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180|回复: 2

一寸赤心唯报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1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也 于 2019-1-29 09:44 编辑

         一寸赤心唯报国
                  周村李孔涛
   钗头凤·红酥手-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爱国诗人巍然屹立;放翁名著万代流传。题记。


              一
皑皑白雪,北风刺骨寒
在西北渭水平原上
一个诗人
着铁衣,跨骏马,过了渭水岸

他肩上挑着
与战士们一起执行
军事秘密的重担

怕暴露目标
有时三天,都不能生火做饭

用冷冰冰杂粮来充饥,生活非常艰难
但诗人情绪高昂,忠心赤胆
深情地吟道: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唯报国
爱国诗人,浮想联翩

投笔从戌,报国疆场
就是为了统一祖国
为了人民早日返回家园
这就诗人的向往
这就是陆游的心愿
此时他
已跨进人生知天命的阶段

       二
公元1126年
金兵
把北宋首都汴京
攻陷

两岁的他
随父母流离徙转

一家人
对故土沦陷极感痛心
饱尝了离乱之苦险

血雨腥风
四处避难

最后,回到故乡浙江绍兴县

北方的人民
在女真族的铁啼下痛苦不堪

然而
庸懦的南宋皇帝
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偏安江南
   三
陆游的父亲陆宰
是一个爱国和民族气节的官员

同他交往的
都是忧国忧民的好汉

每当父亲
同那些
志士仁人秉烛夜谈
正是小陆游
增长见识的好机缘

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坐在一边
凝神倾听,铭记心间

这种家庭的爱国氛围
这种亲友高尚情操
对他熏陶默化,耳濡目染

在陆家
这些人论的
都是
国家兴衰、民族灭亡的大事件
当谈到悲愤处
有的拍案大骂,怒发冲冠
少年的陆游
经常看到这些场面
深深地
被他们的爱国激情感撼
心灵深处
培植了他终生不忘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爱国的种子,牢牢地扎在了他的心间

在艰难困苦中
他很早就立了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誓言
把自己的命运
同祖国与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

陆游自小勤奋好学
特别注意攻读兵书,把剑术学练

20岁的他与唐琬成亲
后被其母强行拆散

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唯有《钗头凤》到处流传

      四
公元1154
他应试礼部,并列第一
那是绍兴二十四年

因为“喜论恢复”
“语触秦桧”,被主和官吏罢免

当投降派在朝廷占据统治地位时
爱国就是罪恶滔天

等到大汉奸秦桧死后
陆游才被召见

他关心国事,力主抗战
两度启用,两度罢官
打击接踵而来
都没有消蚀他“恢复神州”坚强信念

在孤寂、苦闷、悲愤中
他等待着
等待报国,等待把丹心贡献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也 于 2019-1-29 10:53 编辑

   
公元1170年
48岁的他终于如愿
在川陕宣抚使王炎的邀请下
担任四川宣抚司于办公事兼检法官
诗人高兴地换上戎装
驶骋在国防前线
出谋划策、侦查敌情
铁马秋风,坚守在要塞边关
豪雄飞纵的军营生活
让他的胸怀似海洋般宽
与他朝夕相处的将领及士兵
都对祖国无比的忠诚
这更让他爱国的热情如日中天

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
他多次亲临前线
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这个时期的战斗生活
是他一生中最为奋发的时段
他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

女真军队大肆进攻南宋
占据了江淮以北一大片
可南宋统治集团昏庸无能
推行屈辱其和的政策
向金朝屈膝投降,摇尾乞怜

此时满怀爱国激情的诗人陆游
用豪迈悲壮的笔调
写出了激昂雄壮的诗篇
在他的爱国诗中
首先看到的便是诗人渴望故土能够早日恢复
祖国能够早日统一的强烈的愿望
何日王师从天下,雷雨项洞收枪。
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
诗人常常借助他自己丰富的想象
他时刻不忘把恢复神州的爱国壮志与理想呐喊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这是诗人想象王师出征北伐
势如破竹、尽复失地的再现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这是胜利后人民重建家园
四海之内皆和平景象的美好蓝图画板

               六
为了理想早日实现
诗人在梦里也把收回沦陷区的计划挂念
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
诗人把自己爱国、报国、壮国的热忱强烈地
统统从诗歌中加以表现

南宋统治集团内主和派
祸国殃民的罪行及贪生怕死的行径
令诗人无比愤慨感叹
他以诗代枪
深刻、锐利地
揭穿主和派所推行的屈辱投降的政策伪善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桧)
这种揭露是如此深刻畅酣

诗人还刻划了这些人沉湎声色
苟且偷生,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丑恶嘴脸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垣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南宋的黑暗统治
女真族的非法入侵
使陆游抱定了爱国复仇的强烈愿望
但是
摆在诗人眼前的却是南宋小朝廷的屈膝偷安
主和派地不断排斥
迫害爱国人物的残酷现实
因此诗人常常感叹
胡未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塞山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得天独厚斑
这不仅仅是诗人愤慨心情的表露
也是诗人对南宋暗黑统治的控诉与强烈不满


诗人不怕高压
不畏难艰
他一直抱着对祖国忧虑
没有一刻忘记洗雪国耻
这正如他说的: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绐终坚持爱国立场
丝毫也没有改变北定中原的理想夙愿
他把自己的欢乐、痛苦、理想和现实
都通通写进了作品里面

      七  
公元1207
满头银发的陆游已到82岁残年
老态龙钟的他得知朝廷下诏伐金
兴奋之中写下了《老马》一诗篇
表示了“老马”也要奔赴疆的豪情不减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犹如激越的战歌
他那顽强的生命火花让天下盛赞

他直到弥留之际
还把祖国受异族侵略的仇恨和耻辱记在心间
他觉得人生一死,在所难免
伤心的是只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实现
在他瞑目之前
作了传诵千古的《示儿》名篇
死去原知忘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激昂慷慨,雄浑豪放,响彻云天

公元1210年
85岁的陆游
怀着遗恨,怀着悲愤
与世长辞了
留下了“死前恨不见中原”
留下了忧国忧民无限……

注:宣抚使在宋代早期是中央下派到地方, 去巡视监督工作或哪个地方出了灾祸
去安抚慰问的官职, 后来就成了区域内政治军事一起管的官职了。 类似于后来的
总督或者督师安抚使 、制置使 、安抚制置使之类的,其实就是行政区域内高级长官
根据不同的情况职权虽有大小 不过差别也不大, 就像宋代的枢密院 正副长官可以
叫枢密使 枢密副使 知枢密院事 签书枢密院事 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家好,拙作诚恳盼望您的赐教,以便进一步完善提高,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文学云|Literature Cloud Forum |文学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