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637|回复: 3

京口瓜州的初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5 08: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口瓜州的初见
农历的三月刚过,去了扬州。应许赶得上“烟花三月······”
车上同座的汉子一路嚣散窒息人的烟酒气,我几乎要呕出。只好侧身屏息,冥想那二分无赖的扬州明月,明月下的廿四桥。
孟夫子的风流应在,李青莲送他去扬州的广陵散还在。白首卧松云的清芬,我能否挹取得一点呢!极想去平山堂,看看还有无文章太守手植的垂柳;问访朱佩弦的故居······
1·日暮时分到扬州。宾馆左近好多餐馆,我好奇一个“镇江锅盖面”店,踅进去,吃一碗锅盖面,蜗进酒店房间。
翌日黎明,独步到了瘦西湖。园门未开,晨练的人远近簇拥了一片。门外一孔石桥,流水自由地流进瘦西湖,两边蓊郁着树木。门开时,几个守门人威风地查票,眈眈虎视。
此行只安排了何园,个园。我随团来游,没有独游的自由。问问朱自清故居,酒店的吧台茫然无知,回说只有江泽民的故居,我惘然而叹。十多年前,曾来扬州师范考察学习,挤暇找到朱自清故居。一条条狭巷窄弄,似乎幽深邃远的历史,钻过几线仅容一人独行的巷子,灯火阑珊处,恰是清贫文人的陋室,却不开放。我默默而幽怨地伫立院外。
何园,个园。还好,没有太多的游人。据说何园建造时就贪近石涛和尚的片石山房,现在已经连为一家。清代画家石涛号苦瓜和尚,“搜尽奇峰打草稿”, 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可算是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了”。片石山房叠山之妙,在于独峰耸翠,秀映清池,当得起“奇峭”二字。假山下的水池中,立几棵菖蒲,开着黄花,颇有清趣。月亮门内的影壁墙上,镌着陈从周先生的题字:片石山房。
导游的女子说个园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言之凿凿。但我觉得比之苏州园林还是相形见绌。少了虎丘的旷迈,没有沧浪亭的蕴藉。个园的竹子总体上差强人意,数量的多寡与生命的修茂都不及成都望江楼的竹林。然而有一棵翠色欲滴的青竹修直劲挺,有一簇竹子黄色皮肤上竖一道青纹,娟娟亭立,确是君子大雅的狷介耿耿之风。
扬州的最后一览是东关古街。一条古老而新活的街道,两边店面,朱朱粉粉。天南海北的货物、人物熙攘于此。古城古街因了新造,天下雷同。凤凰、虎丘、秦淮河陈陈相因,不,应该是新新相因了。走不过百数步,我踅了回来,拍下那东关城门楼,城楼辍在那里,是新近仿造的。楼下,关前一个黄包车的塑像,车夫甩着长辫子,游人们屡屡坐上车拍照。
城楼下第一个舖面是饮料店,其时口渴,便走进去。小店里两个姑娘,以咖啡、茗茶为主。要一杯茶,只有扬州绿茶,今年的春茶。人不多,我独自踞一小桌。茶一会儿上来,热不可喝。徐徐嗅之,尚可。须臾,啜一口,觉得水味不清。问之什么水,回说自来水。下矣!陆鸿渐评为“上”的山水,现在已经极难得到了。
聊胜于无吧,自慢慢地啜饮。
坐在拐角处,透过玻璃墙看外边。贴墙一溜绿叶草,似曾相识。店里的女孩说是薄荷,可与家乡的薄荷相去甚远,哦,想起来了,蛤蟆草。静立草根族的别一种风姿,与游客都成了风景。
2·下午去镇江。过镇江大桥,长江里,一片陆地把大江分开。这应该叫洲吧,洲渚。“二水中分白鹭洲”,古人的诗句跳出来。这里就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写作地吧!或滥觞于此。
到酒店住下,三点一刻。旅行社今天没了活动,心里极高兴。抛下行李,匆匆去访北固山。
搭上的士,心有春风。司机善谈,问我何以去北固山,说不如先去焦山。焦山有书法碑林、石刻,古代文化。北固山全是新造的,刘备招亲的地方,糊弄人的。我诵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他不知,不知我去凭吊稼轩居士。不过我还是先去了焦山。
焦山耸峙于江心,犹如“中流砥柱”、“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现在已经把江流隔到外面,焦山围在湖水中。遥见山上矗立高塔。坐船渡江,船上十数人,斯须到岸。我一直快走,急切地要会晤摩崖石刻。
迎面一座古寺,定慧寺。施耐庵在《水浒》中写道:“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里寺。”原名普济禅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古刹空灵,殿前的两株银杏树树龄已有四百余年。大雄宝殿里十来个和尚正在诵经,青灯黯黯,祥气幽幽。我拍一张照片,急急前行。
出殿,寺后没了路。询问,右拐沿石板路走,进了碑林,又叫宝墨轩。据说原是自然庵、香林庵、玉峰庵、海云庵的旧址。碑林内珍藏着历代碑刻四百多块,数量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这些碑刻古时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中,有书法、艺术、史料、历代墓志、石雕艺术等,内容极其丰富,无论从史料和书法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并蜚声海外,焦山也被誉为“书法之山”。现在集中镶嵌在两个院落的墙壁上。我来不及细览,匆匆浏过,急于想见到崖石上的瘗鹤铭。
院子前,一个年轻人正在为几人朗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问询摩崖石刻在哪里,他指示我继续向右前行。
