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川 德喜
记忆总是因为某些细节才得以清晰地留存,细细数着那些泛黄的老旧照片,它们都已经微微泛黄了,显得更加老旧。“年年岁岁,逝者如斯”,很多情愫涌上心头,触发多少遥远的怀念,那具体到某一天的天空、树叶……都会带来一份情节,一幕幕的剪影,展现着我眷恋的典藏,丝丝入扣地感染着自己的灵魂。那些往事是不是很古老、很久远,亦咫尺天涯,仿如昨日之情形,是不是在心湖掀起波澜。
万籁俱寂的夜里,这是凝思的时刻。旧照片载我陷入过去的时光,再回首,家就在心里,中秋就在眼前……
照片上,我和父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偎依在父亲的右手边,嘴里吃着月饼,父亲正在为我念《嫦娥奔月》,听他读那永恒的中秋故事。照片上没有具体的日期,只写着中秋节三个字,但看起来好像是我八岁那年的情景。如果仔细看照片,你会注意到我那双聚精会神的瞪大的眼睛。那时还是个孩子,相信在中秋之夜嫦娥抱着玉兔在月宫闲游时,我会听到“每只驯兔的小蹄子欢快的跳跃和蹬踏”。
你可以想见,我父亲用那种生动活泼、抑扬顿挫的调子读着故事,那种天下父母都会用的调子,即便他们早已熟读百遍,对故事里的每一句烂熟于心。“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像个大圆盘,月光洒落,照得世界亮如白昼……”
孩子总要长大,嫦娥奔月的传说,总要被慢慢地知道的多了所替代。童年时过节,遐想和期盼令人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如今却总感到麻烦多多,不堪重负。如果幸运的话,这些麻烦仅仅是一个成长阶段,我们会因此成长,成熟。但它却使我们只有将其断然抛却,才能找回那份曾经天性自然的纯真情趣。也许这正是传统的中秋节日的真义吧!这些传说可能并不神圣,却能引导我们超越冗长的购物单、拥挤的商场、撑到肚疼的大餐与狂躁的情绪等等一切份扰。将我的心带向月宫,去倾听嫦娥玉兔的窃窃私语,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
我们恐怕都不记得从某一年起,突然觉得自己很懂事了,长大了,节日也变得没意思了。但如果剥落生活和岁月的风尘,我们会寻回那些不敢面对的发自内心的渴望,去相信那些我们感受得到却看不到的东西?也许相信那些古老的中秋神话传说比看电视广告,玩手机游戏聊天度过一个中秋更简单、更有意义。也许中秋只是一扇想像之门,需要我们再度开启。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幕:月光洒满大地的中秋之夜,听着父亲讲着故事,激动得睡不着觉的小孩子,等待着种种可能发生的神奇。
中秋月圆,合家团圆。出门在外的游子,每一天都会仰望家乡的方向吧!仰望透明家乡里熟悉的景物,不管外出有多远,近在咫尺或者远在天涯,家就是家,是在梦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是求得心理安慰的一个角落,是令人魂牵梦萦的避风港。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家永远是透明的,闪着五彩的光,令人每个细胞都为之振奋。
离家的路曲折、漫长、悠远,要用多少年去跋涉,而回家的路笔直、迅捷、立马就可以赶到。这是因为家一直在心里的某个角落,从来不曾远离。
中秋佳节至,让我们一起踏上回家的路,回家团圆过中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