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 张连勋 如今,夏风吹送,那满坡的玉米,翻起一轮又一轮的绿波,生机勃勃,扑入视野。今年的雨水充足,玉米又是一个丰收年。站在玉米地头,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勾起我童年吃玉米秸的一些甜甜回忆。 童年时期,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勉强填饱肚子,算是幸运了。所以,那时对糖分有极大的诱惑,只要带甜味的东西,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记得,夏天是享受甜味的最好时期。每逢周日,我和一群小伙伴,喜欢到生产队的玉米地里拔草,既能为家庭增加工分,秋后能多分得几斤粮食,又能在玉米地里拔草的时侯,吃到甜甜的玉米秸,真是一举两得。 周日早饭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按照生产队长指定的玉米地拔草。进玉米地须穿长袖衣服。钻进青纱帐里,玉米叶子在太阳光下绿绿的像涂了一层油,长长宽宽的玉米叶子象舞女翩翩而起的裙袂。鲜嫩、饱满的玉米棒子插在玉米杆上,有的还挂着禇红色的玉米缨子。微风吹过,玉米叶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肥大的绿宝剑似的玉米叶子上,还有湿漉漉的夜露,风一摇,露珠就顺着粗壮的秸秆滚下来。这时,杂草和叶子上的露珠就打湿了我们的衣袖。但是,穿着带衣袖的衣服,是防止被玉米叶划伤胳膊。 拔草休息时,我们小伙伴的馋嘴巴就尝到甜玉米秸了。甜玉米秸我们叫它“甜棒”,走进玉米地折“甜棒”得有些经验。对着密密麻麻玉米秸秆打量一翻,选中那棵不长玉米棒子的准没错,也可选一棵带“菇霉”的玉米秸秆。长“菇霉”的玉米秸秆,就不长玉米棒子,却长出了一种菌,我们叫它“菇霉”。这两种玉米秸秆一定是甜的。“咔嚓”一声将它折断,除去玉米秸上的叶子,就可以将秸秆剥开,嚼吃那甜穰子。吞咽下嚼后甜穰子的汁液,觉得像吃到了大白兔奶糖似的,味道好吃极了。嘴里,丝丝甜味,充满味蕾,沁入心脾,滋润着营养缺乏的躯体。嚼后吐在地上甜穰子的渣,立刻招来一些蚂蚁“围攻”,蚂蚁对甜味的嗅觉也真是灵敏。那个时侯,吃甜玉米秸秆那种感觉,比现在吃蜂蜜和甘蔗还好吃。那甜甜的感觉,是现在吃任何一种甜品也体会不到的。 吃完后,就要处理折得横七竖八的玉米秸秆,防止队长傍晚来验工时骂,我们将其和拔出的草一起丢到路边的沟里。 这带甜味的玉米秸对我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记得傍晚放学后,我喜欢和几个顽皮的孩子,钻进邻居家自留地里,折“甜棒”吃。有一次被二婶子发现后,立刻告诉了我爹,爹抄起根木棍站在玉米地头大声吼叫:“臭小子,给我出来,看我不收拾你!”听到爹的喊声,我和小伙伴们早已从玉米地的另一头逃之夭夭,跑转回家了。我知道,爹拿根棍子吼叫收拾我,只不过是给告状的二婶子一个严加管教孩子的态度看,也是给二婶子台阶下,他哪舍得用棍子收拾我呢。 如今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吃那玉米秸寻找甜味。改革开放带来了美好生活,小康社会里,物资充盈,人民富裕,日子过的甜甜美美,幸福安康。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好似是天天泡在蜜罐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