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453|回复: 2

正月里来唱大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0 09: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里来唱大戏
高青赵方明
春节过后,镇文化站春节送文化下乡活动火热进行中,身着绚丽服装的男女演员手持彩带,随着播放的高亢音乐翩翩起舞,一曲浓郁的“正月里来是新年….”一下把我带到了遥远的童年。

记忆中,从大年初三开始村里的大戏就开演了。

戏台前面拉一块深红色幕布,左右两侧用苇席遮掩,开戏之前锣鼓一通接着一通,密集的鼓点就像六月里的冰雹从天空砸下来,催的人们心急火燎,霎时间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戏场里顿时变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调皮的孩童爬上墙头、草垛打闹嬉戏,驼背的老人坐在那里悠然地吸着旱烟,高背椅子、长凳、马扎直把戏台前围得一层接着一层铜墙铁壁一般。黑压压的人群里身着大红上衣的年轻姑娘这里一伙那里一团,就像秋天野地里盛开的一丛丛菊花格外耀眼。会场外面炒熟的花生散发着香气,红彤彤的糖葫芦透着酸甜,挎竹篮的商贩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不住地叫喊香烟、瓜子、薄荷糖....整个会场说笑声、叫卖声嘈杂一片,如同一锅正在熬煮的腊八粥。

在那个样板戏盛行的年代,无论走到哪里几乎听到的都是一个腔调,所以人们对新排演的吕剧《三月三》别有一番喜欢。该剧讲述的是一九四八年国统区军民联手对敌斗争的故事,剧中的女主角叫王桂芳是酒店的老板,她以开酒店作掩护为我地下党秘密传送情报,想方设法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周旋。饰演这一角色的叫玉儿,那年她十八岁,人长得眉清目秀,举止大方,走路轻巧得不带一点风声,她嗓音清澈透亮,唱起戏来跟银铃碰银铃般委婉动听,直惹得周围痴情小伙不分昼夜的跟着奔走十里八乡。

“吧嗒、吧嗒、吧嗒….”鼓板一敲,竹板一打,大幕缓缓拉开,坠琴里发出颤颤娓娓地的弦乐声,喧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踩着响起的过门,玉儿身穿红夹袄,腰系蓝围裙,左手端一把酒壶,右肩搭一条毛巾满面春风地走到台前,她远望山前的大路,青山绿水间人来人往,仿佛看到了手撑纸伞的媳妇们坐在推车上接二连三的往娘家赶,眼前一片平静,随即开腔唱道:“三月里来三月三,娘家推车把姑娘搬,今年和往年是不一样,红一边来白一边......”

“站住,别让她们跑喽!”随着几声严厉地喝叫,几个歪歪斜斜的士兵蹿上场来,追赶行人,一群手挎花包袱的小媳妇吓得仓皇四逃,慌乱中躲进桂芳的酒店里。特务连长刁小三上前夺财物,抢东西,强行搜身,打扮成媳妇回娘家的女交通员刘英就在这人群里面,作战情报就藏在她挽起的头发里。万分危急时刻桂芳急中生智,她走进酒店捧出最好的“十八里红”,将一碗碗酒香四溢美酒递到长官们面前,一杯接着一杯,一碗接着一碗,不一会功夫个个醉成烂泥一滩,桂芳趁机把情报安全转移,顺利脱险…...随着台上剧情的变化,台下观众心潮也随着起伏,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一刻不放地注视着台上的演员,愤恨、焦虑,赞叹......

