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冬乐游马踏湖
张店 大街北平
2月17日是正月十三,阳光灿烂,风细天暖,是个外出游玩的好天气。春节前后忙忙活活一个多月,正有放飞心情,驱走疲惫,享乐一下休闲之念头。恰有朋友打来电话相约去马踏湖游玩。随即爽口应约,相互转告通知,不时就聚集了25人,于是包了一辆大型中巴,一路欢歌笑语嬉嬉闹闹的去了马踏湖湿地公园。马踏湖目前仍处在封闭提升改造期间,还未正式对外开放。找熟人托关系,才得放行进了景区。几十平方公里的湖区,我们成为唯有的游客,顿有“天高任鸟飞,湖阔任我游”之惬意。歌声笑声打破了那辽阔的寂静,惊飞起鸥鹭野鸭,让我们体赏了冬天马踏湖的韵味和别样风情。
马踏湖,位于桓台县东北部,小清河南岸,置桓台、高清、博兴三地之间。这里处于泰沂山脉洪冲平原与黄河下游淤积平原的衔接地带,地势低洼,众河流经汇聚而成湖。马踏湖最早叫平洲,春秋时期称少海。后有马踏湖、麻大湖、锦秋湖,会城湖、官湖等称谓。其中,使用最久、流传最广的是马踏湖和锦秋湖。名称与称谓,演绎的是历史、是文化、是传奇。关于马踏湖名称的由来,流行着二种说法。一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于此会诸侯,各路诸侯为防不测,各携重兵来此。众马踏踩成洼,积水成湖;另一说是,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马踏成湖,故取名马踏湖。通过考证,这两种说法,应属民间传说和演绎。齐桓公九会诸侯,其地点皆不在桓台。齐景公的马是否踏过此地,也另有说法。不过,通过史料和物证,这里古代曾驻扎过许多兵马,应是毋庸置疑的。至于“锦秋湖”之称谓,有“取坡诗命名”之传说。相传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密州(现诸城)任知州时,曾来此游玩,并写下了《横湖绝句》一诗赞其秀美风光:“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后人取诗中“锦、秋”二字,改称为锦秋湖。清康熙《博兴县志》中载有“锦秋湖辩”一文:“锦秋湖俗曰马踏湖,又曰麻大湖,又曰官湖。余按字义,以马踏湖为是,而麻大湖则音之讹也。”这些传说和记载为马踏湖增添了神秘色彩,演绎了古今传奇,厚重了文化底蕴。
马踏湖素有“江北水乡”之美誉,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有五贤祠、冰山遗址、徐夜书屋、齐王阁等文物古迹。马踏湖的一年四季各有其美:“春似锦水涟波碧,夏有藕叶接天际,秋荡芦花明月照,冬装素裹堪为奇。”我慕名来此游玩过三五次,多是在夏秋之际。——在芦苇荡中乘舟,在荷花园里垂钓,与鱼鹰嬉闹,看鸥鹭飞翔,踏筏而高歌,畅饮在湖畔。曾来此摄影采风,也跃于湖中拉网捕鱼(有一次恰遇村民湖中拉网捕鱼,场面热烈,受其感染,我一跃入湖参与其中)。每次游玩,皆乘兴而去,尽兴而归,悠哉乐哉,其乐融融。只是冬季没有到过马踏湖,一直是为憾事。这次去马踏湖游玩,正是隆冬时节,恰却弥补了冬天未到马踏湖的遗憾。
冬天的马踏湖是别样风情的。夏秋的马踏湖壮观、秀丽和幽美,也是最热闹的季节。湖区绿树成荫、芦苇浩荡,翠盖河沟,绿掩湖面。游人或乘舟或徒步,穿行在河沟阡陌芦苇荡中,欣赏到的马踏湖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盛装少女,虽妩媚多姿、美丽多彩,却难识之全貌。马踏湖的辽阔与宁静,在这个季节是绝难体会到的。冬天的马踏湖没了芦苇的屏障,缺了树荫的遮掩,少了游客的熙攘,是宁静的、开放的、辽阔的、一望无际的。就像健身比赛中的运动健将,赤身裸体的展现着他健美的肌体。宽阔的湖面上,一面是薄冰拂面、银光闪烁,一面是微波涟漪、水碧清澈;河沟水道条条相连、交叉纵横,造型各异、美观精致的石桥、木桥,犹如道道彩虹横跨水面,增添了古香古韵;草黄了,蒲苇黄了,树叶枯落了,却不显得荒芜与苍凉,放眼望去的恰如是寒冬塞北的空旷与壮阔,天苍苍、野茫茫、湖寂寂、水荡荡;不时的有鸥鹭惊起,鸣叫着掠过水面;远处有野鸭漫游,星星点点,浮游过的湖面留下细细波纹;一簇簇换了冬装的蒲苇,在微风中摇曳着,欢迎着久违的客人——。喔,唯一使人缺憾的是今年的雪真是太小太少,使之独缺了那银装素裹的壮美。
碧波的湖水、辽阔的原野、清新的空气、还有尚未散尽的年味,让我们神旷心怡澎湃荡漾。好天、好水、好心情,有人提议来个“快闪”,湖面上响起了阵阵歌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
欢快的歌声笑声在宽阔的湖面上传的很远很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