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956|回复: 0

中国文学现场微讲堂感悟之三 ——追寻大师的足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4 23: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见贤思齐 于 2018-1-15 21:42 编辑

           中国文学现场微讲堂感悟之三
                ——追寻大师的足迹
                   博山 夏伦稳
    盼望着,盼望着,开讲啦!
    今天晚上中国文学现场微讲堂的主讲人是刘培国老师。刘培国,原博山区作家协会主席、金晶科技高管,现任淄博世纪英才学校董事、博山文化研究院顾问、淄博市散文协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当在文学现场微信群得知这个周六晚上八点刘培国老师开讲,我就异常期待着。因为相比在文学现场微讲堂前四场的主讲人,我与他们都是未曾谋面,而我与刘老师,相识已久,他是我文学启蒙的引路人、教父级恩人。我生平第一次文字变成铅字,是三年前发表在博山报上的《感念秋谷讲堂》。这是缘于我偶然在博山电视台上看见博山区委宣传部记者节征文。这让我又想起在博山秋谷讲堂上聆听了刘老师的讲座,然后灵感迸发,写成文字后,我又把底稿发给刘老师,刘老师在百忙之中亲自回复我的邮件,给予修改和指点,最后我投稿报社,获奖了,作品后来在博山报文学副刊《孝妇河畔》上刊登了,这让我终生难忘。
    在我的心中,刘培国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是一位激励后学的人。后来,我在博山图书馆又看到了刘老师和别人的合集及专著。我都一一阅读。通过阅读他的文字,让我认为他是用心书写博山文化的大师。
    在今晚收听刘培国老师的讲座前,我刚好和朋友在博山百年老字号清梅居饭店吃饭。在这里吃饭时,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在他的书中,我就品读了博山美食,博山清梅居饭店的由来与掌故。
    一座城,一个人,一本书。刘培国老师就是把博山这座小城写成一本书的人。如果说商州是贾平凹的,高密是莫言的,那博山就是刘培国的。刘培国老师把博山这座华夏孝乡、齐鲁古镇、鲁中小城、淄博的后花园,写得活灵活现,写得满满的乡愁,写得大师云集,写得厚德载物,写得令人倾心仰慕。他写的有关博山文化的文章,让像我这样生活在山城的后生,品读得有滋有味,高山流水,敬佩不已。
    回忆从博山图书馆秋谷讲堂第一次见到刘培国老师,到在图书馆借阅他写的书,到在地摊上寻觅有关他的合集及专著收藏,到有缘与他一起参加博山文化研究院成立典礼,到在餐桌上有缘与他在一起、得到他亲自签名的书收藏,到参加他的《连浆》新书发布会,直到今晚的空中文学微讲堂,这一切或许都是缘与对文字和文学的挚爱,让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原本相互不认识的人,有了交集。
    这就是文字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一个故事可以牵动一个人,一个人可以吸引另一个人,一个文化人可以感召一群粉丝。
今晚我们这些喜欢文字,热爱文学的人呀,期盼已久的又一场文学讲座即将开讲啦!一场文化大餐即将开撸,撸起袖子,加油听!静待开讲:
   “各位家人,今天我们有这么一个机会,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首先我来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刘培国,应当说如果说算写作的话,我是喜欢写散文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拉拉杂杂地写,也没有什么成就,也不敢说是叫什么主讲。就算我们共同来分享吧。”手机里传来刘培国老师熟悉的乡音。
    “我的写作题材呢,主要是为了博山写的,当然我的原籍是淄川。有一些题材可能涉及到淄川一些。可能这种现象,大家也会很好地理解,看上去老士,有一些只是关注自己家乡。实际上呢也是感觉到对家乡,一是熟悉在干嘛,就是说想法是对通过对家乡的解剖能够辐射更广大的地域,能够看出整个像我上这种山区这种县城他的这种生存的状态,通过个性来发现共性东西。”
    “我在散文写作的起步,应当说是开始都是抒情散文。但是后来走着走着就向类似于文化散文、历史散文、掌故文学这个方向、这些特征发展。”
