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11-18 15:55 编辑
(三)
其实深夜借助地炉的温暖看书并不值得炫耀。2007年秋天,我去河北保定,参观了直隶总督府,此总督府管辖当时清朝最大的省份,号称“京畿重地”,素有“一座总督府,半部清朝史”,总督府的第一任总督就是雍正,还有曾国藩等,其中最敬业的就是曾国藩,虽不是任期最长的总督,但却是批阅卷宗最多的,在任期间批阅数万件卷宗,冬天他就是借助地炉的温暖批阅卷宗的。
直隶总督府的地炉,基本上与老家的地炉很像;但是有些地方就不同了。在古时候,地炉,是指就地挖砌的火炉。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似乎不是家乡的地炉的类型。我理解那些地炉是就地挖的,我在想为什么挖在地下呢?怎么不在地上构筑篝火呢?主要是边塞风大,在旷野生火不容易点着,并且即使点燃了,火苗会被风刮的乱窜,甚至会伤着人的,所以挖地为炉。另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年在天津石家大院客厅里有一个冬天用来取暖特别设施――地炉,地面方砖都是架在梅花垛上,底下是纵横交错的烟道,在西房山处有一个地炉灶口,为地炉烧火处,入炭二百斤燃烧一昼夜,然后热气顺烟道穿过,烧热地面,而后顺着东北角处暗藏的烟道,从屋顶排出。这样的地炉,似乎与家乡的地炉有些近似。
我家附近有一座砖窑,因为靠着一个煤渣堆,当时公社建了个砖厂,组织工人用烧土和粉碎后的煤渣制成的砖坯,放到椭圆形的窑炉里烧,一边放砖坯烧制,一边有工人戴着手套用小铁车取出烧熟凉透的红砖(有的砖出窑时还带有微热)。烧出的红砖质量很好,有角有棱的,是建筑的好材料。我们经常在放学后,从家里拿出一块地瓜或一个土豆,埋在正在烧制的砖坯上面的沙土里,大约大半小时就完全熟了,我们叫“炕地瓜”,非常好吃,似乎比现在街上小贩们卖的烤地瓜还要好吃。
故乡多山,很多生产队在某一处山坡或空地上建上一个场院,用来储存农具、良种、农药等,在场院边都会有一两座露天的地炉,也叫露天火炕,这地炉干什么用?用来是育苗用的,育地瓜苗,火炕下面烧柴火,上面一层很厚的土层,把地瓜种埋在土里,浇上水,下面加温,催生地瓜快速发芽成秧,然后把秧苗剪成20-30公分,插到玉米地里,这叫玉米地套种地瓜,有的是在沙土里大面积种植,在贫穷年代这也是增产、增收的方式。但是烧炕育苗的人,一定得是有经验的老农民,要始终保持火炕的温度,太热会把地瓜秧苗烧死,温度太低苗会生长得很缓慢,特别是不能缺水,如果缺水地瓜秧也会旱死的。当你看到秋天庄稼地里收完玉米、收地瓜的丰收景象时,你也许不知道地瓜与地炉也有很直接的关系。
我不知道地瓜炕与家里的地炉谁先谁后,但是知道都是温暖的源头,正如我们在文学现场这个温暖的家,帖子如炭火、如火种,只有写读的紧密互动,才会让这个网络文学之家更加温暖!
博山地炉,一张乡情乡音的名片,一张孩童般的温暖笑脸,我一生挥之不去的温暖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