正当人们都在全神贯注的时候,村长的儿子依仗权势在台下人群里挤来挤去,凑到俊俏漂亮的姑娘身边磨磨蹭蹭,嬉皮笑脸,惹来一通臭骂后悻悻而逃,将看戏的人群呼啦压倒一大片,戏场里一派混乱,这时戴红袖章的治安人员连忙赶过来,用长竹竿敲他的头或戳他的脊梁。

看戏的日子里最忙碌的要算是家里的女人们,男人吃罢饭把嘴一抹叼一根呛人大喇叭烟早早去戏场等候,女人却在家里刷锅洗碗、铺床叠被忙的脚不沾地。家有儿子的还得去请没过门的儿媳妇来听戏,那时农村封建得很,派去请媳妇的人都是家里的大姑子或小姑子,看戏、吃饭也全都是由女人们陪着,小伙子见了面只能硬生生地说两句客套话,赶紧躲到别的地方去,纵使小两口心里无论有多么的念想,在众人面前也得装出一副规规矩矩、一本正经的模样,有些调皮的男孩子只好偷偷藏到里屋里透过门缝远远地望个够。姑娘来到婆家也是谨小慎微,拘拘谨谨,连说话的声音都是细声细气的,在饭桌上吃饭有时才吃了个半饱就赶紧放下了筷子,生怕让人笑话吃饭多,没个人样。

村里有个叫望儿的,媳妇的娘家离得远,有一次晚上看完戏夜深了,就劝她住下睡在奶奶的大土炕上。这一住不要紧,第二天村里的老婆们可都嘻嘻哈哈地传开了,这个说她不要脸,那个说她不正经,还有的添油加醋说当晚两个人就睡在了一个被窝里,屋里的灯亮了大半宿,害得一家人一正月没脸出门。

有一年正月初八到北董村去演出,唱的是现代京剧《沙家浜》,戏中扮演王福根的小伙子叫李昌顺,这孩子从小胆小怕事,不善言辞,虽然名字起得这么响亮但命运没那么顺当,七岁没了娘,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好在一个月前和这个村有点残疾姑娘春英订了亲,所以他这次来演戏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生怕演的不好让媳妇全家人笑话。其实他在剧中戏份并不多,就是在走向刑场时要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正式上台演出时紧张的有些失控,当着全场观众的面却高喊成了“国民党万岁,打到...”。这一喊可不得了了,犹如晴空里的一声炸雷,台上台下一片哗然,面对一双双惊恐的眼睛他如梦方醒,噗哧一下跪倒在台上,长叹一声 “哎哟我的娘,这回我可大做些咧!”当场上来两个民兵揪着衣领押到公社去检讨、批判、反省。没过几天,媳妇这头把订婚的衣料、围巾等彩礼一一退了回来,说道:“要是戴上反革命的帽子,一辈子扫大街的货,谁家的闺女愿跟这样的男人受一辈子连累”。幸亏媒人当的挺托,又是置办酒席,又是说情道歉,最后请大队书记出面写下字据才把小伙子保了出来,也总算保住了这门亲事。

听老人们说,村里唱戏的历史年来已久,早年曾演过梆子戏《铡美案》,在杀庙那场戏里,扮演秦香莲的转儿那可是当时的名角,入戏入得深,在台上鼻涕一把泪一把,一声声苦苦哀求,一句句撕心裂肺的叹息,哭的人们肝肠寸断,揪心般的难受,台上台下一片啜泣声。戏唱完后几个痴情转儿的戏迷要截住扮演陈世美的演员揍他一顿,说是要替秦香莲出口恶气。你看,戏能演到这个份上,可见戏曲的渊源在人的心里扎得有多深厚!

如今,那些当年红极一时的老艺人都相继过世,就算有几个在着的,有的瘫在床上起不来,有的“栓”的口齿不清,连说话都成困难。村里的年轻人天天都忙于打工挣钱,新生的下一代更是对戏曲不感兴趣,只顾一天到晚地“啃”手机,流淌了近百年的艺术之河出现了干涸断流,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现实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的一种悲哀!

看来,要想找到过年的味道,只能回到过去的记忆中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2-10 10: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文章,暖心的回忆,就像上演的一场历史大戏,饱满而又有张有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0 1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月里来唱大戏,已成为人们的记忆,现在过年文化下乡是年味的继续。拜读赵方明老师的大作,仿佛再回到唱大戏的正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