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云 于 2016-12-21 08:05 编辑
新报副刊情未了
高青/郑书元
揭开桌子上的台历,我的目光凝视在今天的那页上,二零一六年似乎在向我作别呢!我的挚友新报副刊即将做最后的道别,消失在自己一生的记忆中,想到这些眼泪顿时滴在日历上。 与新报副刊相识还是在去年九月,我注册了中国文学现场后才结缘于新报副刊。没想到明年它就要停刊了,后悔真是相识恨晚。现实摆在面前,新报副刊的离去,给我的感觉就像新生儿失去了母亲。 一年多来,通过文学现场这一媒体,新报副刊先后为我发表了六十余篇文章,激发了我的文学爱好和写作兴趣。与此同时,更让我结识了众多的文学精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与关注,使退休后的我充实了自己的生活空间。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通过自己的一番耕耘,《今日高青》千乘文学副刊频繁邀稿,《章丘作家》每期都发表我的文章,今年七月我应邀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李清照笔会,会上让我结识了来自全国的文人墨客,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自己虽然对文学那份执着和爱好,但是繁重的教学压力,不得不使我割舍文学写作,把精力倾注于自己的本质工作中。我算得上一个雨生草根族一员,说白了我所谓写的那些,纯属陈芝麻烂茄子一类的,微不足道愧对我的读者老师们。 耕耘必有收获。一年多来,我先后加入了淄博文史书画研究学会、淄博现代诗歌学会、淄博作家协会,近日经推荐,又加入了山东省散文学会。所有取得的一切都来自于支持、关注我的那些文友老师。特别感谢中国文学现场和淄博财经新报文学副刊。 “离情是一种痛苦,”新报副刊它将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可我们要面对当前不可否认的改革现实,“一曲终了人莫散,”文学现场换新颜。 2016.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