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到 桓台 张连勋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春节到,岁月催人老。掐指一算,我年过花甲,已是奔七的人了。童年的春节记忆,深深地印在脑海深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冬天,虽然天气寒冷,农村娃身上衣薄,但一想到过年,心中就充满了期盼和温暖。盼望过年,能有一挂19头的鞭炮,有姥姥给的一张带轮船5分的压岁钱,还能吃到白菜猪肉馅的饺子。
说起过春节那19响的鞭炮,是爹专门为孩子们买的。那时的鞭炮,都是本地人在手工作坊里卷的,不像现在的品牌花炮。用书纸包装的鞭炮上,盖有紫红色椭圆的税乞印章,19个炮杖编在一起称为19响,就是一挂鞭。春节的前几日,爹就将鞭分给我们几个男孩子,女孩没有,说女孩不能放鞭炮,怕炸坏了花棉袄,妹妹得到的是爹赶集给她扯的红头绳和买的新发卡。
我们兄弟几个每人一挂鞭炮,稀罕得了不得,把它拆分成19个单炮,因为实在不舍得把它一次性点燃。先藏起来,等到初夕夜再燃放,这是兄弟几个的共同做法,有藏在抽屉的,有藏在条山几上插鸡毛弹子的花瓶里的,有藏在炕席底下的。等到初夕夜,我们兄弟几个就轮番到院子里去点炮。“嘭、嘭、嘭”的几声炮响,农家院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我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爱惜衣服,鞭炮响过后,高兴得欢呼雀跃,尽情释放着童年的天真和欢乐。
除夕夜煮熟了饺子,必须先将第一锅饺子盛在六个小碗里,三碗饺子祭祀天,三碗饺子摆供在灶台前。祭天,祈祷上天有个好年景,全家过上好日子。祭灶王,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母亲带着我们磕头祭拜后,馋了盼了一个冬天,我们才终于吃上了猪肉馅的饺子。在那些困苦的日子里,吃饺子成了我家的奢侈。
记得那年春节前,家里只有两块钱,父亲用七毛贰分钱买了一斤猪肉。这一斤肉就是过年期间的荤味,包饺子,招待亲戚来客,荤味就指望这一斤猪肉。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还有放足了浓浓的盐,已煸过的猪肉丁和大油。这些事,说给现在的孩子们听,谁都不会信,在蜜汁里泡大的孩子们,像是在听童话故事。
大年初二,是走亲戚的日子。这天早上,一家人将脸和衣服倒饬一翻,带上母亲春节前蒸好的花馍、枣包子、糖角等面食,分成几份用红包袱包好,提着高高兴兴地去走姥娘家。给姥娘磕头拜年,我们会得到姥娘奖赏的压岁钱,每个孩子一张浅绿色的伍分钱,这钱的图案是烟筒里冒着黑烟的一艘轮船。
我们几个孩子拿着这伍分钱爱不释手,轻易舍不得将它花掉。当时,并不知道这伍分钱图案的真正含义,只到后来才知道,这艘轮船叫“海辽号”,是新中国成立前起义投奔解放区的第一艘轮船,起义后命名为“东方一号”轮。它有着光荣的历史,因此被用作伍分纸币图案。现在,我还存有许多张这样浅绿色带有“海辽号”轮船的伍分钱,每逢翻出来观赏,都会引起我对那个年代和姥娘的诸多回忆,困苦的岁月里也有满满的幸福。
光阴似剑,一晃就是几十年。忘不了爹买给我们19头的鞭炮,忘不了过年才能吃到母亲包的猪肉馅饺子,更忘不了姥娘给的那浅绿色轮船图案的伍分压岁钱。
现在,衣食住行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家都过上了小康日子,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提倡文明、节俭、绿色、生态、环保过节,虽听不见鞭炮声,但是,每当回忆起那童年时的春节,心中就充满了幸福和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