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那慕汗 于 2019-1-24 11:53 编辑
桓台 张连勋
腊月初八过后,年味就越来越浓,到了腊月二十,眼前是腊月二十三,小年来临了,年越发热切、清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年的味道。
早上出门看到,物业的工作人员已经将“福”字贴在了家家户户的门上。居住的小区,主要干道两侧,已挂上一排排的大红灯笼,通行的小区大门,“欢度春节”四个红红的大字匾额,已高高地挂在门楣上。街上的车辆和行人,也显得格外匆忙。年到了,古语讲,“忙年,忙年!”忙才出年的味道。
商超的门口,已被彩色的气球和红红的迎宾贴画装扮成喜庆的彩门,走进超市,就被这浓浓的年味感染。只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处处充满着过年的气象,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喜悦。超市里的物品琳琅满目,各种水果、鲜亮的蔬菜、花样繁多的零食、走亲串友的礼盒、生活用品等应有尽有。促销员身穿红马甲,热情地介绍着商品,五颜六色的糖果、各种各样的点心、新鲜的瓜果蔬菜,来超市的人,挑挑这个、尝尝那个,恨不得把整个超市搬回家。买鲜肉、买鲢鱼、买年糕、买荠菜、买水饺馅、买苹果、买买买。因为这些都带着年味,贴春联、迎福气,鲢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代表步步高升,荠菜代表财源滚滚,水饺代表顺顺利利,苹果代表平平安安……
农历的逢四排九日,是小城的索镇大集。大集摊位沿乌河岸宛如长龙,从南至北近两公里。腊月十九日的大集,熙熙攘攘的人们,赶集忙着采购年货。红红的春联、大红灯笼、彩色萝卜钱儿、红色门花、大大的福字,一字儿摆开,传统喜庆的过年红色,韵染着年的气氛,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少海公园的东门,也被红红的灯笼包围,一片片的灯笼墙,装点着年的气氛,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公园里的迎春花,枝条已经泛着翠绿,花苞含露,迎春待放。湖水的冰凌,在渐渐的融化,岸边的垂柳,枝条轻轻佛着湖面,擦拭着渐融的冰凌和既将到来的春光。一群花喜雀,在枝头上跳上跳下,叽叽喳喳,好似唱着年味香馨的歌。高高的塔松和长长的冬青墙围,也慢慢地由墨绿变成青绿。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在逐渐醒来,嗅到了年的味道,闻到了春的气息。
家中,拾掇地明窗几净。春联、萝卜钱儿、红灯笼、肉、鱼、大米香米、饺子面、酥锅用的海带、蒸花馍用的大红枣、啤酒、白酒、饮料、巧克力糖果、干果等已如数“佩齐”。电视里不断播放着春运的消息,飞机、高铁、大巴,回家过年的人们,大包小包。回家过年才有年的味道,人们总是把亲情,友情,感情,子女之情,夫妻之情,演绎得回肠荡气,跌宕汹涌。年的味道熏醉了游子的心,满满的亲切感,实实在在的温暖,让人陶醉流连。只要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就看到、闻到浓浓的年味,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
年的味道,是红红的春联、大红的灯笼、丰盛的年货、远行回家的亲人。年的味道,是百听不厌的乡音,唠叨过后的嬉皮笑脸,处处充满亲情的温暖。年的味道,是母亲慈祥的目光,父亲微驼的背影,是孩子纯真的笑脸,是相濡以沫总爱唠叨的爱人。年的味道,是家庭餐桌上的温馨和亲情。
如今太平盛世,全民小康的日子里,年的味道更加浓郁。在街道,公园、商超,集市、小区,家庭里。年的味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传承在华夏大地,早已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