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楼主: 张玉国

《齐国故事苑》(短篇故事集 作者:张玉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坦诚
       甄老今年那是六十好几岁的人了,德高望重、才艺出众。按说到了这个年龄的人那也就无所追求了,可是甄老不同呀,他那是炉火正旺,你看这琴棋书画他那是无所不爱好。特别是这诗词歌赋更是他一生孜孜所追求,在这博川市,乃至全国知名度那是越来越高。自然追求他的粉丝那也是越来越多。就这样甄老他参加的社会活动那也就越来越频繁了。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个人那就放心不下了,这个人不是别人,那就是甄老的老伴。其实说起来也不应该怪甄老的老伴,你看现在这电视、报纸上成天这个炒作法,又是谁谁谁、某某名人的,一开始信誓旦旦说是出名不出轨,可是好多人到这最后,那还不是都出轨了?
       当然了人家甄老的老伴那也是有素质的人,人家不会直接说甄老的,是甄老从这平时老伴的脸上的表情中读出来的。
       你想想还不是那么回事?现在甄老光这退休金,一个月那就七、八千元呢,这老伴的退休金那也就是三、四千元,平时这各人都拿着自己的工资卡,那倒是花着方便了,可是对方到底花了多少呀,这双方也都不好查看。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钱多了这人它容易把握不住。为打消老伴的顾虑,你看这甄老他做了一个很英明的决定,那就是他主动和老伴把这工资卡交换了。这一举动不说也明白,那就是相互监督吧,说白了那就是甄老他让老伴监督自己,让老伴把自己动用工资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你看这老伴虽然这嘴上说是不同意交换,可是甄老还是感觉到老伴对这件事情那是相当高兴呢。
       其实老伴不是稀罕他这钱,关键是甄老坦诚,他这开诚布公的这一举动,他赢得了老伴对他的信任。
       说起来主要是这甄老他不是那种不三不四的不正经人,他要是真是那样的人,这光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汇来的稿费就不少,他要是用这钱找个“小蜜”、配个“小三”、“小四”什么的,这老伴她那是有心控制也控制不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粮贩
       粮贩,是人们以前对经营粮食的个体经营者的称呼,似乎含有一点贬意。现在随着国家对粮食经营的逐步放开,应该叫粮食经销商更为合适吧。
       做买卖就是为了挣钱,做粮食买卖亦是如此。人为的为他们戴上一些大高帽子,什么搞活流通,繁荣经济,那都是不现实的。要说他们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在不知不觉中繁荣了经济,那还说得过去。
       就说这五丰村的赵明和王芳两口子,在村里做粮食生意已经十多年了吧,从国家不允许到允许,从偷偷摸摸到光明正大,你能说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像他们这种粮食专业收购户,每个村里也得有个四、五家。他们从一开始蹬着三轮车收购,到两口子开着蹦蹦车走街串巷的收购。由一开始在集市上销售,发展到向大的国有粮食公司销售,饲料厂销售,最后发展到直接跨地区销售。他们越发展越大。
       这些人他们走街串巷收粮食有个特点,就是人多的时候不收,遇到年轻人不收,碰到长得很精神的人也不收,简称“三不收”。碰上这些情况不收也不能直说,只能把收购价格压得低低的,让来人自己就退却。他们在村里专找那些年老体弱的,干事不麻利,说话不利索的人收购。把价格抬得高高的,拿着称,拿着麻袋到他们家里去称,往往两口子还净做些好事,帮着人家从瓮里往麻袋里装,你以为他们是在学雷锋啊,那就大错特错了。收了人家一百斤粮食,起码他们得多赚人家三十斤,人家还挺感激他们的。
       在农村里,老百姓对粮食不大在乎,没大有数,肉多了烂在锅里,也没有那么仔细算过。怪不得赵明和王芳这两口子六毛钱收的玉米,他们自己搭上运费,五毛五就送到饲料厂,没有利谁干?在家里蹲点收粮食他们还有一套,就是备着两套秤砣,把其中的一套,经常往上刷黑油漆,这样秤砣就自然变沉了。这样在收粮食的时候就像变戏法似的,就把粮食多收了。卖粮食的时候他们更是有一套,在麻袋底下,他们把沙子掺在粮食里,往外卖,有的还向里掺水,这都是小事。
       赵明和王芳这两口子就经常雇车向饲料厂送玉米,每编织袋一百斤,送到厂里进入车间,他们站在车上自己往地下仓里倒,人家厂里只是从车上随机抽出几袋来检验检验重量,,把玉米倒到仓里后出来点编织袋子的数量,然后计算着一车玉米的总重量。你看他们这车玉米,里边破了袋子的着实多。这并不是他们没绑紧,也不是袋子不结实,而是他们故意把袋子割烂的,这些割烂的袋子,每袋他们起码少装了十几斤,厂里还以为是他们在装车的时候摔烂的,反正袋子开了玉米还在车上,最后都从车上扫到仓里。
       其实不然,赵明他们就是抓住了厂里的这种心理的。另外赵明还另有绝招,就是想办法把空编织袋子带进厂里去充数。比如,扎到腰里,偷偷的放到驾驶室里等等。趁厂里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再偷偷的放到车上,到门口点数,这样无形中他们送的玉米就变多了。
       奸商,奸商,许多小粮贩就是靠着这种小把戏发展起来的。我们的许多国有粮食企业,不论是搞粮食流通的,还是粮食深加工的,除了他们思想松懈,管理上有漏洞以外,就是他们中的一些管理者,经营者,贪图蝇头小利,成天和这些粮商粮贩搅在一起,称兄道弟的,吃吃喝喝,放松警惕,丧失原则。不但少收了粮食,还不察觉,而且把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粮食也收了上来。其实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的,就这样慢慢的养肥了这些小贩。照这样下去,这些国有粮食企业不倒闭才怪呢。
       随着形势的发展,许多国有粮食企业都一批批地倒了下去,当然这里边还有其他的许多原因。许多小的粮商粮贩,都慢慢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的成立了粮食经营公司,有的开办了粮食加工厂,基本上还是家族式的,但发展得是越来越大。
      听说赵明和王芳最近也成立了粮食经营公司。但愿他们这些粮商们能够改掉他们以前的那些不良习性,在搞活粮食经营方面为国家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国 于 2017-3-19 22:19 编辑

