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7-12-14 12:16 编辑
去上海鲁迅故居,时值周五。在这里,每周五个工作日,每天只开放两个小时,上午、下午各一个小时,主要是出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因。乘地铁,问路,一路寻访,到的时候大约下午2点半。在上海鲁迅故居的隔壁管理处,等候了半个小时,期间我与一对中年夫妻闲聊,其中气质高雅的女士是山东老乡。他们多次来过淄博,对淄博的刻瓷艺术印象深刻、非常推崇。三点钟终于到了,兴冲冲购票后,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鲁迅故居门前。 工作人员打开铁门的一刹那,开启了一段81年前的记忆,我们七、八位参观者脸上都露出了期盼已久的笑容,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被孙女搀扶着,笑的最开心,想必一定也是鲁迅著作的忠实“粉丝”。讲解员是一位高个苗条的美女,是在校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来解说的,看来即使在新时代,鲁迅先生著作的影响力还是经久不衰的。据相关统计,鲁迅先生的著作被选入中学课本,最高数为25篇,最低时也在13篇之上,这是前无古人的记录,后人也难以打破这一纪录。从建国至今,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 一楼是客厅,有极为普通的桌椅和书柜,解说员讲解中有一张书桌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是早期革命家瞿秋白在去江西时,寄存在鲁迅家里的,去江西后不久,瞿秋白就牺牲了,因此成了无法归还的遗物。其实在鲁迅故居不远处,就是瞿秋白故居,为什么不归还原主呢?我想其一是瞿秋白牺牲了,无法归还;其二是新中国成立前,瞿秋白故居还没有设立吧?其三是留在鲁迅故居更有意义,他见证了鲁迅与瞿秋白、冯雪峰等革命作家的深厚友谊,也隐约证明了鲁迅先生思想意识中的“红色”。他在上海组织成立了著名的左翼作家联盟,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作家旗手,也因此屡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及反动作家的围攻和迫害。鲁迅先生的革命硬骨头精神也影响着一大批作家,例如已故著名文艺理论家冯学峰曾经写道:忍耐是不屈,愤怒是神圣,顽强简直是天性!这样话语是否有着鲁迅精神的风骨?一楼还有一幅画,据说是当时日本友人送给鲁迅的。当时的虹口是租界,有大量的日本侨民,其中也有一些鲁迅好友,如开书店的内山完造等日本友人。我在中学时学过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笔犀利无比,简直就是投枪,批驳的对象是梁实秋,据说鲁迅这篇奇文发表后,此人的论战言论就“销声匿迹”了。还有一个叫苏雪林的女作家,当时笔名叫绿绮,文噪一时,在鲁迅生前,她似乎是崇拜者,但在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后,仅仅过了一个月,她就竖起了反对鲁迅先生的大旗,一生写了无数攻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她对鲁迅的恶劣评价,就连当年与鲁迅政见不同的胡适先生也看不下去了,曾当面对她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主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先生在这里彻底否认了苏雪林那种粗暴卑劣的做法,在一定地程度上维护了鲁迅。世人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极高的,其中最著名的评价是毛主席说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样的公正评价,才是得到最广泛拥护和认同的评价。 二楼是鲁迅先生的卧室,里面布置的整洁而且简陋,难以想象这就是一代文豪居住的地方,但就是这样的地方,陪伴和见证了鲁迅先生在上海最后十年,也是创作成就超过前20年的人生最后历程。鲁迅先生在这个故居生活了三年多,大约是在上海十年的三分之一。先生的夫人叫许广平,这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已故许广平女士与先生相识相恋于她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许广平女士是当时的才女加学生领袖,作为任课老师的鲁迅先生曾写下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纪念被段祺瑞执政府残忍杀害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女学生刘和珍。许广平女士出于对先生人品和才华的仰慕,而追随先生,相爱相知于广州;1927年与鲁迅先生来到上海,结婚并生下独子周海婴,用深情的陪伴与先生生活了十年。大家很多人都读过《两地书》,对这十年生活有真实的记载,透射出为了理想和正义,一种放弃对物欲追求的大义凛然,一种至诚至纯的浪漫情怀。1934年底,在他们相识十周年之际,鲁迅向许广平赠画并题诗一首,热情讴歌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生活,也是对许广平最由衷的赞美:十年携手共艰危,相濡以沫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这段婚姻,在今人的看法中,似乎是时下流行的师生恋、中年恋、黄昏恋;但是在当时其实并不浪漫,相反生活还是过得很清苦的,从一个角度看,是许广平女士在很大程度上,用默默付出和精神力量,助力了鲁迅先生的许多文艺创作上的成就。从这层意义上讲,对许广平女士的贡献和付出应该是高度评价的。参观鲁迅故居,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年轻时的许广平女士十分美丽的,而在八、九十年代《两地书》以及《鲁迅选集》中的照片是极普通的家庭妇女照片,也许这样的深意是更加维护鲁迅先生的“高大全”形象的考虑吧。 三楼是鲁迅之子周海婴居住的卧室,旁边的房间据说是为当时的左联青年作家们准备的休息室,鲁迅曾经在这里掩护过瞿秋白、陈赓、冯雪峰等革命者和进步作家,也是在这里鲁迅先生夜不成寐,奋笔疾书,写下了著名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深切悼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五位左联作家胡也频、柔石、尹夫、冯铿、李伟森,文中有这样的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其中“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堪称名言名句,只有真正文坛斗士和革命旗手,才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呐喊。周海婴先生一生崇仰父亲,视父亲为文化精神的“珠峰”,为传承鲁迅精神做出了无可取代的贡献。后来,他的儿子鲁迅的孙子到了台湾,与一富商女儿成婚,一时成为轰动新闻,因为鲁迅是国人心中的文化之神,容不得半点亵渎,一时难以接受。随着时代的进步,当鲁迅先生走下“神坛”,还原到一位治学严谨、疾恶如仇又不失温暖宽厚、爱妻怜子的形象之后,例如先生的名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当今世人对这样的事情也理性认识了,逐渐看开了、看淡了。 当我们参观完时,又一批新的鲁迅“粉丝”来到先生故居参观。在故居门前,我在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字的“鲁迅故居”牌匾旁留影,此时望着这座三层楼,感念丛生,新时代我们还需要学习鲁迅精神吗?答案是肯定的。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六次提到鲁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鲁迅就对人民充满了热爱,表露他这一心迹最有名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至今仍是中国文艺创作的精神引领者,鲁迅文学奖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该奖创立于1986年,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奖励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至今已经评选六届。也许,在今后,我们淄博籍的作家也会榜上有名,为新时代的盛世华年倾情讴歌,为家乡文艺的繁荣发展增光添彩。 记住了,鲁迅先生曾经在这里——上海虹桥区山阴路132弄9号居住过,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三年。在这里,曾经在30年代,有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把一篇篇犀利的檄文写出并发表,这里是维护正义的进步作家“大本营”和“战斗堡垒”。如今激烈论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鲁迅先生对改变一个旧时代建设一个新时代,为民族复兴、为民生请命、为正义立言的呐喊,至今仍振耳发聩、激昂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