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热爱生命 于 2015-8-12 16:42 编辑
秋天说来就来,在一派恼人的酷暑声里,立秋了。这天晚上,凉凉的秋意让我辗转反侧。不过立秋这个时令并没有阻挡住白天铺天盖地的热浪。所以在立秋的第二天,我出行的脚步因为天热的缘故显得踉踉跄跄。 从和尚房到禹王山,一路穿行在茂密的草丛和树林里。满眼绿色,蝉声震耳,雨后的青山生机盎然。可惜天气太闷热,尤其是当太阳钻出云层的时候,热汗简直就是永不枯竭的泉。 大客车停在了和尚房的村碑前。和尚房我来过两次,一次是穿村而过,一次是右行去看红叶,这次是左拐上山。山沟里哗啦啦的溪水让人心生欢喜,但我们没有时间与溪水相嬉。上山的路位于两谷中间山坡上,很狭窄,两边的杂草灌木既高又狂野,看得出很久没人来过了,怪不得村里的老乡一再劝我们不要走这条道呢。由于雨水的缘故,羊肠小道的一侧有些坍塌,下面又常常是很深奥的崖壁。所以看起来枝叶交盖有点浪漫的小路处处隐藏着凶险。路边成串的野桃很是诱人,不过采来品尝还是有些酸涩。风极少,太阳出来了,汗水很快变成了小溪在身上任性地肆虐。 迈上一排石堰,清风忽然吹来,那滋味简直飘飘欲仙。我和女儿甚至不愿挪动脚步了。这次来的朋友有二十几位。我是和女儿一块来的,黑土大叔再次踊跃报名,碧波、东海、老酒、秋硕等都重出江湖。只是炎热的天气一上来就给大伙一个下马威,有位叫行者天下的朋友由于肚子不给力,只能草草提前下山了。 路边的石头风化的严重,碎成一层层的小片片,女儿说这是页岩。亿万年的风吹日晒,石头也变成了泥土,可谓沧海桑田。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到老家的山石上有好多鱼状和藻状的图案,当时觉得很奇怪,后来才知道这是化石。而大自然的奥妙我们到底能知道多少呢,比如引起女儿好奇的虫子,还有松下生出的巨大的木耳。我发现凡是有树的地方,必定是蝉声一片,但这儿的蝉并非城里常见的“截柳”,而几乎全是叫声抑扬顿错的“知了”和“乌应哇”(以上的名称都是我老家当地的土语)。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也搞不清。那种我叫做“和尚头”的花儿又盛开在路边,这样的花有两种,看起来相似,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者其实是不一样的。它们很朴素又很美丽,这两种花儿会一直陪伴我们到走向深秋。 小路迂回曲折,自灌木转进松林,又自松林转入槐林。天开始半阴,风一阵来一阵走,所以感觉也是一阵闷热一阵清凉。阴翳蔽日的雨林景象不时出现。几位伐木工人将小路边枯死的树木用电锯锯倒,路上乱木横卧,这更增加了行进的难度,也增添了山行的乐趣。看起来很遥远的禹王山不知不觉当中近在眼前,我却感到脚步越来越沉重,年近七旬的黑土大叔也有些吃力。最终我们三人变成了收队,但大家还是战胜了自我,登上了禹王山。在山顶上我看到熟悉的庙宇,熟悉的石凳,熟悉的地瓜花,又想起了去年来时的人和事。想想人也真是奇怪,回忆这东西总是美好又惆怅。比如,进入秋天我就又会怀念夏天,冬天到来的时候又会思念秋天的美好。 来到山下的饭店,黑土大叔终于不胜疲倦,吐了。不过安逸和清爽的露天石桌让大伙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酒和菜上桌,谈笑和畅饮就变成了舒缓的轻音乐。一路走一路行,你和我都是匆匆过客。但这一路的艰辛和快乐还是值得记录和回忆的。所以尽管已经过去三天,我又坚持记录了。(2015.8.12追记,8.9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