                                                                                      理想主义者
       春江面粉厂的王厂长是刚从市局下派下来的,年轻有为,先前在市局干个宣传科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这不一看厂里的全年销售计划他就烦了,“什么?一万吨。简直是开国际玩笑,全国多少人?每人吃我们厂里一斤面粉先多少了?何况人家就是吃一斤?不知道你们这些管理者唯唯诺诺成天到底是干啥的?”

       没有办法,那就改变生产计划吧!不能拖销售的后腿,就这样厂里开足马力生产,实行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机,结果可想而知,面粉都积压在了厂里,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了利息费用开支,降低了利润。王厂长你也不想想,人家全中国难道就你这一家面粉厂?

       看到馒头的市场空间了,他又投资上馒头生产线,大量的生产馒头,结果又是供过于求,馒头滞销,被迫停产。

       看到白酒好销了,他又生产白酒,结果一次次都以失败告终,弄得厂里几乎都给职工发不出工资来了,就这样他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下台。

       市场经济就得尊重市场,不能随便拍脑袋,更不能乱拍脑袋,那种酒囊饭袋式的理想主义者可千万要不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国 于 2017-3-19 22:22 编辑

                                                                                           希望
       李明的家乡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生他养他的父老乡亲。是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养育了他,哺育了他,那里的父老对他来说最可亲、最可爱。

       李明的中学时代是正好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大踏步迈进的时代;是国家的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正准备加速发展的时代。为了国家的建设,更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跳出龙门,唯一的办法就是只有好好学习,争取能够金榜题名,考上一个好学校。

       为了这一个愿望,像李明这样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家长们也做出了更多的牺牲。他们勤勤恳恳,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省出钱来供孩子们上学。他们几乎把家里的一切农活全包了,就怕让孩子们帮忙会影响他们的精力,好让他们一门心思去学习。

       试想一个有头脑的农家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能不好好学习吗?但是高考毕竟是残酷的,特别是在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考上的人是少之又少,这与当时国家的财力是相当的有关的。国家没有更多的钱让它的更多的学子们圆他们的大学之梦。

