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传信 于 2017-8-18 11:46 编辑
快乐写作 远离虚荣 □临沂 杨传信
说起写作来,颇有些感慨。是热爱也好,还是虚荣心使然也罢,我自1980年12月参加工作后,便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诗歌“创作”。 那时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有时下了夜班,就骑着自行车到临沂市里专找报刊亭,买回《诗刊》《星星》等文学杂志,没事就潜心研读学习,同时边学边写边投稿。投出去的所谓的诗歌作品,有时收到的是退稿信,而更多的都是泥牛入海。也许是我天生愚钝吧,直到1986年1月6日,我的处女作《彩笔》——一首8行小诗,才在《临沂大众报》(临沂日报的前身)得以发表。记得当时是在单位阅览室看到的,直到晚上阅览室关门时,我才大着胆子向管理阅览室的一位女同志要了那张报纸。看着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当时激动的心情,至今想来还是那么记忆犹新。 光阴荏苒,一恍30多年过去了。由于一直执着地坚持,没有放弃诗歌写作,不少作品相继在各级报刊发表。为了保留一份永久的纪念,我便于2012年9月和2015年11月,先后将发表过的诗歌习作整理成册,出版了《现实与梦想》《叙述或倾诉》两本诗集。每每遇到喜欢诗歌的朋友,便陪着笑脸送上一本。“嘿嘿,这是我出的书,请指正。”本是赔钱赚吆喝的事,心里却觉得美滋滋的。我想,尽管诗歌作品都很稚嫩,但那毕竟是自己心血的结晶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浮躁。就拿诗坛来说,各种评奖不断,一些虚名更扰乱了人心。我也不能例外,抖胆参加了不少比赛,偶尔也获过一些小奖。便將作品获奖或发表的信息,时不时地在博客和朋友圈上发布,无非就是为了炫耀一下而已。 近年来网络日益发达,人们发表作品的机会就更多了。自去年六月份我被调到集团公司机关总部工作后,接触罗庄区作家协会的领导和文朋诗友的机会更多了,于是受作协邀请,当了罗庄文艺网的一名诗歌编辑。记得有一次一位姓匡的作者,一下投来了20多首诗,我看后觉得不错,便及时进行了编发。在编辑群里闲聊时,看到一位小说编辑说,匡某投来的一篇故事是抄袭的。这下让我警觉起来,便上网搜索,结果匡某的20多首诗几乎都是抄袭《检察日报》发表过的,有的竟连题目都没改。后来,罗庄文艺网及时研究对匡某进行了封杀,不管什么体裁的作品一概不用。 写作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作品写得好与不好、能不能发表、得不得奖没什么问题,但把别人发表过的作品改头换面,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发表或去评奖,那就是大问题了。 为快乐写作,远离虚荣,我们都应谨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