     刘培国老师边讲,苗露主席边文字直播起来。
    “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就基本上形成了把主要的主攻方向放在了博山这个家乡,这个老的工厂啊,老的字号呀,老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啊,这些故事这些传说啊,就是对这些东西的挖掘。以至于用散文的笔法把它们呈现出来。”刘老师越拉呱越起劲。
    “也许有的同仁会问,就是说你的散文写作,你是受到谁的影响比较大的?我觉得我受到的影响应该还是说从莫言、从贾平凹这些数一数二的人比较多。”刘老师犹如邻家大叔,和我们这些文学新青年、老故友,拉起了家常,掏起了心窝话。
     我正在微信群里为今晚苗露主席的语音同步文字直播点赞,突然有微友留言抗议,说他不喜欢文字直播,感觉不流畅,影响了他的收听,很遗憾,后面的微信语音文字直播就此中断了。
     不过刘老师的讲座继续热火朝天,激动人心。刘老师聊起了他十七岁就在淄博日报的文学副刊《孝妇河畔》上发表处女作,后来看贾平凹的散文《月迹》,渐渐地,他成了贾老的粉丝,他的每一本书,几乎都看了。他通过《文学报》给贾平凹写信,请教散文写作的困惑,后来他的读者来信,全文刊登在《文学报》上。再后来,他两次登门拜访贾平凹老先生,带上自己的作品,请先生指点。贾老用方言和他聊天。这突然让我们感悟到,或许这也是激起刘培国老师坚持用方言写作的一个启发吧。
    用乡音用方言记录乡土的传说、故事、人物和记忆。让家乡人听起来很亲切,接地气。让外乡人学习、习得一种地域文化。作为一个漂泊流浪在博山这个地方的“外来户”,尽管我已经加入了博山籍,把他乡作故乡,可是“乡音难,难于上青天”。博山话听起来,对于我来说有时候有点困难。记得曾经在博山工厂车间干活,工友们说我“潮巴”,我还傻乎乎地朝他笑,我以为他在夸奖我呢。直到有一天,在博山正觉寺的大讲堂上,听仁炟师父和我们分享他在博山建寺创业的故事,他说他抽血抄经,筹款建寺,被当地的黑社会追打,被人骂作“潮巴”。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博山土话中“潮巴”的真正含义。
    在读到刘培国老师《酥锅》《锡壶》和《豆豉》等记述博山乡土人情的散文集时,我倍感亲切,每次发现博山方言、土话,我都异常兴奋和激动,有看不明白的地方,我就找周围邻居请教。由于我的太太,也不是博山人,在我们家平时在家说话,都说普通话。有段时间,我专门花钱,为女儿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教她博山土话。所以我女儿现在会用合肥口音、聊城口音、博山方言,三个地方口音说童谣。
     我大学一个同学,她后来报考民俗学研究生,她说中国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地方方言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断代和灭亡。这有点像精准扶贫,我们把一些原先居住在山林里,森林里,山沟里的人们,整体迁移出去,是不是破坏了他们原先的生态?比如有些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他们的萨满文化,原始萨满教崇拜和萨满舞,萨满治病等古老法术,因为我们的“汉化”,因为“现代化”,都慢慢功能性衰退和灭迹。
     所以在《锡壶》的开篇中,读到刘培国老师去天津拜访大作家冯骥才先生时,看到冯老忙于传统文化、古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和救赎等工作,没有时间去看他的书,为他的《锡壶》作序时,我想刘老师一定深有感触,受其感染,他回到博山,也是加紧了他的博山传统文化、民俗、掌故等的收集、采写、整理。
     又一日,某个周末在博山谁人书店,再次品读《锡壶》时,刘老师写到当他把博山老艺人朱一圭的大鱼盘送给冯老当见面礼时,冯老只夸这个鱼盘好,然后一个星期内快递给他的墨宝,作为《锡壶》这本书的题字时,我就为之一振!朱一圭,何许人也?百度搜之,乃博山名人,书画名家,陶瓷艺术大师,荣获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当时就萌生了想见一面,登门拜访的欲望。此后大约过了三天,刚好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让我去第一医院照顾一个病号。到了医院,我才知道,原来需要我照顾的人,是我心中一直想见的朱一圭大师。