山脚小道,树木环合,一道奇异的景观强烈地吸住我的眼睛。弯弯的土墙肃立,石块嶙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海口,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炮台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的防务,筹建了焦山炮台,与汝山、象山、江都都天庙等处炮台成犄角之势。1842年,英军发动扬子江战役,英国军舰侵入长江,遭到金山和焦山炮台守军英勇地抵抗和沉重打击。焦山炮台的守军,面对七十余艘敌舰,毫不示弱,猛然炮击,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岛军民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捐躯。英军攻陷镇江时,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英勇悲壮的斗争,引起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恩格斯的关注,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热烈赞扬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抗英炮台是我国近代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也是镇江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见证。抗战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为遗存的故垒。古炮台斑驳荒凉,灌木丛生,寂静无声。前不见不见游人,默默肃立,分明听见炮台的呜咽。
前行,一道石阶上山。迎面一对下山的近乎老年的伉俪,问他们摩崖石刻之址,说山上只有佛塔。随即返回山脚,再沿石路左环。后来明白,他们也不熟悉,山顶的路圆转通达,一山交通。小路变为沿山木栈道。左边山石耸峙,右边湖水盈盈,树葱苇茂,栈道纡曲,想喊一声:快哉!
高树翳蔽栈道,道上一摊摊黑糊糊的污迹,一路不绝,以为是鸟粪。仔细看时,原来是桑椹。啊呀!桑椹从树枝上堕下来,大多摔为黑泥,有的还保留着原形,黑紫黑紫的,无人顾及,零落成泥碾作尘了。忽然想起《诗经·氓》:吁嗟鸠兮,无食桑葚!鸟儿们早就醉饱于桑椹了吧!
木栈道尽处,两块巨石兀立水中,两间楼房般大小,是从焦山上滚落的。前行几百米,石崖上赫然“浮玉”二字。楷书,字大如斗,结构稳健,丰腴圆润,宽博雄放,布局匀称严谨。远远望去,苍劲秀丽,神韵飞扬,是南宋书画家赵孟奎的传世之作。“浮玉”者,焦山如玉浮在江面。
山路左拐向上,石刻渐露峥嵘。先入我眼的是陆放翁踏雪寻访《瘗鹤铭》留下的题名石刻:“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词文壮丽,书法刚劲有力。彷彿看见楼船夜雪,铁马秋风。
石刻散落在石崖上,大多漫漶不清了。临江一块近代石刻最清楚:“为废不平均,呼号满神州,来此暂偃息,行作世界游。”是中国律师协会在1920年为废除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大声疾呼,到处奔走时,路过焦山留下的题名石刻。我拍下几幅石刻图片,留待日后欣赏。
之行山上,始终没见到瘗鹤铭。怅然。
《瘗鹤铭》被书家称为“碑中之王”,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即南之镇江《瘗鹤铭》,北之洛阳《石门铭》。《瘗鹤铭》是南碑中唯一的摩崖石刻,文人气息浓厚,结字率真自然,挥洒任性,无有拘束,笔画浑然,它是隶书向楷书过渡过程中的作品,已现成熟楷书的面貌。用笔隐通篆意,前承魏晋,后启隋唐楷书之风范。黄庭坚称《瘗鹤铭》为“大字之祖”。因慕《瘗鹤铭》而来,却没有见到《瘗鹤铭》,有些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了。
山路上碰到“三诏洞”,以为不过皇帝诏书,不屑理它,过而不看。归后方知这是焦山的纪念。相传东汉末年,名士焦光不愿做官,避乱流寓镇江,隐居在此。他学问高深,精通医术,经常在山上采药为周围的渔民治病。每天在山上砍柴,靠卖柴度日,生活十分清贫。汉献帝刘协闻其高名,曾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应诏,世称“三诏不起”,故名三诏洞。后人为了纪念他,改山名为焦山,元叫樵山。
树木掩映中,西日斑斑撒下来,照出别峰庵,门临大江。站在门口里望,一个老年女子在做饭,看不出是出家人还是俗家人。料得出山的江船不会等人,赶紧回身出来下山。原来郑板桥曾在此庵读书。
慌不择路,竟又弯回到浮玉处,急速走到定慧寺时,庙门已关,僧人都下班了。找到别路到渡口,紧几步上船,船即开。乘船的只有一个白发老者,还有三位下班的工人。
我舒一口气。回望焦山,觉得有些憾恨,时间太紧促,有很多的遗漏。若约三五同道,闲闲地三日游,方妙。今天真是“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了。
3·第三天一早,背上相机,去访西津古渡。离此两站多路,道阔天净,独步挺爽的。远远地看见一山兀然,山下就是西津渡吧。路右边一块白色的椭圆大石,镌刻着“西津渡”三个红字。近处鳞次栉比的低层楼房,光晔鲜明,我越过他们只向上走。最高地,迎面站着一位古人,缁衣飘然,原来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塑像。身边一块花岗岩石板上刻着他的《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一千年前,诗人长安不见,落魄而游,来到这长江古渡口,写下了这一千古绝句。清美之至,宁静至极。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我宿得不是小山楼,也没有斜月星火,踏晨光而来,幸遇“一声何满子”。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8: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西津古渡一条街”。街两边,两层楼舖面相对,济济楚楚,古味盎然。