       李明就是在那种环境下在县城读完高中的,并有幸被录取。回想起当时的辛苦劲,说出来现在的孩子们可能都不会相信。李明家离县城有四十多里路,走山路抄小道估计也得有三十多里。

       李明在县城读书的时候,学生都是自己从家里带被褥,晚上人挨人的挤在学生宿舍里那并排起来的木板床上。那时候条件艰苦,一个宿舍得睡三十多个人,乱糟糟的。

       住校的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孩子,都得从家里带饭。饭菜时间长了放不住,特别是夏天,因此李明他们一般的是一个星期回家去带一次。公共汽车李明是很少坐的,不舍得花那份钱,基本上每次都是走山路回家。

       每到星期六下午四、五点钟,下课后李明就背着书包往家赶,回家去装干粮,第二天早上再背着干粮往回赶,挺辛苦的,往往都是一个人来回在山路上窜。为了打发寂寞,也为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李明常常把提前写好的一些纸条装在口袋里,主要是一些政治课问答题和一些英语单词等死记硬背的东西。

       走在大山里,倒也清闲,一边走,一边背,背不过的时候,就再拿出纸条来看一看,你别说,还真管事,起大效果了。

       一般从学校走到家得走两个多小时,回到家就很黑了。有时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大山深处,还真是有点害怕。特别是深秋的时候,傍晚时分,小路两边的高粱,在秋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一颗颗挂满果实的高粱在那里漫无目的的晃来晃去的,几乎把山沟里的小路都淹没掉了。

       此时此景,还真有点令人毛骨悚然。这时候李明只能从路边捡上两块石头攥在手里,还不时喊上几句,为自己壮胆。

       好歹穿过山沟,爬到山上就好了,再绕过这座山就到家了。山上到处都是松柏树,郁郁葱葱的,回家的路就从山半腰穿过。一条条小山涧里到处都是被雨水冲刷的碎石,李明不时弯腰捡起几块,往山下扔去,以给自己壮胆。但就在李明绕过山去,刚走到山的后面的时候,突然在李明上面的碎石“哗哗”地向下面流了下来。

       借着月光,抬头望去,路上面的松柏也好像动了起来,李明的头皮顿时都炸起来了,边走边使劲地捡起石头回头往山上扔去,还不住地把脚下的碎石踢到山下,以此制造动静,给自己壮胆。

       下个星期六晚上回来的时候,李明听他母亲说,就是那天晚上,他们村里的羊丢了三只。第二天大家是在村外的玉米地里找到了,只剩下了羊头、羊皮和羊骨。

        如果说贫穷是一座大山,那么愚昧落后就是压在山里人身上的另一座大山。山路弯弯,它背负了淳朴的山里人无尽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国 于 2017-3-19 22:28 编辑

                                                                                         主任大哥
       主任大哥其实是我的本家大哥,虽文化不高,可是魄力倒挺大。因几年前被村民们推选为我们村里的主任,所以我就一直这么称呼他。

       你别说,我们这主任大哥还真不赖。原先他是承包了村里的食品厂,因管理有方,质量有保障,再加上他的吃苦耐劳,八方推销,还真做出了名堂。后来产品名声越来越大,销路越来越好,利润自然少不了。厂子搞好了,他的腰包自然就鼓了,可是他并不想安于现状。

        “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人富不算富,要让全村的人共同走上富裕路。”带着这样的梦想,他把自己这些年承包村里的食品厂应该分得的八百多万元的收入,毫无保留的全部捐献给了村集体。

       恰巧村委会改选,在老主任的提议下,村里的全体村民一致投票同意让大哥挑起村村主任的重担。就这样大哥就名正言顺的当上我们村的村主任了。

       大哥当主任他可不是吃闲饭的,他是要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他用捐献给村里的那八百万元先后为村里建起了面粉厂、养猪场、养鸡场,解决了农民剩余粮食的转化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村里大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村民们人人都有活干,都有收入。

       面粉厂、食品厂的下脚料再进行养猪、养鸡,实行一条龙生产。同时请人对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实行旧村改造,动员村民个人拿一点,村集体补助一部分,同时还从上边争取了一点,现在别墅似的适合农民居住的二层小楼房早就盖起来了。从公路上远远望去,就像一道美丽壮观的风景画,煞是漂亮。

