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云止于水 于 2017-11-6 16:40 编辑
初冬,植一株莲在桌案
博山 李常萍
那日,忽然不想从靠近河岸的树林边走了,少拐了一个弯,顺着街巷,过一个十字路口,一盆田田荷叶的花,嫩绿的叶片层层遮掩中,两朵橘黄色的花朵,如无意邂逅的故友,闪入视野。车子过去了一小段,重新倒回来,拍了三张照片。静静地凝视着娇柔的花朵,如两只翩跹的蝴蝶,落在一片蓊蓊郁郁的绿色中。既可以飞翔于天地之间,亦可栖息在草木之上,花朵之蕊,心向往之。
以往,黑色大门前总是趴着一只半大的狗,看尽世态人情一般,路过的人,它从不咬,也不摇尾巴。它不寂寞,夏日总见它趴在地上,睡得很熟的样子。最幸福的是,它是一只自由的狗,没有绳索捆束。却也从不走远。
它不在。院门是开着的,也许它喜欢主人在时,追随在身边吧。听听院子里没有动静,我从大片葱茏的绿色中扒开,寻到一株极小的植株,没有花,五六片叶子,应该很好活吧。心里砰砰砰乱跳,毕竟我不曾告之主人,是“窃”啊。面对美,也生出占有心,我对自己不屑地笑了笑。慎独,有时候真的做不到。再者,面对陌生人索取一株花也不太敢。好在花盆够大,好多花开过之后,会结出种子,还可以再重新种植。
办公桌上养了几种花,吊兰、长寿花、紫色吊兰和太阳梅,在小小盒子里,兀自生长。一株半指长的紫色吊兰,一个学期,伸展出六七枝,一直爬过中间的玻璃隔断,披满了桌子前。玲珑的长叶片,上面有两道白色,素描般再画出一圈精致的叶形,从绿色渐渐变紫,终日不见阳光,依然色泽光艳。每个假期,它们都会在那儿安静等我,总会在新学期再一次从黯然中醒来,把一桌的盎然诗意给我。他们都羡慕我养的花,为什么他们那儿几乎不长,而我这儿却是如在春天,欣欣向荣。
办公桌在三楼,楼上只有直饮水。洗手或者浇花,只能去楼下北边食堂以东的水管接水。水用光了,我就乐颠颠地提着红色大水桶,去楼下很远的地方接水。先是两手端着,像是少林寺练功的小和尚,等到楼下,早就累得双臂酸麻,这时候就右手提着,左手攀着楼梯的护栏来借力,到了三楼,放下水桶歇一歇,一气呵成提到最西边的办公室。清澈的深井之水,需要搁置几日方可浇花。
一路上,心怀忐忑,也很欣悦,恍惚中看到旱莲花在桌上开放,暗生幽香。我把旱莲花暂时养在一个养鱼的大玻璃瓶中,里面有绿萝、紫竹梅,还有五颜六色的石头,曾经养过五彩鱼,里面有纤细的白色根系,也有被绿色青苔蒙住的老根。我对它说:“你就好好在这里生长吧,看,好多朋友呢。”
多日下来,虽有两枚叶子枯萎了,却生出三片小叶,最令人惊奇的是,它水中的独根上,生长出许多细若游丝的根须,在水里招摇。把它移植到土里,会生长得更好吧?我找了一个美好时光的杯子,去楼下的大松树那,最后一天的秋日,暖暖的,蓝天白云,优哉游哉。很难想象明天就是立冬了,不久,雪花将会飘落,大地成为萧索的一片。树下,居然有新生的柳叶马鞭草,嫩绿的,在西风里摇摆。旱莲栽培需要疏松、肥沃、通透性强的土,我看树下有松叶,因为没有铲子,找个泥土比较疏松的地方,用一快石头剜下去,用手把土抓起来,放到杯子里。等装满杯子,用指背压了压,默然欢喜地回去。旱莲,只要温度适宜,每个季节都会开花的。
从玻璃杯中取出旱莲花,才发现是种不下的,它细长的根须,洁白柔软,像是绝美的艺术品,我都有些不舍得将它移到土中了。找了一张大纸,铺在桌面,把杯中的土倒出来一半多 ,小心翼翼地把花栽在中间部位,再用手一把土一把土左右覆盖均匀。取水瓢舀水,把清水浇在杯子了,满了,等一分钟,水渗下去,再浇满。我怕它会不适应环境,但看它在眼前田田的样子,心里满满都是信心。嫩绿的叶片如碗莲,修长的叶柄柔软娉婷多姿,如绰约的少女,如果有一大片,在月光之下,此起彼伏,什么也不去想,多美。
记得以前,常常在一位博友的朋友圈看她晒美图,寒风凛冽的冬日,她的窗台上,旱莲花顺着竹蔓延,爬满了防盗窗,金黄的旱莲花安静盛放着,外面是阳光璀璨。只觉得,阳台上,有竹椅,桌上氤氲着茶香,金骏眉的色泽和窗台上的花相得益彰。只觉得花香稀释了寒寂,岁月静好,禅意芬芳。
想象着在白雪纷飞的日子,桌案上,田田的荷叶中,生出一朵清净之莲。
2017年11月6日下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