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辽阔之海 于 2015-8-18 16:44 编辑
到底用怎样的文字,才能写好魁星楼里那些神灵呢?
很纠结。纠结了很久了。有时候,觉得那些看不见的魂灵如纸上美人,百媚在眼,千媚在心。可是,总拿不出一个具体的人形来替代,大概来自聊斋故事吧,朦胧神秘而又美轮美奂。
这只是自己的臆想。事实摆在那儿,魁星,文昌星都是男神。一夜之间起楼的鲁班祖师也是爷。年代久了,男女似乎不重要,只要他们依旧美在心中。世事如浮水,凡尘俗子随欲望水波荡漾,无所定止。魁星楼周边的人们安守住内心的一份宁静,不被打扰,掌舵好自己帆船,稳稳的前行,让人相信神灵的存在。人世浮华如尘,太多的喧嚣和聒噪,他们不畏惧,不胆怯,也不曾狂躁过,大概也是神灵托着皇天厚福。这一切,都因为内心有了沉香般的魂灵入住,也就有沉香般的人生。沉着冷静,又暗自幽香。
偶尔,在魁星楼下走走,看看,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滋生,让出出进进的人镇定自如。在大浪滔滔繁华纷乱的人潮商海里,也会变得小小的浪花一朵,不敢做妖。有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尊敬。这里的生意人放下身段,一步一个脚印做自己,做自己的生意,简单而又复杂的生着和活着。
每次携了书斜在那张竹椅上,总想起和它相关的那个雨天,以及出售它的那个商店。雨淅淅沥沥,不大不小,可以不打伞。一路过去,很早下车,过一个店门又一个店门,寻寻觅觅都不是。走至魁星楼下,看了一眼,颤了一下。似乎有什么撞了一下偏着寻找的脑袋,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抬头,仰望,魁星楼像一个智者沉默无语。在这个小城里生活了很多年,只上去过一次。那时还在学校,清明节学校里统一组织上去参观。一堆堆的孩子,很挤,似乎也没啥特别,英雄碑、历史人物,久远到忘记,却留下来骨子里莫名的敬畏、神秘的气味。暗层里,很黑很暗,漂浮着一种说不清楚的气流,沉重压抑里弥散着一股浓重的香气,有着古老寺院里神韵和禅意。现在想来那是弥久的沉香之味。光线从楼顶四方的、人刚刚能钻出去的楼梯口斜照下来,细细的尘粒列着队齐刷刷下来或者上去,耀眼而又神秘。钻出来到三层,站在楼亭四外观望,也没有欣赏高霞晴阁的冲动,只觉得一片苍茫,一切都很远很空。神灵到底在哪儿?那时这样想没想早已忘记了。却记得,一行四个女生,起誓:某某年的五四青年节,一定来魁星楼下聚会。但是,很多年下去,没有结局。
说到魁星楼最底层层顶青砖,排列出有序好看的形状,很像四维五维立体形状。有人说在建造时可能是先做了模坯把青砖按照早已设计好的图形摆好砌好成型牢固后再把下边的模坯掏空,也有人说是直接砌成,泥瓦匠都是神工。暗层外以及三层及楼顶全是木结构,一根铁钉都不曾用过,全部是卯榫结构。据说在上楼顶时,工匠们卡主了,无能为力。一百天的工期,到了最后一个晚上,青城本地的乡绅大亨起坛敬拜鲁班祖师爷,夜深人静,月高星烯,有三个白衣飘飘的老人坐在魁星楼三层的台子上,把酒言欢,爽朗的笑声飘散在空中,最后有两人醉后桌边和衣而眠,有一个穿着布衣精瘦矍铄的老头,拿起斧锛,胳膊浑圆抡起,楼顶方方正正安安稳稳的坐在了楼台上。第二天,乡民醒来,结构严谨、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魁星楼矗立在街中央……
那个雨天,在魁星楼的东大街几十米处,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家土特产商店,一看真不起眼,矮矮的店门,矮矮胖胖的老板,随便往里走,左三进又三进,满满当当都是家用百货,批量批量的海了去。好奇心噌噌冒出来,在一个很避静的角落,找到了这个夏天多次说着坐着的竹椅,一下认准了,是自己的东西。出店门时绊了一下,店老板看了一眼,微微笑,仰着脸,闪出一丝不易察觉得灵光,在雨雾里涤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