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19-6-23 20:06 编辑
一缕艾香 临淄 宋庆法
一轮狡黠月,在云彩掩护下左躲右闪。当你不注意时,她悄悄趴在云边儿窥探,当你要用目光与她对话时,她却羞羞答答,急忙扯上云帘藏身幕后。
纳凉的人们,见惯了这捉迷藏de 游戏,兀自摇着芭蕉扇坐等,看地上的月色,从乌茫变姣白,就是云中月已脱下套装。
子夜前,大地发烧的体温慢慢降下来,人们收起烙烫一天的心思,陆续回寝室。进楼道口,一缕不知从谁家门缝逃出的香气,获得自由后,高兴地在空间里四下弥漫,不时挑逗着嗅觉,唯恐不知道它的存在。闻一闻,很熟悉的气味,每到这个时节,这种气味愈浓,浓得闻到它,恨不能挺直身子,多做几次深呼吸。
对,是那蓬门荜户常常缭绕的艾香。
艾,是寻常草本植物,不怎么讲究生存环境,沟崖野坡,角角落落,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贫瘠肥沃,旱岭涝洼,奈何不了它向上的生命力,倘扦插几根枝条,它会繁衍出茂盛一丛。端午后,将整个身体奉献出,拧成绳,晒干,点燃,释放出缕缕香烟,升腾散发于空气中,相伴夏夜的阵阵鼾声。
艾,人之所爱。蚊虫们却是异常讨厌它。被叮咬了,奇痒难忍,弄点儿艾叶熬水,洗一洗,就好了,红肿叮疱很快消失。伺窥在黑暗旮旯里的蚊子,隐藏得再好,只要主人点着艾叶,若不想被熏死的话,识趣的夺门而逃,剩下几只顽固派死守阵地,到头来被熏得仰面朝天,胳膊腿乱扑棱一气,金刚钻嘴也失去了动力。
乡村人家,不知从何时起兴端午插艾,习惯将艾草悬于门楣,下方贴着红红的福字,流传下来的说法是,这样做的目的,是能驱虫辟邪。就连孟老夫子都相信,“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深受钟爱,是有其渊源的。
在马踏湖畔,那次四合院网协年会时,文友心明送我一件特别礼物,放在一个茶叶盒内,嘱咐说:“现在不要看,也不要猜,等回家时打开就知道了。”
期间,这个神秘礼物到底是啥,一直在脑海徘徊,又不便违她嘱咐,只能让时间去自动解包袱。
回家时,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快速拆开包装,是一个碎花布缝制的物件,长方形,不大,掂在手里很轻,且发出沁到心脾的温馨气味,一边琢磨这锦囊里装的是什么妙计。还好,迟钝的悟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她亲手缝制的枕头。微信求证,应验了我的猜测,她说:“她给自己小孙子做了一个。送我这一个,是让我给小外孙睡觉枕。这种馨香枕头,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真是个有心人。
自从离岗后,原单位大院有好些年不去了,最近重新回去办公。那日在院里走,偏僻角落里竟然生长着些艾蒿,随手掐一枝,放在办公室书橱里,同事见了,说:“你还很喜欢闻艾的味道呢。”
“是啊,不是说艾能驱虫嘛,我放上艾蒿,省得书本遭虫蛀。就是这艾的味道不怎么浓。”我闻着自己的手心回答道。
同事一笑说:“味道不浓是还没到时候,现在它还很嫩,味道当然很淡了。”
前几日,我看见她将一把成熟的艾蒿往家带,问:“往门上插艾用得了这么多吗?”
她稍一停顿,向我说出这样一件事。她老家的邻居是个独居老人,年龄大了,几乎是窝在家里不出门,夏天蚊虫多,老人本身有哮喘病,不敢喷杀虫剂,只有用艾蒿熏蚊子。这是顺便带回去,让老人驱蚊用的。
听她讲完这事,我想起了“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估计她手里留下满满的艾蒿余香。这种清淡香气有别于脂粉,能渗透到血液里,散发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