们懂得在这个团队中如何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于《乾》卦中的这一爻,孔夫子有过比较精辟的解释。学生问他:老师啊!‘或跃在渊,无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进取与安分守己之间要灵活掌握、审时度势,这算不上狡猾邪恶;进退不遵守一定的规律,也不会因此而脱离现有的这个比较高的群体,君子通过一定的隐忍来获取时间,从而提升自己的德行、名望和能力,只不过是希望获得更好的机会而已,所以不会因此而招致灾难。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已经在某一个行业或是领域里边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爬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上一步,一步登天,下一步,退回起点,那他就必须做出一个正确的、明智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呢,它会决定你以后的命运甚至是生死。
在这个案例当中,杨修之所以会最终被杀,就是因为他没有在曹操这个团队中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脱离于这个团队的制度之外,或者说是,他认为自己有能力玩弄这个团队的既定规则甚或是制定这些规则的人。他只想着进取和表现,却忘记了选择合适的时机、形势和对象;他自认为已经摸清了曹操所有的套路,但却没有把握住最关键的一点:曹操可以杀了他!
杨修是一个不会给自己准确定位的典型,但是在历史上,还是有很多在自己的人生中,正确地在这个时间关卡上做出了选择的案例。
传说中,周文王去世之后,在姜子牙等一干能人异士的辅佐之下,他的儿子武王姬发四处征战,很快就发展成了殷商时代最大的诸侯国,掌握了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而到了这个时候,他的实力已经十分明显地威胁到了商纣王的统治,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抉择并付诸于实施,那么一旦等商纣王明白过味来,武王的下场恐怕就惨了。
此时的周武王有两个选择:跃——起兵造反,杀死商纣王然后自己当老大;退——把已经到手的一切拱手相让,归隐林下,规避与商纣王正面冲突的风险。
武王的选择是跃,他在孟津与诸侯会盟,然后举兵起事,一举消灭了商纣王,建立了周朝政权。
解读:如果一个人已经在某一个领域之中获得了出类拔萃的成就和实力,那他就要抓住时机再做突破,争取更上层楼了。因为如果你突破了界限、战胜了自我,那么你前方将是另一番更广阔的天地,如果你止步不前,那么你的竞争对手们很快就会超越你、淹没你。
不过,现实生活中像武王这样的特例并不是很多,其实大多数智者在面临这样的抉择的时候,他们所选择的是‘在渊’,也就是激流勇退,在自己最辉煌的那一刻,带着无尽的荣耀归于沉寂。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在他手下的两位得力干将范蠡和文仲的帮助之下,卧薪尝胆,以三千死士灭掉吴国,杀死了他的死敌吴王夫差,最终坐上了诸侯霸主的位子。到了这个时候,不论是范蠡还是文仲,他们都可以说是已经走到了人生中事业的巅峰,若是再往上走,恐怕就只有对勾践取而代之,才能在事业上更上层楼了。
于是,明智的范蠡便以‘飞鸟尽、良弓藏,走兽死,猎狗烹’的道理来劝文仲跟自己一起归隐。但是文仲贪恋这得来不易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所以一直不舍得抛下一切回归山林,到最后终于被那位‘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勾践杀死。而范蠡则带着西施以一叶扁舟啸傲湖海,成就了一个从商富甲天下、从政贵不可言、坐拥天下第一美人逍遥一生的千古传奇。
现实世界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等等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红极一时的人物,他们最后的选择都是如此。不是他们不想更进一步,而是他们已经完全看透了形势。
总之,当一个人已经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并且踏上了最后一步台阶的时候,门内的风景你已经历历在目,虽然并没有完全看清其全貌,但却已经窥见一角。那么这个时候他所要做的就是一种选择:如果门内的风景适合你,那你就选择进入,如果感觉不适合,那你就暂退一步,重新考虑。而且,就算你感觉你可以进入,也要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和时机,并且要提前看好你在门内所要占据的位置。因为,一旦你一招不慎,很可能就会从此满盘皆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