    “伦稳,你照顾朱老师,是带着一种情怀...”刘培国老师在医院里和我握手,然后亲切地对我说。此时,我的心暖暖的,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原本计划在医院照顾朱老一个星期,因为在周末,我还要辅导学生。突然由于朱老病情的恶化,我一直24小时在医院陪护他超过一个月之久。这段时间,经历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明白了许多,这是任何一本书本上都读不到的一份经历和故事。
    认识一个人,缘于一本书。在朱老的病床上,我给他读刘培国老师为他写的《朱一圭的文化贡献》,他听得津津有味。缘起性空,因为书的媒介,让我有缘认识了朱大师。人世间的缘分,有时候非常微妙,起心动念,冥冥中有了定数。感谢刘培国老师,感恩刘培国的文字,让我有缘又认识了一位博山籍文化艺术大师。
   “当年的文学社团,成员已经四散。那个沙龙,仍在写作者业已不多,在宏森的鼓励下,我是坚持在写的一个。有这种鼓励在,我不能不写,写,尚不能写好,不写更是一种亏欠。《酥锅》出版了,宏森为之叫好,也在提出意见,譬如《永远的除夕》,他就说,要是改成《除夕》就好了,我才知道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应该备加小心。宏森读了《针线》,专门指出:‘写作要有文体感,不能老是拉呱。’我知道文章之所以成为文章,有一根清晰的界限需要跨越。”在现场文学圈微信上,有一天我读到刘培国老师微信分享他的新作《学而时习之》。
     宏森又是何人?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张宏森,博山人,毕业于淄博师专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副部级高官。
     培国,培国,人如其名,原来陪他玩、陪他写、给他指点迷津的还有国家级的高手,发小。北京,那个中国文化、政治中心,在我心中又泛起涟漪。如果要是我也能像刘老师那样,认识北京的高手或者高官,或许我的写作素材会更加多元化,我的成长也会加速度?我又开始做起了白日梦。
     无巧不成书。在看了刘老师的宏森来信之后,不到三周,原先认识的北京董必武研究会的李姐微信急呼我去北京照顾董必武的儿子董良羽。
     天天公益,天天快乐。在医院照顾董老的第三天,他非常给力,康复出院了。我又随他去了他家里继续照顾他。
    “老爷子,我太佩服您了!”我弯下腰,在董老面前,伸出了大拇指,为他点赞。
    “我这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值得你佩服的?”董老和蔼可亲地微笑着对我说。
    “‘我们做事能否绕个弯子...’这是我今天听到你说的非常有水平的一句话,让我受教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着我发自肺腑之言,董老也笑了。
     “老爸,给小夏签个名吧,他这几天照顾你非常辛苦!”董老的大儿子绍壬大哥,看到李姐从办公室带来两本《忆董老》的书要送给我做个纪念,他顺势说道。
     “感谢夏同志 董良羽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董老用微微颤抖的手为我签字,这对于喜欢读书和收藏的我来说,是最难得的纪念和礼物。
      二零零八年的元旦,在北京的某个十字路口,天桥下,公园边,夜色茫茫,漆黑一片。绍壬、绍子、李公、李霞、还有我,我们五人同行,提着一个纸袋,里面装满了纸元宝,抱着馒头、水果、北京二锅头酒,还有我从淄博带来的周村烧饼,祭奠董必武老人家。我找了一个树枝,递给绍壬大哥,他在地下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我们摆上供品,烧纸。再一起朝董老老家湖北红安的方向,李公主礼,三鞠躬......
      回到屋里,我们向董老汇报刚才的经过。“以前每逢节日,都是我和你妈妈一起去给你们爷爷烧纸祭祀,如今我老了,走不动了,该轮到你们了...”董老面对儿子们,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这一切,好像一场梦。原来,刘培国老师的书和文字,对于我来说,好像一场魔法游戏。我常常看了他的文字后,异想天开,芝麻开门,心想事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追寻大师的足迹!
                 2018年1月13日 构思腹稿 14日23:38 完成初稿与静思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