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心要有好法
高青 毕玉芝
早课后,看到老公发来一篇文章,赶紧打开阅读。对于他的推荐我还是比较喜欢的,非常有针对性,他送来的“鸡汤”喝着挺对口味。
今天这则是关于好心不一定办好事,读后很有同感。文章主旨是说,善意要让人心安,就是不让自己的善意,成为他人的负担。当你的善意,让别人觉得是一种包袱,成为别人的负担时,请及时收回。让善意温暖他人, 不仅需要热情,可能,我们还需要智慧。
文中用事例证明这一观点,这让我想起去年夏天,我和闺蜜去田横食府吃饭,闺蜜大方地点了好几个菜,我们吃不了,其中一盘大虾几乎没动。想到天太热,不好带回家,就想送人。当时,有一对父女,刚刚坐下,男人三十出头,女孩也就七八岁。我们热情地将盘子端过去,说明情况,那男人一脸冰霜地拒绝,没有理由,搞的我们好尴尬。这叫啥热脸贴了冷屁股?
后来看到在进门处,有一对母子,也是刚刚坐下,面前只点了一个菜,孩子在吃,妈妈看着,稍作思量,我们将大虾端给他们,说明我们有个朋友没来,这菜就点多了,没动呢。妈妈感动地道谢,孩子立马大口朵颐。我和闺蜜相视一笑,欣慰地走出。
路上,我在想,开始那对父女,买菜不少,说明经济条件不错,找了个最靠里的座位,显然是不愿让人打扰。我们冒昧地送菜,让好面子的男人不爽,说不定人家还“富养女儿”成公主呢,怎么轻易去吃一个不相识的人,吃剩的饭菜呢。而那对母子就不同了,两人只要了一份菜,很可能是母亲不舍得多花钱,就为了让儿子解解馋,可也只是点了个最便宜的土豆丝,家里条件可见一斑。他们选择进门就坐,说明他们不大讲究细节。这样的人,我们给他送虾,也许正是孩子的最爱,没花钱还帮别人解决了困难,妈妈个儿子当然高兴。从中看出,想表达好心要看看对方是否需要,正中下怀最好,如果让对方感到不爽那就本末倒置了。
联系平常自己,总觉得满腹爱心,总想帮帮人家,总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其实人家是否真的需要还另当别论,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逻辑,去考虑,去行事,有时候还真的好心办坏事,让别人心里不舒服,造成困扰,真是不该。
感谢老公送来的这碗鸡汤,尽管喝后五味杂陈,但还是让我反思深虑,看来善意要让人感到温暖,不光要有热心,热情,还要有方法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