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止于水 于 2018-11-30 08:18 编辑
如花暗香
博山 云止于水
去听课。坐下了,才发现只带了听课笔记和笔。无书可读,如何度过枯燥无趣之时啊?
偏头一看,后面居然有个小小书橱,有一排大小不一的书,多是字典词典,正失望间,忽见一本《梁实秋散文集》,大喜过望。轻轻站起来,轻轻走到书橱边,轻轻抽出那本书,安稳地坐下来。对于听课,好多时间是学生自己读书,若不带一本书来,只能枯坐了。此刻,一个如花的闲情逸致的男子,他的文字就捧在手里。
大学时,曾经于淄博商厦附近的书摊得一本《雅舍小品》,宝爱之。参加工作后,带到办公室,不知谁看了,不曾归还,一本好书就石沉大海了。后来,又得一本,因屯书太多,还不曾再读。
书扉页是奶白,三分之一处有梁实秋先生的一帧照片,清瘦素雅的人,架着一幅黑色的宽边眼镜,穿着淡灰衬衣,手握钢笔停在素白笺上,笑着面对你,背后是一面灰砖墙,砖与砖之间是细细的白色水泥印。看着,真的如冰心所言,像一朵花,于色、香、味相对,有才、情、趣。洁净暗香,即使在书页上,也有令人安静的力量。
梁实秋的文字是淡然的,如春草初生的素净,如秋水明澈,如秋日晴空白云般悠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之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之淡,那平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艺术韵味。”梁先生笔下多是生活自然之物,如孩子、音乐、衣裳、狗、握手、书房、下棋、写字、饮酒喝茶之类,甚至这些都是题目,不用诗句夺人眼球,也不故作高深,造绚烂之境容易,造平淡之境实难。
随便一翻,就有无尽趣味。最喜欢雅舍,在半山腰的房子,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倒像是我家果园的景象,只是我熟悉的那面山,前面不是稻田,而是山坡地,满是山楂树、桃树、李子树。虽则荒凉,课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常常有好友不嫌路远而来,乃见情意。梁先生也喜欢月下会友,喜欢“风雨故人来”,萧索寒凉中,可笑谈晏晏,谈兴颇浓,天文地理、文史书画,看云听雨,不亦快哉。想起自己,颇觉萧瑟,半生寂寂,风雨之夕,只有满架书籍,聊可解忧。
最喜欢雅舍的月夜,“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下来,地上阴影斑驳,此时尤为幽绝”,只有淡淡的几笔,看似无意,却有极深厚的美学情怀。若是春日,梨花开,月下如雪,悄然无言中,梨花香气不绝如缕,那该多销魂。虽梨花的味道不比杏花、梅花,也是难得了。想起雪夜姐,她家住一楼,楼前恰好有一株海棠花正对着窗户,那日,坐在窗前,看一树的花蕾在气温骤升之时,从下往上,瞬息洁白一树,似乎听到了花朵盛放的声音,张爱玲说海棠无香,其实不然,海棠花其香幽淡,不绝如缕,有君子之风。
对着梁先生的文字,浮想联翩,好的文字的确能够激发人的灵感,打通任督二脉,无数美好的事物一经触发,纷纭而来,却只是寂静,淡然,激情早已化为气功练到至境的若云若无的烟云之气了。雅舍细雨蒙蒙之时,其文字美得如画,我抄了一遍又一遍:“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这平淡之境,竟令人玩味再三,神往之至。我也曾见过这样的雨景,却言语苍白,无力表达。
梁先生写音乐很有意思。其实,他最喜欢的音乐是天籁:“”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风定之后,细听还有干枯的树叶一声声打在阶上。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窸窸窣窣,继而淅淅沥沥,打在蕉叶上清晰可听。风声雨声,再加上虫声鸟声,都是自然的音乐。读之,不觉裹在雨声的包围里,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此中情趣,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我在文中听到了他灵魂的欢愉。
最好玩的是他写的《沉默》,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来拜访,微笑见面,先生想考验他的定力,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只闻壁上钟声嘀嗒。主人忍耐不住,递上一听香烟,献上茶水,茶过三碗,烟罄半听,客人兴起告辞,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真是魏晋名士风采。而今,无论坐车、开会、上课,四处都是叽叽喳喳的人语,喧嚷无尽。若能见一肃然缄默,眉目安静者,必视之良久,心下敬慕。“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得意忘言,这样的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多么美。
庄子说:“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现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这是梁先生所叹惋,而于我而言,能够遇到一个见之可以侃侃而谈的入心之人,已是莫大幸事。沉默得太久了,所以,我喜欢静静地倾听那值得入耳的声音,反复去读这些入心的文字,仿佛那人就在身边,有素净的容颜,有如花暗香。
你如何拒绝一个喜欢看云的男子,灵魂深处,素淡的幽香,一瓣瓣在文字中盛开,雅俗共赏?轻轻翻开,就是梨花树下筛洒的月影,就是风雨琳琅,就是琴棋书画,就是猪狗猫鸟,就是云卷云舒,就是刹那永恒。淡然之中,有化不开的深情。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风雨潇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我沉在当时的风雨里,沉在你来的惊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