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部曲(三)
黄河大堤 刘顺昌
黄河大堤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远远望去像两条蜿蜒盘旋的绿色长龙,拱卫在黄河岸边。高高的大堤顶上是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两侧是郁郁葱葱的风景树,树旁是各种各色的花,花下是葱绿的小草。在黄河各个防务段上石坝座座,绿树葱葱,繁花似锦,一行行的垂柳,一片片的果树,一架架的葡萄,蝶飞蜂舞,鸟声啾啾。驾车或骑车行驶在大堤上,远离喧闹的城市,不见潮水般的车流,没有熙攘的人群,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里。
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对黄河大堤情有独钟,有时,一天要好几次返往于家与黄河滩地之间,从黄河大堤上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或走,或骑车,或推车,或坐地排车、马车;到堤内播种,锄草,施肥,运庄稼。记得有一年秋,庄稼还没有熟透,庄稼都是绿中透黄,沉甸甸的。黄河就要发大水了,大家赶紧把黄河滩里的庄稼收了往回运。我推着一个装满豆禾的独轮胶皮车翻越黄河大堤,我两手用力握住车把,车把上的车鎜深深地勒紧我的双肩,整车足有七百多斤,两个人帮我拉车上大堤,等爬上大堤,三人已大汗淋漓,我的汗水顺着衣服往下流,若是现在给我几千元我也不推这个车。在集体时期的深秋,当地瓜分到各户时,天色已晚,人们推上几百斤地瓜往家走,大车小辆,老人小孩,推车的、拉车的,背着东西的、领着孩子的,过黄河大堤的人流像翻越土坎的蚂蚁、熙熙攘攘,连续不断。人们的喘息声,咳嗽声,嗨吆声,孩子的呼喊声被扬起的尘土带进深深的夜幕里。
由于河床的不断增高,黄河大堤逐年加高,每年的春季是当地出黄河工的地方,各生产队分工而合作,年轻力壮的,从滩内推土筑堤,年龄大的拉车平土,再就是轮流夯实。加固一层夯实一层,每隔几米一个土牛子,以备防汛取土。加固好的大堤,及时栽好种易活的“还阳草”,以防雨水冲刷。黄河防务局还及时对大堤进行养护,灌浆防洞,加强树木植被的栽培与管理。对大堤的管理十分精细,每隔一里有一防汛屋,有临堤村庄派一人常年居住,养护看管大堤,每隔一段设有拦路杆,在雨天禁止车辆通行,以防车辆辗轧大堤路面。近几年来,实施河床冲砂,河底不再提高,大堤不再加高,原来的大堤上的红土道路变成了柏油路,往日的路障和防汛屋已成为历史。大堤两旁种上了风景树,设立了绿化带。大堤外围淤备了二十多米宽的预备堤,有力的保障了大堤的安全,提高了防洪抗洪的能力。
进入汛期,防汛人员、防汛器材马上到位。要检查大堤保养情况,“蝼蚁之穴能毁千里之堤”,黄河水到达一定的水位,整个大堤上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查鼠洞,找蚁穴,排险情。夜间,堤上灯笼火把连绵不断,像一条火龙在蠕动。汛期往往是阴雨连绵,大雨倾盆,这时更不能掉以轻心,巡查更要严密,以防雨浸土湿,堤软漏水,洞穴溃堤。
据关资料记载,黄河大堤是河南省、山东省境内河道两岸修筑的束范河水的堤防,远在春秋中期已初步形成,到了战国时期已具有相当规模。黄河大堤右岸临黄堤计长624.248km,左岸临黄堤计长746.979km。右岸临黄堤自孟津牛庄至垦利县,左岸临黄堤自孟州中曹坡至利津。
现行黄河大堤河南兰考县东坝头和封丘县鹅湾以上是在明清时代的老堤基础上加修起来的,有500多年的历史;,以下是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以后,在民埝基础上陆续修筑的,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60年来,黄河大堤经过不断改造,加高加固,巨石砌成的堤坝普遍加高到8~9米。
在我国古代对黄河大堤修筑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经验。对修堤季节、土质、干湿度、取土范围、施工有了明显的要求,根据险要程度对堤防有不同的要求,从北宋到明朝堤防工程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可见,我们的古人对堤防工程是多么重视啊!也不难看出了我们的祖先在地堤防建设工程上的的智慧与才能!我们的先人靠着手提肩挑,筐抬车推(那时是木轮车),夯打脚踩,筑就了伟大的黄河堤防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沿黄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刘顺昌 淄博市高青县芦湖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退休,生于54年10月,中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多次获市县表彰奖励。多次在省市国家刊物发表论文、通讯、征文,并获奖。主要有《教育在腾飞》、《小镇办起大教育》等,写有报道、通讯、论文,小说,故事,诗歌,散文等几百余篇。
籍贯:淄博市高青县芦湖街道办事处小安定村。
联系电话186782286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