       旧村倒出来的土地,他带领村民进行了统一平整,重新还地于民。同时对不适宜种粮的山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在村内实行了承包,苹果、桃、杏、梨,分门别类,成片种植,现在已初具规模。

       据大哥讲,下一步村里还要引导村民在山涧大力兴修塘坝,以雨水、山泉水为主,同时村里修建必要的引水上山设施,要在生态旅游业上做点文章,引导部分农民从第一、二产业中分离出来,走发展第三产业这条路,学会挣城里人的钱。

       我相信大哥是说话算话的,他的这一梦想是不很遥远的,用不了几年就会实现的。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对于村民们来说,选一个好的带头人是相当重要的。这个带头人他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有愿意为老百姓全心全意服务的决心和意志,同时有吃苦耐劳的勇气以及有大公无私的气慨。

       我认为在这几点上,我的主任大哥都做到了,要不然这几年他怎么会一直被选为县里、市里乃至省里的人大代表并被评为模范村主任呢。

       我们村的人因有这样的一位带头人而感到荣幸,我也因为有这样的一位大哥主任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样的主任出得多了,我们的农村就不愁奔不了小康了。愿我们广大的农村这样的基层主任出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国 于 2017-3-19 22:31 编辑

                                                                                         六级木匠
       “六级木匠?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我记得在以前的春节晚会里好像是在赵本山表演的一个小品里曾经听说过。

        在迈新粮油集团下属的油脂分公司的职称评审中,就遇到了这样的事。王钻研是油脂分公司里不可多得的技术骨干,虽然年龄大、文化低,但照样年年作为油脂分公司的先进标兵被上报集团总公司,可是这次在职称考评中,什么会计师、经济师呀、工程师,他哪一样也对不上号。
        这可急坏了油脂分公司的高经理,为什么?因为王钻研可是分公司的摇钱树,他要是闹了情绪,撂挑子不干了,这油脂分公司也就凉了半截了。
        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国家的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照顾部分职工的情绪,保护爱惜业务骨干,这应是油脂分公司高经理的职责所在。
        迈新粮油集团在当地是一家比较知名的粮油企业,特别是他们油脂分公司的油脂销售,更是在当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他们销售的花生油杂质少,冒烟少,颜色清亮,口感好,价格适宜,深得群众喜爱。这除了他们有一只过硬的职工队伍外,主要得益于他们的油脂技术人员,油脂好销不好销,全凭看你的油脂质量好不好以及价格合适不合适。什么是好,什么是孬?老百姓说好就是好,老百姓提不出意见来就是好。让企业挣到大钱就更好。
       为此油脂分公司高经理没少费心思,他经常用心在一线油脂销售人员中发现和培养人才,特别在油脂“勾兑”上更是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师傅带徒弟,一代传一代。有人可能要说了,进什么油卖什么油就是了,又不是酒,你还“勾兑”什么?这你就不懂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懂情由可原。
       通常在北方市面上销售的有花生油、豆油、卫生油、香油等,象色拉油在市面上你根本就看不到,不是说色拉油油脂厂不生产,其实现在厂里没有比色拉油生产得多的。
       现在老百姓吃的散装花生油也就叫花生油罢了,其实早就掺了其它的食用油了。小厂子在出厂时就已经掺了,到那些大的批发商那里再掺,再到小批发商那里更是掺,最后到老百姓手里,十成有二成花生油就不错了。那你可能就问了,这里边到底掺了什么呢?一般情况下,是掺的色拉油。
       正规厂的色拉油是用大豆油,或者菜籽油经过脱色、脱味、脱杂质,精炼而成的,对人体没什么坏处。就是价格便宜,价钱有花生油的一半,经销商掺到里边只是为了赚取超额利润。
       这还算好的,许多经销商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往里掺上了一些更便宜的油,什么鸡油啊,猪皮油啊什么的,这种油的卫生状况就很难说了。现在的许多油商们,可以说好多人都已经自学成才,成高级勾兑师了,什么便宜往里掺啥。那你可能就问了,其他的油掺多了,不就没花生味了吗?多滤了,市面上有专门卖花生精的,按一定比例“勾兑”上就是了。
       还有我们吃的这香油,特别是从农贸市场买的,闻着点香油味就不错了,你还指望它里边给你掺上多少香油?有的香油厂家,到外边去进原料,就是进棉籽油。棉籽油没有精炼,颜色发红,很像香油,就是用这个冒充香油,在里边倒上点香油精,造出来的香油又香又好看。一般老百姓是用香油拌凉菜吃的,棉籽油没有精炼,本身就有毒,用这种棉籽油造的所谓香油去拌凉菜,后果可想而知。
        闲言少叙,咱再说这油脂分公司,在当地打着油脂生产的牌子,其实已很少生产油脂了,特别是花生油,为什么,因为是大公司,生产运行成本高,自己生产的花生油还不如从外边小作坊里进的花生油便宜,虽然是便宜无好货,这就用着“勾兑”人员了,该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你别小看这“勾兑”人员,火候掌握得好,就连技术监督人员都干瞪眼,借用“望、闻、问、切”那一套根本就分辨不出来,这就象农村盖房打墙一样,和的夹灰泥要“一沙、二土、三石灰”,按比例来才行。说起来真是个技术活,凭的是经验
       说到这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油脂分公司高经理操心的事也就出来了,这王钻研考评职称可不是他个人的事,这简直是牵扯到油脂分公司的生死存亡。这王钻研考评不上职称怎么办?眼看着油脂分公司里那些比他年轻的、成天吊儿郎当的“书呆子”们都考评上了中级职称,油脂分公司高经理心里就觉得过意不去。
        为留住人才,稳定情绪,经油脂分公司请示,集团领导一致同意在集团内部设个“勾兑师”职称。国家不承认不要紧,咱自己承认就行,只是分公司多发给他点工资就是了,这样在分公司内部也好称呼,王钻研也就能和其他的师呀什么的享受同样的待遇了。
        在上报集团的“王勾兑”的职称申请报告上,分公司高经理这样写道:“该同志多年来在油脂勾兑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为分公司、集团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特申请集团领导批准王钻研同志获得‘油脂勾兑师’资格,并在集团内部享受国家中级职称待遇。”
        很快王钻研的职称报告就批复下来了,鉴于王钻研同志对集团贡献特别大,集团领导特别开恩,特例晋升王钻研同志为“高级勾兑师”。批复一公布,大家就炸开了锅:“这哪里是六级木匠,简直就是八级了,还不就成高级知识分子了?”“集团领导也真是的,难道死了张屠夫,就得吃那带毛的猪?离了王钻研,地球就不转了?”许多“书呆子”们也纷纷议论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20: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国 于 2017-4-3 20:24 编辑

