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赏菊 云止于水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唐代诗人黄巢的《题菊花》,诗人通过咏菊,抒发了要改变社会现状的豪迈情怀。然而,在我看来,菊花开得恰到好处,秋风飒飒,百花凋零之际,正是菊花迎霜傲然开放之时。若非如此,怎有“莫到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深情孤凄愁苦憔悴。“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处。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长啸酒垆边,且同赋、秋娘词句。山翁醉矣,一笛小楼空,思往事,看孤云,目断征鸿去”。春天,无论如何,也难有这样的意境,这样的离愁别苦。也正是在秋日,才会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朦胧含蓄凄美。 我喜欢菊花开在深秋,那种悠然从容和淡漠幽幽弥散,一直伴随我到寒冬。母亲不喜欢花,而每到小雪前后,她却总把我未来得及照顾的花从院子里搬进屋,说:“没寻思临近秋时还那么不起眼的枝子,能开出这么好看的花。”听了此话,我心里美滋滋的,看母亲欣赏花的神情,也像在看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中,懵懂的孩儿已经染上了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母亲眼角的皱纹日深,头发也日渐花白,而那微笑,却是永远那么慈爱亲切和温暖。母亲正如这菊花枝,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地为子女们付出,无怨无悔。看到母亲的手粗糙瘦削,我心里微微酸涩,眼角也有些湿润起来,怕她看见,急忙去看母亲用一根细细的木棍支起的娇羞的菊花。金黄的丝缕,优雅地舒展着,悠然自在。即使被人碰触于地,依旧坦然地保持着在枝上的姿态,很久才有了些枯萎,所有的花瓣却不离不弃,相依着一起沉人泥土。 这花中的精灵,于秋末冬初绽放,本就是一种奇迹,而它的凋落更让人惊叹,它不像玫瑰月季的花瓣,随着花盛期的结束而片片飘散。即使干枯了,依然保持着花开时的傲然,几乎没有彩蝶飞舞,没有蜂儿嗡嗡成韵,仍能营造出一份花香满院,温和明媚的春日氛围,并且执著而坚韧的延续着物种。 你看,花刚开出不久,小芽已经从盆中冒了出来,嫩嫩的,淡黄色,灵秀可爱。 已近深冬,触目皆是萧条冷落之景,可是我家中的菊花正灼灼开放。我房间里五度左右的温度,是菊花怡然的温度,既可以让它心无挂碍的开放,又不至于让它在几日之中开败。那样慢慢地舒展,以至全然地绽放,岁月似乎变得悠长起来。我忙于工作,疏于理会,而它们毫不在意,在你眼中幻梦般得蕴出娇媚的花朵。真想不到,那小若豆的花蕾竟开出这么硕大的花儿,花枝不胜重压,微醺般歪在一边,取一细小而直的木棒从一侧支起,就笑意盈盈地尽情释放自己的那一份美丽。不用刻意经营,闲暇时随意侍弄,就会有满心的欢喜,让我深深地感激。 李渔在《闲情偶寄》种植部——菊写到:“自有菊以来,高人逸士无不尽吻揄扬,而予独反其说者,非于渊明作敌国。艺菊之人终岁勤动,而不以胜天之力予之,是但知花好,而昧所从来。饮水忘源,并置汲者于不问,其心安乎?从前题咏诸公,皆若是也。予创是说,为秋花报本,乃深爱于菊,非薄之也。”殊不知,陶潜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花,乃是野菊花,不用种植,不用浇水施肥打杈灭虫,生于乡村山野篱落,沐自然之风雨,汲天地之精华,无意苦争春,无欣赏者亦尽情绽放,花开花落,缘起缘灭,率性自然。它的萌发新叶花朵很小,仅若一枚一角硬币那么大,然而,花色金黄明丽,丛丛簇簇,漫山遍野,与秋日的红叶相互映衬,如同一幅幅水墨淋漓的画卷,美不胜收。凡是美丽的,总不会长久,草木摇落露为霜时,黄花,红叶,枯萎,飘零。来年初春,山野上又会钻出新芽,萌发新叶,生命顽强坚韧。但我赞同李渔的饮水思源,秋花报本。 永远心怀感恩之心,父母,师长,友朋,陌生人,生活,这些,都是让我们的秋之花朵优雅明丽的滋养。他年我若为青帝,还让菊花深秋开。开出希望,开出感激,开出美丽,也开出傲然和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