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壹点六十 于 2015-9-2 17:11 编辑
捉蝎记
博山 /刘国峰
蝎子(蛛型纲动物),通常被人们“五毒”之一。它是至阴至寒之物,尾部带有毒刺,具有自我保护和攻击能力,人若是不幸被毒刺刺中,轻则红肿疼痛难忍,更有甚者会中毒死亡,所以它令人望而生畏。世间的事物总是相对的,据资料所示:蝎子又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物种,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同时蝎毒还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蝎子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我自幼生长在大山里,对于蝎子,自然不会陌生。每逢清明过后,是蝎子一冬蛰伏后出蛰的时节。童年时期,每到此时放学后,便会与玩伴相约上山掀石头捉蝎子。同伴们都是一副用竹筷自制的镊子,一个小铁桶随身携带。或许是带有山野的野性,我自小胆大,从来不会带镊子,一旦看到蝎子,便会直接用手迅速捏住毒刺根部,任它身体如何翻转,张牙舞爪的反抗,最终会被放进我的铁桶之中。赤手捉蝎,有时也会失手,会被毒刺命中,不免连蹦带跳的甩着手指叫喊,换得同伴口中幸灾乐祸的“活该”。说来也怪,经常被蝎子蜇到,或许是有了对蝎毒的抵抗力,再后来也就没有那么夸张的反应了。
玩伴们在一起,总是离不开相互攀比的习惯。每次回家之前,伙伴们会聚集在一起,在山上找一处土质松软的地方,每人挖个小坑,把各自的收获倒进去,盖上土,然后一个个再翻出来“过数”。可喜的是,每次收获最多的都是我,从而被同伴们称为“蝎子大王”。沾沾自喜于这个称号的同时,我会与大家讨论捉蝎心得。
孩童时期总会充满天真的幻想,想到如果有人发明一种不用满山掀石头,就能捉到蝎子的仪器就好了。童年就这样带着憧憬,一天天长大。
科技发展,真可谓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就在前几年市面上真就出现了捕蝎灯。捕蝎灯的光是柔柔的淡紫色,夜间照在蝎子身上,蝎子会呈现白炽色,很明显分辨从而进行捕捉。蝎子有着昼伏夜出的习性,一是躲避白天强光照的燥热,二是出来捕食昆虫。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宝物”,买来的当天晚上就上山实验。可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收获甚微。倒是证明了此灯在夜间确实能清晰的分辨出蝎子。
接下来的日子,一直不甘心。一直查询关注野生蝎子夜间活动规律的资料,联系实践,终于摸索出了其中的奥秘。蝎子喜阴怕强光,所以白天会藏在巢穴或石头之下,很少出来活动。夜间便成了大量蝎子外出活动觅食的时间,尤其是在雨后的夜晚。鉴于蝎子对刺激性气味、声音以及风的影响,捉蝎最好选在远离农药喷施,且无风的夜晚。
万事俱备之后,只待再次上山验证。
基于惦记着再次上山抓蝎子,近几日自然是加紧手头的工作进度。赶巧这一日下午早早忙完工作,于是收拾一下提前下班回家。催促着妻子做饭之时,拿出“装备”检查一番,在心里初步确定了路线之后,草草吃过晚饭,一家三口便急匆匆向村南进发。来到山下天色还早,想是暗淡的蝎子灯光暂时也无用武之地,便在山下河滩上选一处干净的石头坐下。
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在河床里,倒映着青山绿树,晚霞的余晖洒在河面,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不时还有调皮的鱼而越出水面,继而没入水中,泛起圆晕。这时的蜻蜓也赶来凑凑热闹,翩翩起舞,或盘旋于河面上空,过一个俯冲轻点河面,犹如一幅动感画卷。伴着声声蝉鸣,一家人说说笑笑,天色已经擦黑。于是起身继续向山上行进。
由于蝎子灯灯光比较昏暗,所以行动起来相当缓慢,妻子和儿子紧随身后,不时胆怯地提醒着我别走太快。就在小小翼翼前行时,突然在前方两三米处的石缝中发现炽白的光点,不禁惊喜地告诉儿子有蝎子。然后拿出镊子,缓慢地靠到近前,果不其然正是一只蝎子赫然趴在石缝外,伸着两把“大钳子”等待觅食。就在此时,手里的镊子对准蝎子的头部迅速直插过去,或许用力过猛,镊子直接由蝎子的头部插入体内,这倒是抓住了,可放入准备的塑料瓶时,发现已经被镊子捅死,后悔不该如此用力,镊子夹蝎子的部位也应该是坚硬的尾部。不免感觉可惜,而儿子也在抱怨我太笨拙。无奈,已经成为现实,只能多加注意了。
继续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山坡上找寻着,慢慢地开始不断惊呼“儿子,又看到一只……”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接下来便更加小心,当然个别蝎子也依然会巧妙的躲过镊子,消失在石缝中。就这样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将其抓到瓶子里,而手法也慢慢熟练起来。还时不时地跟儿子炫耀说:“咋样,你爸厉害吧,数数抓到多少了?”每抓到一只,儿子也会自然报数,小小的成就感满足着我内心的虚荣。
在不断惊喜地前行中搜寻,刚迈出一条腿时,突然心里一个闪念:坏了,踩空了!说时迟,那时快,容不得多想,顺手用力向后推了一把紧随的儿子喊到:危险。而那时我已经感觉到身体迅速下坠的,只觉脚下一凉,直到腰部。奇怪的是并没有感觉哪里受伤,缓过神来发现,原来是踩空后跌落到下边的一湾水坑里,水没过腰部。庆幸有惊无险之余,急忙抬头呼喊妻儿,告知无恙。幸亏是有这一处果农用来存水而挖的水坑,若是下边荆棘丛生或是悬崖,那后果不堪设想。爬出水坑,转着小路回到妻儿身边,惊魂未定的儿子开始嚷着回家,妻子也要求回家,于是便原路折返。
虽然一个惊险的小插曲,终止了抓蝎行动,不过想想捕获的战利品时,也不免感到欣慰。就在换衣服时,儿子想把蝎子倒出来看看,问我倒哪里?我随口一句玩笑,想倒哪里就倒哪里,倒地上也行!儿子疑惑地问我,真倒地上?你确定?一连三遍同样的反问,我不耐烦地回答:确定!哪知这小家伙拧开瓶盖,手一翻,真就倒在了客厅的地板上。天哪,真是“听话”的孩子,这一下可把我给急坏了,这要是在屋里爬满,那后果可不堪设想。情急之下抓起沙发上的毯子,罩在地上,赶快关灯,打开蝎子灯,一只两只……终于如数将其擒获。看着儿子手舞足蹈的样子,真是又气又笑,孩子就是这样天真烂漫!
其实,捉蝎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惊险刺激的体验,从中也拉近了亲情间的距离,回忆起来也是一种美美的感觉。
作者:刘国峰 电话13070691439
地址: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