                                                                        升孙子
       孙喜洋今年五十多岁了,爹妈都是老农民,他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祖祖辈辈根扎的也是在农村。

       好在他的儿子那还算争气,考上了大学不说,现在已在县城找上了工作,娶上了妻。这不他和老伴辛辛苦苦这些年,终于盼上孙子了。

        生了孙子这是大喜事,你看老两口子从此那可有活干了,三天两头那得往这县城里跑。往县城里跑,那是去伺候小,回到老家那还得伺候老,并且家里还有地等着他们种。你说是这样的奔波他们咋受得了?这不有好几次病魔都把他们给放倒了。

       唉,本想着有了孙子我们那就可以升为爷爷奶奶,享受天伦之乐了,哪成想我们老两口子阴差阳错却也跟着升为了孙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私房钱
       因为两个人性格上的原因,刘志龙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八年的妻子离了婚,妻子远走他乡,家里留下了一个五岁的女儿和他。幸亏和父母那是在一个村子里住,孩子有父母帮着照顾着点,要不然可真是麻烦了。

       你说是一个大老爷们的,这样长期的鳏居着也不是个办法,就这样好心人又帮着给他张罗上了一个媳妇。人家女方也是离婚时间不长,孩子留给了前夫,就这样你情我愿的他们两人那就重新建起了新的家庭。

       汲取了以前的教训,这次媳妇娶进门后,刘志龙不再和人家吵架了。不吵架的秘诀那就是当甩手掌柜的:家交给你钱也交给你,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啥都听你的。就这样这一对新夫妻看起来那是多么得和谐和美满!