青砖券门,镌刻着“共渡慈航”。引人注目的是昭关石塔,少见的过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于通道的上方,让人生敬畏之感,塔边观音洞前,老阿婆在喃喃祝祷。
又一券门,“同登觉路”。东门边一座红楼,西式建筑,是当日的英国领事馆。
街上没有行人。我轻轻地,怕惊醒千年的古渡。
从东门又返回。走近张祜,仰看“金陵渡”高楼,透过檐角望蒜山,给他们留下一张合照。
石板古道,印满千年的风雨沧桑。朝暾未上,我独自走在这悠远的时空过道,情鹜八极而又思寂虑息。
西津渡古街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近两千年的积淀,才有了如此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最初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已离长江江岸三百多米,一条新建的长江路横亘在当年的西津渡与滚滚长江之间。
千余年来,无数风云人物由此津渡,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北宋熙宁元年 (160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著名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作者骆宾王,当时在扬州,讨武兵败后,渡江“奔润州(镇江),潜蒜山下”。
恋恋地从西津古渡走出来,走回大西路。我没有时间一登蒜山,凭吊那“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的骆宾王了,只好遥望以礼。
新化的路边园林优雅素洁,路边一段场地,三五节绿色火车厢闲静地卧在楼边,蒜山下。似乎几阕松尾芭蕉的汉排。
4·世人皆知金山寺,金山的游人颇多,可我没有游兴。孩提时,端午节就听老人讲白娘子许仙的故事,觉得法海是个恶人。连环画里看见白娘子为救许仙盗灵芝草,水漫金山寺勇斗法海,舍命为许仙,很是钦佩。可法海总是陷害他们夫妻,把白娘子压在雷锋塔下,使得白娘子许仙生不得相见,真让人恨他。
已经来了,随喜看一看吧。金山寺从大雄宝殿层层高上去,建筑巍峨煌煌。我不随团,不听导游小姐的欺人之谈。一人独行,匆匆走过。半山有法海洞,向下走十几步,黑阴阴的,好事人塑一个法海坐在暗洞底,被玻璃罩在里边。世传法海为高僧。但看着总是恶相,与世人塑造的如来佛身边的那些侍者、金刚几乎没有二致。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摩崖造像与他们迥然不同,大佛的宁和慈祥给人美感和熨帖。
游览图中标有郭璞墓,心里颇有欣悦,不期而遇郭璞。图标在寺门左前方,来回寻找也不见踪影。几次问两边舖面的商贩,竟无一人知道。只好循着金山公园的大道右拐再寻。外边环着绿水,里边是耸起的金山,景美如画。怪不得有镇江三山之说(金山、焦山、北固山)。山北面的水中一个小小的洲渚,没有人。我正想游览,迎面碰上清洁的女工人,问了三遍还是没太听明白。啊!洲渚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小小洲渚,最多半亩地,中间一座小小的石塔,白色,单层,这是郭璞墓么?没有标志、记载。郭璞系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他还是中国风水学鼻祖,是风水界的泰山北斗。他的《游仙诗》在文学史上曾熠熠生辉。读文学史知道了他和他的诗。
我流连洲渚,独自徘徊。
5·时刚十点,旅社的游程已完。吃午饭太早,丁乙先生带旅车去了北固山。可以去凭吊辛稼轩,心喜难名。知道北固山,是读了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几十年了,一直萦系于心。
上了山,迎面却是甘露寺,相传刘备招亲的地方。寺后有多景楼,位于北固山后峰顶上,画梁飞檐,古名北固楼。楼为二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最佳之地,宋元以来经常为历代文人雅士聚会赋诗之所。宋代大诗人曾巩有《甘露寺多景楼》诗:“欲收佳景此楼中,徒倚阑杆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下多景楼而东,一座石柱方亭,即北固亭。上接蓝天,古人有云:“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因而又名凌云亭、摩天亭。传说三国时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孙尚香听到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然后投江自尽,故名祭江亭、临江亭。站在亭上,遥想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积习涌上来,记下一首小诗:
昔唱南乡子,今登北固楼。
英雄无处觅,江水咽空流。
魂梦神州路,绳絷倭兽酋。
长歌永遇乐,击棹到中流。
                    201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5 0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美,美在文,美在悠远传承!拜读老师文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11: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壹点六十 发表于 2015-6-5 09:59
扬州美,美在文,美在悠远传承!拜读老师文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