       可是这美满那是美满,给媳妇惯上这毛病以后,再改那可就难了。特别是这男人,有时在外边和朋友吃个饭什么的,还有这日常的抽烟,你再想从媳妇那里往外支钱那可就难办了。好在刘志龙他是在外边给人家干装饰的,有时给人家主家多干点活,人家另外多给个一百二百的,他那就私藏起来了,这也确实能帮他解决个问题。

       可是往哪里藏?家里并没有他自己独立的地盘。就这样他常常为这私藏钱的问题费脑筋。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有一天刘志龙他干活累了,晚在和朋友在外边喝了点酒,回来后早早地就上床睡觉去了。他的妻子倒是来了勤快了,这不看到丈夫的鞋子脏了,那就想着给他刷鞋,这不在刷鞋的时候她总觉得这鞋刷子伸不到头。

       “这是咋了?”待她伸进手去,却从里边抠出来了一个塑料袋,打开一看,里边有五百元崭新钞票呢。你看这下媳妇那可就不让他了,扯着架子那就要和他离婚呢,人家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自藏私房钱,对自己有二心。

       刘志龙他那是离过婚、有前科的人,这历史不清白呢。就这样任凭他怎么解释,怎么喊冤,他这妻子就是不信,就是死了心了,非和他离婚不可。就这样他这第二段婚姻在这不经意间那就又曲终人散,好不令人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2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国 于 2017-4-3 20:32 编辑

                                                                    逆来顺受
       田玉柱和苏爱琴那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这年都已快五十岁了。看起来挺般配的,可是有一样,就是两人都脾气暴。

       说起来两人从二十多岁在一起那就开始吵,这一吵就吵了二十多年。就这样白天吵,晚上和,两个人也没有感觉有什么对不对的。可是自从前年开始,妻子苏爱琴的脾气那是越来越大了,动不动就开始摔东西、往娘家跑。

       你说是哪有什么原则问题?它就是一些鸡毛蒜皮。为此亲朋好友没有少劝了田玉柱,要他多让着点妻子。特别是妻子的娘家人,更是对他颇有微词。

       “你们还讲不讲理?这好多事情哪里是我的错?”田玉柱他觉得冤得慌。

       妻子闹个一回两回还行,亲朋好友说你个一回两回那也还可以,可是你要是让人家三天两头的光说你,谁还能受得了?人要脸树要皮嘛,时间长了自己觉得那是没脸见人。就这样从这以后田玉柱他就打算彻底的改了和妻子吵架的毛病,他要做一个听话的丈夫。

       说到做到,从此后他一改这几十年和妻子吵架的毛病,再也不和妻子吵架了,就这么着逆来顺受,你这妻子在家里爱怎么发泄那就怎么发泄,他一律强忍着不再吱声,默默的付出默默的奉献。

       看到这夫妻二人不再吵架了,亲朋好友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特别是妻子的娘家人,对这田玉柱那是大大的肯定。

       可是这样平和的日子过了不到两年,田玉柱他就被查出了肝癌,已是晚期。你看一个月还没到,他就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玉国 于 2017-4-3 20:34 编辑

                                                                       出去吃
       丁凯和崔磊是一对铁哥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爱贪玩,中学毕业后就结伴外出打工去了,出去了以后才知道外边的世界不是他们想象得那么精彩。

       没有一技之长,工作并不好找。想回家又不甘心,就这样最终两人就到一个工地上去给人家干小工去了。自然在工地上干的工作那是很累,收入也不多。你看吃得更是大锅饭,仨月都不知道肉滋味。

       工地上条件艰苦,夏天工棚里闷热。这天晚上收工后大家都蹲在里边开始吃饭呢,只见丁凯站起来对崔磊说道:“走,兄弟,到外边吃去。”这不他边说边就端着饭菜往外边走呢。

       一听这话,崔磊他把饭盒里的饭菜麻利地往剩饭菜桶里一倒,放下饭盒那就跟出来了。出来后看到丁凯蹲在工棚外边吃,可并没有出去吃的意思,这崔磊他就感到纳闷了:“咱不是要出去吃吗?你这还吃啥?”

       “咱这不是已经从饭棚里出来吃了,还到哪里去吃?”丁凯他觉得这崔磊兄弟问得蹊跷。

       “哎呀,我的哥哎,你这回可把我害得够呛。刚才我才吃了两口的饭菜它现在已经不在了!”崔磊他感到很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